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及必修2前两章阶段测试含答案中等难度Word版.doc
9页高中化学结业测试本试卷分到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只有一项正确)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7克A1在标准状况下的22.4LCl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NA B、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1.12LNO2和1.12L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 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浓度为1mol-L-12、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Mg>Al>Na B、原子半径:S>O>F C、碱性:KOH>Mg(OH)2>NaOH D、氧化物稳定性:HBr>HCl>PH33、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对的是( ) A、H+、Fe2+、Cr2O72+、SO42- B、Ca2+、H+、SO42-、HCO-3 C、Na+、Cu2+、Cl-、S2- C、Fe3+、K+、SCN-、Cl-4、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所含的杂质。
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试剂AAl2O3(SiO2)NaOH溶液BCO2(SO2)Na2CO3溶液CFeCl2溶液(FeCl3)Fe粉DNaHCO3溶液(Na2CO3)Ca(OH)2溶液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水中通入氯气:Cl2+H2O 2H++Cl-+Clo- B、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2Fe3++3Cu 2Fe+3Cu2+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 AlO2-+4NH4++2H2OD、向MnO2中滴加浓盐酸并加热:MnO2+4H++2Cl- Mn2++Cl2↑+2H2O6、甲醇质子交换膜燃烧电池中讲甲醇蒸气转化为H2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 ①CH3OH(g)+H2O(g) CO2(g)+3H2(g) △H1+49.0KJ/mol ②CH3OH(g)+O2(g) CO2(g)+2H2(g)△H2+-192.9KJ/mol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B、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1mol CH3OH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9KJ D、可推知2H2(g)+O2(g) 2H2O(g) △H=-483.8KJ/mol / 7、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ZXY A、若它们为金属元素,则X与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只含离子键 B、若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之和为11,则它们均为非金属元素 C、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大小顺序一定是Z=Y>X D、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一定大于X元素8、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H=905.9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molNH3和5mol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905.9KJ B、平衡时γ正(O2)=4/5γ逆(NO) C、平衡后减小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B、能使KI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4+、S2-、Br-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K+、CO32-、NO3-、Alo-2 D、在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10、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将35gNaCl溶于100g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晶体 B、20℃时饱和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31.6% C、a点KNO3和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固体KNO3中混有NaCl,可用重结晶法分离提纯11、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产物中n(NO):n(NO)=1: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中n[Cu(NO3)2]:n[CuSO4]=1:1 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5 C.反应中Cu2S既做氧化剂,有做还原剂 D.1molCu2S参加反应时有8mol电子转移12、13、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Y和Z可以组成一种Y和Z的质量比为7:8的化合物 B、X,Y,Z可以组成一种盐 C、X和Z可以组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常温下呈液态的两种化合物 D、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10电子微粒有2种14、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C、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Y的同时生成2molX15、在体积,温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反应2A(g)+2B(g) C(g)+3D(g)分别从下列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mol; Ⅱ.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6mol。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达到平衡时,Ⅰ途径的反应速率等于Ⅱ途径的反应速率 D、达到平衡时,Ⅰ途径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为Ⅱ途径所得混合气体密度的1/2气体 a b c dCO2稀盐酸 CaCO3饱和碳酸钠溶液 浓硫酸Cl2浓盐酸 MnO2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SO2稀硫酸 Cu品红溶液 浓硫酸 H2稀盐酸 锌粒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16、用如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的是( ) A.CO2 B.Cl2 C.SO2 D. H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2分)17、( 8分)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W可分别与Z组成常见化合物X2Z, X2Z2, W2Z, W2Z2, Q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1) 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X2Z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 W2Z2与X2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上述元素中有两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同一主族,能判断他们非金属性强弱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在25°C,101kPa下,Q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Q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10 分)(1)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十H2O(g)CO2(g)十H2 (g),△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 mol/(L•min),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所表.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 状态;c1 0.08 (填“>”、“<”或“=”).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下同),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a.增加了水蒸气的量 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的浓度. 19、( 12 分)某矿石可能是由FeCO3、SiO2、Al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欲探究其组成,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不能溶解Al(OH)3沉淀1)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H2CO3>H2SiO3 b.原子半径O 20、( 10 分)氮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是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2)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H=a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200300400K1.00.860.5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