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讲 功能分区 - 要点.ppt
27页1,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使用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 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的空间要相对隐蔽;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的处理一、功能分区,,2,城市旅馆的功能构成示意图,1、功能依据—位置关系流程,3,,,,4,“功能分区”的原则 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位置2. 分区原则,5,空间有主次之分,主要使用空间应在位置、朝向、采光以及交通联系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其次才是次要的、辅助性的空间 某种意义上,公共建筑中的主要空间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和辅助空间的配置是否得当关系密切 如商业建筑、教学建筑等分区原则一 —— 主与次 (判定依据:1、重要性;2、人流量大小),,6,分区原则二——内与外 (判定依据:公共性与私密性),组成建筑的各类空间中,有的以对外联系为主,有的则于内部关系紧密 空间组合时,应妥善处理内外关系 对外服务部分,尽量布置在交通枢纽附近; 对内部分,力争布置在较为隐蔽、属于内部区域的部位。
如政府办公楼、图书馆、医疗建筑等7,盐湖城公共图书馆平面图,,,,,,,,,,,,,8,分区原则三——动与静,动与静的分类依据,有的是按照人流量的大小,人流量大的为“动”;有的是根据人流停留的时间,时间短的为“动”;有的是根据活动性质,喧闹的为“动” 动区在布置上应尽量靠近主入口、喧闹的区域 如图书馆、儿童博物馆等,,9,,,,,,,,,,分区方式:水平分区,10,,,Seattle Central Library _ OMA + LMN,总部,螺旋书库,,分区方式:垂直分区,11,分析空间属性——划定模块 动与静 内与外 主与次 分区方式(以门厅为基准) 前后 左右 上下 综合式 一般的分区原则 主要、对外、喧闹的在显要位置(靠近主入口) 次要、对内、安静的在次要位置(设置次入口),3. 功能分区的步骤,,12,,办公:流量频率高,书库:流量频率低,阅览:流量频率高,,,13,人流的聚集——怎么进入建筑,最终到达目的地 设计内容:门厅、楼梯、路线 人流疏散——逃离房间、逃离建筑 1. 房间的疏散距离与疏散宽度 2. 走廊的疏散距离与疏散宽度 3. 疏散楼梯的位置、设计要点,二、人流组织,14,San Juan Capistrano Regional Library, San Juan Capistrano, California,,15,15,San Juan Capistrano Regional Library, San Juan Capistrano, California,,,,16,1.人流聚集的要求 A.入口显著 入口位置的选择即要照顾到内部功能安排的需要,也要照顾到外来进入的问题。
要与主要人流来向相照应,处于来人的视觉搜寻范围内,方便来人确定行进方向17,建筑出入口及区段道路的设置原则: 总平面出入口应安排在相邻的干道上,并与建筑出入口联系方便; 如果面临几个方向的干道,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它方向根据需要设置次要出入口18,,,,,,,19,B.路线便捷 除某些园林建筑,一般建筑都要求入口线路自然、清晰、直接、流畅,刻意地迂回曲折的所谓“艺术”创作只能弄巧成拙20,C.流线的整肃 组织流线、确保整个交通系统运行顺畅道路及停车场的设计应有效保证机动车辆的行车及停靠需要;人通往入口的步行路线不可过长21,,,,,22,D.出入口的宽度、数量与形状 公共建筑的出入口总宽度与建筑规模、人流集散的密度之间关系紧密,23,公共建筑重点设置交通枢纽的原因: 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渡的作用24,门厅的大小如何确定? 门厅的尺度感——人们对空间大小的适度感受25,普雷多克 Austin City Hall and Public Plaza,,26,26,,,,,,,,,,,2.人流的疏散 :逃离房间,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