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职药理学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PPT12.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y****8
  • 文档编号:156648745
  • 上传时间:2020-12-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8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药物作用,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一、药物作用,(一)药物作用与效应 概念: 药物作用是药物与机体细胞大分子物质结合的初始作用 药物效应是继发于药物作用滞后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生化反应或病理的变化,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两者含义不同,但相互通用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概念: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包括一下两个方面: 1、兴奋作用:使机体功能活动加强兴奋药 典型药物:强心苷 2、抑制作用:使机体功能活动减弱或消失抑制药 典型药物:阿托品、琥珀胆碱 药物的兴奋和抑制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药物的兴奋和抑制作用并不是单一出现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一)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范围) 局部作用:吸收入血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全身作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机体相 关部位发挥作用 (二)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方式) 直接作用:药物对所分布的组织器官、细胞直接产生的作用 间接作用:继发作用,由直接作用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与减慢心率),(三)选择作用与普遍作用 选择作用是指药物进入机体以后,对不同组织、器官产生的在作用性质或作用强度方面的差异,又叫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大多数药物进入机体以后,只对某组织、器官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另一些组织、器官则作用很弱甚至无作用选择性高的药物,专一性强,副作用少但选择作用亦是相对的缩宫素,,,,,,,咖啡因,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的基础,也是临床用药的依据 某些药物选择性非常低,对机体的各种组织都产生类似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普遍作用,又称为原生质毒酚、甲醛,(四)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具有两重性,既有对机体有利的防治作用,又可产生对机体不利的不良反应,两者同时存在 1、防治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称为防治作用可分为: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 (1)预防作用是指提前用药以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的作用如:各类疫苗 (2)治疗作用是指药物针对治疗疾病的需要所呈现的作用根据治疗目的不用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 (etiological treatment) :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或称治本,例如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 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 指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或称治标对症治疗虽然不能根除病因,但是在诊断未明或病因暂时未明时无法根治的疾病却是必不可少的。

      在临床上,某些重危急症如休克、惊厥、心力衰竭、高热、剧痛时,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 大多数疾病的治疗均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2、不良反应(ADR) 概念:不符合用药目的,对机体产生不利甚至有害影响的药物作用具体包括: (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亦称为副反应其特点为: 可预知性 可变化性 可控制性 (2)毒性反应:药物在用量过大,给药速度过快,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一般根据损害部位称为肝毒性、肾毒性、耳毒性、神经毒性等三致反应” 概念:由药物损伤细胞遗传物质所致的特殊毒性即: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反应 (3)后遗反应 概念: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继发反应:药物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接触致敏原) (6)药物依赖反应:精神依赖、生理依赖 容易引起药物依赖反应的药物: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其他物质(烟酒、部分有机物) (7)停药反应:突然停药病情加剧,又叫反跳,一、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二、量-效曲线及意义,三、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概念: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简称量-效关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一、药物的剂量与效应,问题: A.药是不是给的越多越好? B.一日三次的药是否可以一次性服完? C.缓控释制剂掰碎后服用可行吗?,剂量:药的分量 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物的作用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剂量越大血药浓度越高,效应也随之越强,但超出一定的范围,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血药浓度不断增加,则会引起毒性反应,出现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既要保证效应,又要防止毒性反应的发生为了使疗效可靠且用药安全,常采用比最小有效量大些比极量小些的剂量,称为常用量二、量-效曲线及意义,药物效应按性质分为两种:量反应和质反应 量反应:药物效应强度为可测量的具体数据或最大 反应的百分率表示为量反应 质反应:药物的效应强度不随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 减呈连续的变化,而是表现为性质的变化 者为质反应一)量反应型量-效关系 1、效能: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效能反映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 无效量 最小有效量 极量 最小中毒量 最小致死量,,常用量,,2、效价强度:简称效价,是指药物作用强度,即能引起等效反应的药物剂量,以几种药物产生同样效应时剂量大小的比较来表示,用药剂量越小,表示其作用强度越大。

      效能与效价之间没有相关性,两者反映药物的不同性质,在临床用药时可作为选择药物和确定剂量的重要参考 实际应用中效能的意义更大一些,不加以区分的评价某药的作用强于另一药是非常容易被误解的二)质反应量量-效关系 以阳性反应发生频数为纵坐标,对数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形成正态分布曲线;当纵坐标为累加阳性反应发生频率,其曲线呈典型的对称S型曲线1、半数有效量(ED50): 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动物产生阳性效果的药物剂量ED50是反应药物治疗效应的重要指标,ED50越小越好2、半数致死量(LD50): 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动物产生死亡的药物剂量LD50是反应药物毒理效应的指标,LD50越大表明毒性越小,越安全三、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量-效关系可用于药物安全性分析目前常用于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有四项 1、安全范围是指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的剂量范围 2、治疗指数(TI)指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3、安全系数是指最小中毒量LD5与最大治疗量ED95的比值此值越大,药品越安全 4、可靠安全系数是指药物LD1与ED99的比值,比值越大,用药越安全一、受体作用机制,二、其他作用机制,药物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或靶位点结合而发挥作用的。

      一、受体作用机制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大分子物质,能特异性与药物或体内生物物质暂时结合识别、传递信息、产生生物效应,化学本质为大分子蛋白质 受体可分为: 细胞膜受体; 细胞质受体 细胞核受体,保罗埃尔利希,John Newport Langley,配体是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内源性生物递质和外源性药物) 补充:受点是指受体上能准确识别并特异性与配体结合的特定部位 ,也即配体结合位点2、受体特点:受体作用机制认为药物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或效应,多数药物是通过分子间的化学键与受体结合,并决定了药物作用持续时间 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药物具有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即亲和力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具有激活受体产生特异性药理效应的能力即效应力,该条件决定了药物作用的效能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情况,可将药物分为以下三类: (1)受体激动药 (2)受体阻断药(拮抗药) (3)受体部分激动药或部分阻断药,4.受体的调节 指受体在与配体作用过程中,在各种生理、病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下,其数量、亲和力和效应力发生的变化 激动剂向下调节,拮抗剂向上调节,二、其他作用机制 1.改变酶的活性 2.参与或干扰机体的代谢过程 3.作用于离子通道 4.改变体内活性物质的合成、释放或储存 5.改变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