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西贺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pdf

15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38189410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36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西贺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己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撰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 选 自 出师表)【乙】况守时,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日:“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选 自 智囊,有删改)【注释】况守: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明朝著名廉官。

      守,做太守况钟时任苏州太守府治:府衙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砾:小石,碎石急速,赶快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C.文卷悉烬D.喝使归舍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卑鄙:言行恶劣;不道德效:悉:舍:功效全,都房舍,住宅)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以伤先帝之明C、所以威行面无怨D.壬是不可及矣卷石底幺出(小石潭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面 山 不 加 增(愚公移山)万钟王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1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 项 是()A.【甲】文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表 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B.【乙】文况守“威行而无怨”的原因就是他代替小吏承担火灾罪责C.【甲】文诸葛亮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跟先帝的患难与共的历程,是想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甲】文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描述上相比于【乙】文更加具体生动1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 分,共 4 分)(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 分)(2)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2 分)1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责任担当意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重任?请谈谈你的看法3 分)【参考答案】1 0、A 1 1、C 1 2、B1 3.(1)我因此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感激”“许”“驱驰”各0.5 分,句意0.5 分)(2)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固 何足 当各 0.5 分,句意0.5 分)1 4.责任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作为中学生应尽心尽责,积极作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参考译文】当况钟任太守时,府衙遭火焚毁,所有文卷付之一炬,因失职造成火灾的是一名小吏火扑灭后,况钟坐在瓦砾堆中,命人痛打那名小吏一百鞭,然后喝令小吏回家去小吏离去后,况钟就急忙拟表上奏,一力承担火灾的过失,对那名小吏却只字未提当初那名小吏料想自己是死定了,况钟曾叹气的说:“这本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奏表呈上后,皇帝只下令裁减俸禄,况公对待一名小吏尚且如此,所以虽然行事威严,但从未招致民怨,如果换成现在的人,即使是自己的过失,尚且还想将过失推诿别人,更何况是替人受过呢,况公的人品非普通人所能及啊!(2 0 2 1 广西贺州)【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 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选 自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释)振:救济吊:慰问成:讲和,和解弊:同“疲”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B.C.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人恒过越王勾践反国厚遇宾客举过反遇选拔,任用错误同“返 ,返回对待,招待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联亩之中B.行拂乱其所为C.置胆于坐D,而越大破吴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公与之乘,战 于 长 勺(曹刿论战)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1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发现和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B.【乙】文写的是: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通过礼贤下士、与民同劳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大败吴国C.【甲】文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D.【乙】文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终破吴的故事可以用作 甲 文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1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14甲 文中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和 乙 文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0.B 11.C12.A13.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加他原来不具有的才能勾践攻打吴国,吴国的军队战败了,(勾践)于是杀了吴国太子14.逆境造就人才(只有经得起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现实生活中我们如【参考译文】【乙】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屈求全,招待宾客热情城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越国大败了吴军2 0 2 0 广西贺州)【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巴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 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节 选 自 太平御览学部)【注释】豕(s h i):猪。

      蒲:水杨树笞(c h I):用竹板、荆条打鬻(y U):卖(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同 舍 生 皆 被 绮 绣 同“披”B.腰白玉之环C.王育少孤贫在腰间佩戴孤独D.育将鬻己以偿 偿还(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鲜肥滋味之享B.以中有足乐者C.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D.令育与其子同学何陋之有(陋室铭)不以物喜(岳阳楼记)而山不 加 增(愚公移山)欲穷其林(桃花源记)(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从穿着佩戴方面写出“同舍生”生活之奢华,生动传神.B.【乙】文郭子敬“闻而嘉之”是被王育宁愿卖了自己也要赔偿主人家损失的行为和求学的精神所感动C.【甲】文作者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D.【甲】【乙】两文都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强调了宋濂和王育求学路上的艰难困苦4)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5)甲乙两文的主人公最终学有所成,你觉得关键在于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参考答案】(1)C(2)B(3)D(4)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

      后来王育截取水杨树枝当笔来学习,从早到晚从来没有停止参考译文】乙 王育年少时是一个孤儿,很贫穷是别人家的佣人,负责放牧牲畜,其地点离学堂很近王育时常都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收集柴草(卖掉),请书生帮他抄书后来王育截取蒲枝当笔来学习,从早到从来没有停止后来王育放牧时把牲畜弄丢了,他的雇主用鞭子打了他王育准备卖身来偿还牲畜的损失,这时郭子敬听闻了这件事,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赞赏,所以他代王育偿还了牲畜的损失,并且供给他衣服和食物,让王育与他的儿子一起上学于是王育渐渐能够博通经史,后来在伪汉作官,至到太傅的职位2019广西贺州)【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但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 阳 修 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 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作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节选 自 苏 轼 喜雨亭记)R注释1志:记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占:占卜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作:高兴,快乐1 0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醉翁之富不在酒 意:情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