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十章侵权责任法.ppt

69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79551485
  • 上传时间:2024-08-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0.52K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十章 侵权责任法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侵权责任的意义和特点 (一)意义 侵权责任,是不法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者依法对被侵权人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对此定义说明如下: 1.侵权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不履行约定义务或者法定义务所发生的不利后果 不履行约定义务的发生违约责任;不履行法定义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发生侵权责任因此,侵权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 2.侵权责任的发生原因,是侵权行为 (1)侵权行为即不法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依法构成侵权责任的行为 不法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者,叫侵权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者叫被侵 权人 侵权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2款规定的、但又不限于此的民事权益 (2)侵权行为是不法行为权利不可侵害,是法律的基本规则侵害他人权益者,除法律明文规定不具 备违法性可以免除责任者外,都是侵权行为 如故意或过失地损害他人财产、人身等行为,就是侵权行为,行为人就是侵权人,而财产权、人身权受到损害者就是被侵权人,也叫受害人。

      (3)违法性阻却行为不是侵权行为有损害但不具备违法性,不发生侵权责任的行为,叫“违法性阻却行为”该种行为不构成侵权责任例如,甲的财产正在危及乙的生命而丙奋起毁坏之又如,为社会公共利益揭露弊端而使相关人名誉扫地再 如,医生为病人切除病变的器官等 违法性阻却是法律按照其价值判断,也就是立法当时的社会的善恶是非标准,对某些损害他人的行为不认为违反法律以此保护、鼓励人们的善良、正义的行为以及与邪恶和非正义斗争的行为 试分析以下事例: [例1] 毁坏财产例 甲摔坏乙的是否侵权行为? 若:甲不小心将乙的碰掉地上摔坏呢? 再若:乙用砸甲玩,甲格开而摔落地上毁坏呢? [例2] 败坏他人名誉 卜富则误以为老刘偷拿了单位的物品,逢人便讲其猜测,大家不了解真情,信以为真,老刘名誉扫地,悲痛欲绝,积忿成疾,花去医药费数千元,要求卜赔偿卜拒绝,理由是他说的只是猜测,并没有肯定地说 [例3] 公鸡啄瞎幼女眼睛案 村民李某家养一大公鸡一日,村民赵某之七岁幼女独自一人上学途经李家门口,恰逢大公鸡在门口,便逗鸡玩耍,不料被大公鸡啄瞎右眼,花去医疗费数万元。

      赵某要李某赔偿,李某抗辩: 我家公鸡是我的财产,它这么多年从来不啄人,你家孩子逗它,侵害我的财产权;再者,孩子不逗它,它就不会啄她,损害是你们监护不力的行为造成的 如何辨别侵权行为? [例4] 化工厂污水致害案 甲化工厂治理本厂污水完全达到国家规定、允许排放的标准某天,该厂的排水渠破裂,流出清水,养殖专业户甄运乐引水入其鱼塘,不料造成甲鱼大量死亡,损失约20万元甄运乐要求该厂赔偿该厂以治理污染 已经完全达标、国家允许排放为由,拒绝赔偿 如何判定侵权行为? [例5] 保安误伤顾客案 某饭馆遇歹人捣乱,服务员石泰猛误认顾客吴谷仁为歹人,扭折吴的胳臂,吴花去医疗费数万元,要求饭馆赔偿饭馆抗辩:饭馆无过错,是泰猛的责任,吴某应该要求他赔偿 问:怎样认识侵权行为? 3.侵权责任是侵权人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判断侵权责任的原则和必要条件,当发生民事权益被损害的客观事实时,须按照法定的原则和要件判定是否构成侵权责任 (1)判断是否构成侵权责任的原则,叫做“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简称“归责原则”。

      其内容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含过错推定原则);不问过错原则前者主要适用于一般侵权责任,过错推定原则和不问过错原则适用于特殊侵权责任 (2)判断是否构成侵权责任的法定要件,叫“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分为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特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前者是判断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地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是否构成侵权责任的要件;后者是法律个别地规定、判断特殊的损 害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责任的要件 (3)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要件的关系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特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侵权的具体形态,分别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或不问过错原则 如,上举五个例子中,例1--3三个例子,都是一般侵权,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而4、5两个例子,是特殊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4.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侵权责任法 《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 其他民事单行法、特别法中的侵权责任法规范都是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其中,《侵权责任法》是侵权责任法规范最为集中的一部法律文件本法共设92个条文,规定了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责任方式、免责事由等 5.侵权责任的方式多样。

      《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了8种责任方式,包括了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据此,侵权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但不限于财产责任;以损害赔偿为主,但又不限于损害赔偿 6.侵权责任是违反法定义务的法律后果 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主要是绝对权,少数的如股权、监护权等,是兼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权利绝对权关系中的义务,是法定义务,侵害绝对权就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侵权 责任就是违反法定义务产生的责任 7.侵权责任是对被侵权人承担的责任,表现为对被侵权人所受损害的直接救济 侵权人侵害的是被侵权人的民事权益,因此,对被侵权人负担侵权责任,填补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回复被侵权人权益的原状 (二)侵权责任的特点(不讲) 侵权责任的特点,是它与违约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相比较,独特的地方 1.与违约责任比较 (1)侵权责任是违反法定义务的 后果违约责任是违反约定义务的责任2)侵权责任以回复被侵权人权益的原状为目的违约责任以违约方赔偿缔约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违约造成的损失为标准3)侵权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辅之以非财产责任违约责任只能是财产责任。

      (4)侵权责任的规范依据是侵权责任法,违约责任则以合同法为依据5)侵权责任有精神损害赔偿方式违约责任没有 2.与行政责任比较 行政责任是行为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依法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 (1)侵权责任是对被侵权人的直接救济行政责任是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人对国家的责任,是对国家行政管理秩序的救济而非对受害人的救济2)侵权责任的功能是救济被侵权人,行政责任则具有惩罚功能3)侵权责任的责任人与行为人可 为同一人,也可分离为不同人行政责任的责任人与行为人不能分离,即责任承担者只能是行政违法行为人4)侵权责任是私法上的责任行政责任是公法上的责任5)侵权责任可以协商解决行政责任一旦确定,就没有协商的条件 3.与刑事责任比较 刑事责任是行为人因其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而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1)侵权责任是侵权人对被侵权人的责任刑事责任是犯罪行为人对国家的责任2)侵权责任的责任主体与行为主体可以同一,也可 以分离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与行为主体不能分离,即刑事责任的承担者只能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3)侵权责任属于私法上的责任刑事责任属于公法上的责任4)侵权责任的功能是弥补被侵权人的损失。

      刑事责任的主要功能在于惩罚犯罪行为 (三)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竞合 1.责任竞合的意义 责任竞合是一行为同时符合数个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成立多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的现象 如伤害他人身体、加害给付等 2.责任聚合时侵权责任优先 责任聚合是一个违法行为同时构成两种以上法律责任,行为人须承担所有的责任的现象 典型如刑事附带民事的责任;侵害名誉权同时发生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多个侵权责任,等 为充分保护被侵权人,本法第4条规定,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 3.责任竞合不同于责任聚合 责任竞合也是一个违法行为同时构成两种以上法律责任的现象它与责任聚合的主要不同点是:责任竞合可择数责任中之一,由责任人承担,而责任聚合,责任人要承担聚合的所有责任典型如前述侵害名誉权例 二、侵权责任的原因--侵权行为 (一)侵权行为的意义 侵权行为是不法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依法构成侵权责任的行为。

      简要解说如下: 1.侵权行为是不法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 侵权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使被侵权人的民事权益受到损害 2.侵权行为是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 依本法第2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二)侵权行为的形式 1.侵害财产权和侵害人身权 2.作为的侵权和不作为的侵权 3.单独侵权和共同侵权 4.自为的侵权和教唆的侵权 5.本人行为侵权和与本人关系密切人、物或经营业务致人损害的侵权 6.故意侵权和过失侵权 7.单方行为侵权和双方混合过错的侵权 8.单一的侵权和竞合的侵权 (1)单一的侵权行为 (2)竞合的侵权行为包括: 侵害财产权与侵害人身权竞合; 与违约行为竞合; 与违反劳动法律行为竞合; 与行政违法行为竞合; 与犯罪行为竞合 (3)侵权行为竞合与侵权责任竞合 9.无因管理中的侵权行为 10.不当得利转化的侵权行为 11.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 (1)一般侵权行为是行为人基于主观过错实施的、适用侵权责任一般构成要件和一般责任条款的致人损害行为。

      如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疏忽大意碰伤他人等 (2)特殊侵权行为是由法律具体规定责任主体、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分配等,适用特别责任条款的致人损害行为 如本法第41—47条规定的产品责 任,第48—53条规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等 (3)二者的基本区别 前者:过错责任,有四个构成要件,被侵权人负担证明侵权人有过错的举证责任; 后者有两种类型: 其一,推定过错责任虽然也是四个要件,但是由造成损害的行为人负担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举证责任 其二,不问过错责任也叫无过错责任不同的侵权有不同的责任要件,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侵权人没有过错也要承担责任 (三)侵权行为的后果 1.大陆法系民法的规定 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违法行为,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侵权人和受害人之间发生以损害赔偿为内容的债权债务关系,属于法定之债;受害人是损害赔偿债权人,侵权人是赔偿 债务人 侵权行为法是债法的组成部分 2.英美法的规定 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权益、构成侵权责任的行为,侵害人和受害人之间发生侵权责任关系,侵害人的侵权赔偿责任是财产赔偿责任 侵权行为由单独存在的侵权行为法调整。

      3.我国的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都规定,侵权行为发生侵权责任,当事人之间发生侵权责任关系;侵权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少数的是非财产责任如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 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的意义和体系 一、意义 侵权责任法是调整侵权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换言之,凡调整侵权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都是侵权责任法 二、特点 (一)侵权责任法是权利救济法 民法是权利法,在赋予民事主体丰富权利的同时,又为权利提供了周到而细致的保障侵权责任法就是通过规定侵权责任制度,在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提供多元、 有效的救济机制 (二)侵权责任法兼具强行性与任意性 侵权责任法关于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免责事由等的规定属强制性规范,不允许当事人选择适用但对于侵权责任的方式、赔偿范 围、责任的减轻或免除等问题,不禁止侵权人与被侵权人通过协商方式予以解决 (三)侵权责任法是行为规范亦是裁判规范 侵权责任法透过对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的规定,一方面,为人们的 社会交往活动提供了行为规范,使人们知晓何种行为构成侵权责任,避免侵权和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另一方面,也为法官准确认定侵权责任提供了裁判规范 三、制度功能(不讲) 有不同的学说 (1)单一功能说认为侵权责任法的功能在于补偿,即通过侵权人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否认侵权责任法具有制裁功能,理由是平等者之间不存在制裁 (2)二元功能说认为侵权责任法除具有损害补偿、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功能外,还具有预防损害发生及惩罚侵权行为的功能 (3)多元功能说其中,有学者认为侵权责任法具有补偿功能、预防功能和惩罚功能;另有学者认为, 侵权责任法具有补偿与预防功能、创设与保护民事权益功能、分散与平衡社会利益功能;还有学者认为,侵权责任法具有补偿功能、保护与创造民事权利功能、维护行为自由功能、制裁和教育功能、预防和遏制侵权行为的功能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条,本法采多元功能说,即侵权责任法具有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侵权行为、制裁侵权行为等功能 四、侵权责任法的体系 侵权责任法的体系,指侵权责任法律规范的体例布局和结构安排 科学的体例布局与合于逻辑的结构安排有助于形成合理的法律制度。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由《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中的侵权 责任规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侵权责任的司法解释、有关的行政法律法规等共同构成其中,《侵权责任法》处于重要地位 (一)《侵权责任法》的体系 《侵权责任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09 年12月26日国家主席令第二十一号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法共设12章、92个条文采用的是“一般规定与类型化规定”相结合的体例模式,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般规定也就是侵权责任法总则,包括第一至第三章, 条文是第1条至第31 条这一部分宣示了侵权责任法的立法宗旨,明确了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规定了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责任方式、违法性阻却行为(即有损害而不违法、不构成侵权责任的行为)以及减免责任的事由等 第二部分,各种具体侵权责任的规定,也就是侵权责任法分则,包括第四章至第十一章,条文自第32条至第91条这一部分以“类型化”方式规定了各类具体侵权责任的构成与责任,是对“一般规定”部分中关于责任构成规定的具体化该部分中没有 明确规定的侵权情形,适用一般规定部分的规定。

      第三部分,第十二章,本法的生效时间只有第92条一个条文 五、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 1.意义 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是指概 括性规定侵权责任的性质、特点、要件、效果的法律条款 2.特点 统领性地规定一切侵权责任的性质、特点、要件和效果 3.规范意旨立法目的) 无论法律有无具体规定,凡不法 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都是侵权行为,行为人均应为其行为承担侵权责任 4.制度功能 对侵权行为,法律中有具体规定的,依具体规定裁判;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依该规范裁判,行为人不得以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为由,拒绝对其 侵害行为担侵权责任 5.正当性1)侵权责任立法无论何等细密,都无法穷尽规定侵权行为,何况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民事权益不断发展,具体规定不敷社会需要2)法律既要周到地保护民事权益,又不能过份限制民事主体的自 由,使人们动辄取咎,采用具体规定加一般条款的立法方法,使民事主体在行为自由和行为违法问题上,既有具体依据可参照,又有一般性规则可遵循,进退有据,不至于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失去行为自由的界限 6.《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

      本法第2条第1款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从“依照本法”四字可知,本款所定侵权责任,涵盖了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 六、侵权责任法的理念 预防和制裁侵权行为、救济被侵害的权利,划分侵权和自由之间的界限,维护人的自由通俗讲,就是抑恶扶弱、扬善维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