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43376634
  • 上传时间:2018-06-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9.50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1 管理过程学派1.1 概述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事实上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鼻祖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罗哈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学丛林中的一个主流学派 1.2 主要代表人物 1.法约尔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2.詹姆斯·穆尼(J.D.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 3.拉尔夫·戴维斯(Ralph C.DaviS),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 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4.哈罗德·孔茨(H.Koontz);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

      他从 1941 年始陆续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和发表了八.九十篇论文,主要代表著作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丛林》《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等5.威廉·纽曼(William H.New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是美国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作有《管理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等1.3 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思想: 1.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2.孔茨的职能管理孔茨把管理揭示为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至于管理的各项职能,应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五项 2 社会系统学派 2.1 概述社会系统学派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管理,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进而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系统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的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1848-1923)和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女学者福莱特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2.2 代表人物巴纳德(Chester Barnwh;1886-1961),出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 1927 年任规模庞大的新泽西州贝尔公司总经理 1938 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 被管理学界称为美国管理文献中的经典著作。

      《组织实践中的业务原则》1922 年;《社会进步中企业利益》1929 年;《为企业服务的大学教育》1930 年;《经理人员的能力的培养》1925 年;《雇主和职业指导》1936 年;《关于经济行为中的非理性》1938 年;《关于能力理论》1937 年;《工业关系中的高层经理人员的职责》1939 年;《集体协作》194O 年;《经理人员的教育》1945 年;《伦理和现代组织》1945 年;《工业研究组织的若于方面》1947 年;《科学和组织》1951 年;《企业道德的基本条件》1955 年,等等2.3 社会系统学派的管理思想1.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应当如何行使这些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性和过程决定的 2.巴纳德最早把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知识用于管理领域,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3.关于经理的职能,他与他的前人不同,他的前人多采用静态的、叙述的方式来说明,而他采用分析性和动态性的方式加以说明4. 他首先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 “组织关系“ 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专题研究3 决策理论学派 3.1 概述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美国的管理学家西蒙和马奇发展了巴纳德的管理理论,特别是决策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3.2 主要代表人物1.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方面都有所造诣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被授予 1978 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管理行为》1945 年;西蒙(和史密斯伯格等合写):《公共管理》1950 年;西蒙:《人的模型》1957 年;西蒙和马奇:《组织》,1958 年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 年2.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1916-),1953 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卡耐基工艺学院任教1964 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科学学院的首任院长,1970 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马奇和赛尔特合写:《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1963 年 3.3 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 1.首先他们将决策分为四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他们特别强调信息联系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2.关于决策的准则问题是他们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他们提出,以‘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准则,3.决策过程西蒙等人把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 3.4 决策理论学派的决策方法决策过程包含 4 个阶段:1.收集情报阶段 2.拟定计划阶段 3.选定计划阶段4.对已定的方案进行评价 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问题是什么?备择方案是什么?那一个备择方案最佳? 4 系统管理学派 4.1 概述系统管理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1.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要点是:1)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2)组织是一个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 2.系统科学的发展1)第一个阶段,是一般系统论与系统工程理论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1)一般系统论的发展一般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 贝塔朗菲指出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由多个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的整体由此他先建立了一种“机体系统论“1948 年将这种机体系统论发展成了“一般系统论“ 的思想。

      2) 系统工程理论的发展美国贝尔公司在进行网络的设计中使用了一种方法,把每一项工程的进程划分为规划、研究、发展、发展期间研究和通用工程五个阶段,4O 年代,他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系统工程“1957 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古德和麦克霍尔台著了《系统工程学》 综合论述了运筹学方法及其一些具体分支1962 年,霍尔写了《系统工程方法论》,把系统工程看作一个过程,一种解决问题的程序并提出了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模型, 2)第二个阶段,是在 4O-50 年代系统技术理论的发展,这就是信息论、控制论和运筹学的形成与发展1)信息论的发展1948 年,由美国数学家、通讯工程师申农(1916-)和韦弗(1889-1970)建立了信息论 (2)控制论的发展信息论发表的同一年,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诺伯特·维纳(1894-1964)出版了《控制论》一书 (3)运筹学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军事领导机构组织了许多学科的科学技术专家研究和解决军事的攻防作战、后勤供给.武器布署、使用等问题便出现了军事运筹学战后,运筹学的科学家们把目标转向各种民事经济工程和企业管理问题,在许多企业和经济组织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美国兰德公司倡导了“系统分析方法“,运筹学逐渐形成了许多理论分支,如规划论,对策论(博奔论).排队论、搜索论。

      库存论、决策论等等,使得运筹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系统技3)第三个阶段,是从 60-80 年代,一方面是基础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向更加广泛的实践领域的发展1)在基础理论方面,从动态的角度更深入研究一般系统概念、原理的自组织理论发展起来了自组织理论运用了实验和数学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系统的产生、进化、质变、发展以及自调节、自稳定、自复制和自评价选择等等问题这就是比利时化学家普利高津 1917-)的“耗散结构理论“,德国物理论学家哈肯(1927-)的“协同学“,德国生物化学家艾根(1927-)的“超循环“理论等实验型自组织理论,以及突变论、混沌论、分形理论等有关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数学理论等等 (2)在技术和工程领域方面,系统工程快速地向社会实践领域中深入在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方面,出现了像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理论和泛系统理论等一般系统工程方法①机械系统工程,包括工程系统工程、机械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工程等等②有机系统工程,包括生物系统工程、人曰发展科学、生态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等等③社会系统工程,包括经济系统工程、管理科学、领导科学.军事系统工程、企业系统工程等等。

      ④文化系统工程,包括科学研究与发展系统工程.教育系统工程、人才学、文化发展学等等⑤综合系统工程,包括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系统工程、国家发展工程、未来学、国际发展战略工程\空间科学系统工程等图 11 一 1 管理科学与系统管理学的演变4.2 主要代表人物 4.2.1 一般系统理论1.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达朗菲 奥地利籍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冯·贝达朗菲于 1937 年在芝加哥大学德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最早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 的概念1945 年以后,他陆续发表文章和著作,介绍一般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1950 年,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开放系统理论》的文章,阐述了一般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1954 年,美国成立了“一般系统学会“,并出版《一般系统年鉴》1968 年,贝达朗菲在《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中把“系统“ 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动态的开放系统的理论 2.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维纳少年时是一位天才的神童,他 11 岁上大学,学数学,但喜爱物理、无线电、生物和哲学,14 岁考进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动物学,后又去学哲学,18 岁时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数理逻辑博士学位。

      1913 年刚刚毕业的维纳又去欧洲向罗素和希尔伯特这些数学大师们学习数学维纳在 1919 年研究勒贝格积分时,就从统计物理方面前发了控制论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美国研制防空火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提出了负反馈概念,应用了功能模拟法,对控制论的诞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3 年维纳与别格罗和罗森勃吕特合写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的论文,从反馈角度研究了目的性行为;找出了神经系统和自动机之间的一致性这是第一篇关于控制论的论文3.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C.E.Shannon)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研究所的数学家申农(C.E.Shannon),他为解决通讯技术中的信息编码问题,突破老框框,把发射信息和接收信息作为一个整体的通讯过程来研究,提出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同时建立了信息量的统计公式,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1948 年申农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一文,成为信息论诞生的标志4.耗散结构的建立者普里高津普利高津 1917 年生于莫斯科,1945 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得博土学位后留校工作,两年后被聘为教授他主要研究非平衡态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耗散结构理论是物理学中非平衡统计的一个重要新分支,普里高津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由于这一成就,普里高津获 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5.协同学的理论创始人哈肯(H.Haken)1973 年以后,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管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H.Haken)通过非平衡相变与平衡相变以及非平衡相变之间的类比,得出了“协同“(Synergetics)的概念,并且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