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哲学与科学的原创性.doc
3页科学哲学与科学的原创性金吾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重在原创性,因为只有原创性,才会有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才会不 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地爬行,同时也将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做出的 新贡献原创性意味着创造出来的东西是新的,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有人把“原创性”称为“原始创新”或“源头创新”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达到 原创性?原创性,无论是理论上的突破还是科学实验中的新发现或新科 学方法的提出,首先是观念上的突破,即观念创新不用说,科学家对 自己的专业领域总是熟悉的,否则就不是科学家了关键是要“产生许 多自己的新想法,然后去创造出新的事物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 普尔把“产生新的想法”的过程概括为“针对问题进行猜想,提出假设” 的过程新想法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正是科学哲学中 热烈争论的“科学发现的哲学问题"而当新想法产生以后,它是否合 理,是否与真实对象相关,又是科学哲学所研究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即 假说的辩护问题由此可见,科学创造、科技创新与科学哲学密切相关美国著名科 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强调指出,当科学 中一种旧观念发生危机,或一种新观念取代旧观念而发生科学革命时, 特别需要哲学的帮助。
所以,要在科学上做出重大发现,要实现科学原 创性的科学家不能不关心哲学因为要实现观念创新,光凭经验是远远 不够的爱因斯坦就说过,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力求从思想上去掌握 事物”(《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3页),因而“爱好有条理的思 想”,从思想上掌握这个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 现在他的心中爱因斯坦一生关心哲学,以至申言“哲学是科学之母”荣获1 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强调指 出,“关心哲学的每一位现代科学家,特别是每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都 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是 对哲学文献没有充分的知识,他的工作就会是无效的当我们看到那 些伟大的科学家原创性成果背后的哲学涵养时,我们对他们的贡献就不 会觉得是偶然的当然,不关心哲学,不“力求从思想上去掌握事物”, 也绝非不能创新,但至少不可能有重大的原始性创新这里的哲学思想 并非指某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而是指经过自己思维大熔炉冶炼之后的 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科学的进步绝非感觉经验的积累,从“未经诠 释的感性经验中是蒸馆不出科学来的……大胆的观念、未经论证的预想、 思辨的想法,这就是我们说明自然界仅有的手段:这就是我们用以抓住 自然界仅有的器官,仅有的工具。
"(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 第44页)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条件,需要生产和技术的基础,还需 要精神条件,需要一种足以启迪思路、预示方向、锤炼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哲学科学的原创性就更需要有对旧思想、旧观念敢于怀疑又善于建 构新知识的能力科学哲学本质上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是从科学活动中升华出来的精 神产物但它一旦产生,就开辟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用今日时髦的话 说,它具有了自组织性它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讨论的主题越来越多 毫无疑问,社会制度、社会建制乃至如劳斯所说的政治权力等等对科学 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应该加以研究探索的,但那至少大多数是属于 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任务,大可不必挂上科学哲学的牌子,纳入科学哲学 研究范围之内科学哲学最好在“集中探讨科学的本质和表现,科学的 内在结构和发展模式,既不放大为一般哲学,也不扩散到更大的历史背 景纪树立,《科学知识进化论》编译前言)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 在我国学术界刚刚开始不久的科学哲学研究健康深入地继续下去,而不 让太多的历史社会因素乃至权力政治因素模糊它的视野与界限,不要使 其吞没在一片繁复多变因素的汪洋之中科学哲学研究重在科学的理智 探索,而理智探索在中国是迫切需要的。
哲学留给人们的是思考,而思 考是人的本质,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科学哲学将高扬理智的力量,激 发出原创性思想,从而为科学做出更多更伟大的创造,为中华民族的复 兴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