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化遗产学概论:第十讲 遗址类型遗产的保护.ppt

8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69729944
  • 上传时间:2024-07-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79M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单元 遗产保护学第十讲第十讲 遗址类型遗产的保护遗址类型遗产的保护 §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根据遗产类型、遗产价值和遗产面临的问题,按照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和原则,遵从国际和国内相关法律和法规,引入尽可能丰富的理论与方法,并结合遗产本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保护的策略和技术路线然后在遗产保护规划的基础上,针对遗产存在的威胁,制定保护实施方案和修缮方案,在方案评审通过的前提下,对遗产进行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 §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其保存状态截然不同需要对其保存状况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例如:§遗址§从区位上来说,遗址有南北之分,位于南方潮湿温暖地区和位于北方干燥寒冷地区的遗址,其面临的危害不尽相同,保护对策也不相同 §从规模上来说,遗址有大小之分小型遗址的保护与大型遗址的保护,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二者应当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从材质上来说,遗址有软硬之分软”遗址与“硬”遗址,二者的保护方法也有不同§……§因此,根据遗址的特点和类型,针对遗址保护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采取不同的保护策略和措施,这是遗址保护的基本的技术路线 §本节要目:§1.遗址的特点与类型§2.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3.遗址保护的基本方法 一. 遗址的特点与类型§1. 遗址的特点§遗址是历史上人类聚居或进行某种大规模专门活动的场所,这些场所已经废弃,原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已大部分毁坏,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其基址还大多掩埋在地下,需要进行考古勘察和发掘才能够揭示其平面布局等信息。

      §遗址类文化遗产,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是这类遗产是以一种残破的状态出现,尤其是地理景观和立面形态,与它们没有成为遗址前的视觉形态差异很大唐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原貌复原及其遗址 §二是遗址往往都埋藏于地表以下,地面只有少许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遗迹露头,有的遗址甚至地表没有任何古代遗迹的现象可寻§注:中国黄河流域传统农耕区§域的遗址,往往难以发现 §三是遗产所在地的居民与历史上创造和使用这个聚居区的人们,他们之间通常已没有直接联系,二者间出现了发展演变的断层陕陕西西蓝蓝田田县县吕吕氏氏太太尉尉塬塬墓墓园园东东2.52.5公公里里处处为为吕吕氏氏家家族族世世代代居居住住地地,,现现名名桥桥村村,,村村内内二二百百多多户户吕吕氏氏村村民民皆皆属属北北宋宋蓝蓝田田吕吕氏氏后后人人,,早早年年曾曾有有家家谱谱流流传传,,现现岁岁末末年年初初尚尚有有祭祭祀祀活活动动这这种种千千年年来来居居住住点点与与墓墓地地距距离离近近、、关关系系明确,亲情延续不断的家族在国内亦极为少见明确,亲情延续不断的家族在国内亦极为少见 §2.遗址的类型§(1)以遗址地形地貌为标准,遗址可划分为平原、山地、水滨、草原等类型§①①平原遗址平原遗址§此类遗址较多,如我国众多的城市遗址,除部分少数民族建设的城市外,多是建在平原地带。

      如殷墟遗址、古蜀文化遗址、燕下都遗址、曲阜鲁故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河北邯郸市赵国都城遗址 §②②山地遗址山地遗址§此类遗址主要为有宗教、矿冶、军事等特殊功能的遗址,如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遗址、江西省铜岭铜矿遗址、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等当然由于地理环境的缘故或社会形势的需要,有的城市遗址也建于山地,如作为南诏国第一个都城的云南省大理市太和城遗址、高句丽古国建造在山上都城遗址吉林省集安市丸都山城遗址、南宋王朝为抵御蒙古骑兵修筑的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代表——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遗址、中国西南地区土司治所遗址的代表——贵州省遵义市海龙屯遗址等 吉林集安市丸都山城 §③③水滨遗址水滨遗址§人类从构筑自己定居点以来,就喜欢选择邻近江河湖海的平川上,这除了大江大湖可以给聚落和城镇的人们提供舟楫之利外,还可以给居住在水滨的人们提供有用的水产资源这些建立在水边陆地上的村庄和城镇毁弃后,就形成了水滨遗址这类遗址有海滨、湖边和河畔三类海滨遗址如秦代的辽宁绥中县的碣石宫遗址,湖边遗址如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河畔遗址如新石器时代的浙江省余杭县河姆渡遗址 云南省洱海(上)及海门口遗址(左) §④④草原遗址草原遗址§此类遗址多位于我国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如元上都遗址、统万城遗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上京会宁府遗址§但是这一标准并不是绝对的,还有些遗址位于不同地貌的过渡地带,如良渚遗址就位于丘陵山地与平原的地过渡地带 河北张北县元中都遗址 §((2 2))根据遗址区位及土地使用类别根据遗址区位及土地使用类别§这一分类主要是基于遗址保护的目的,针对不同区位和不同土地利用状况所带来的不同的保护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可能具有的不同的保护对策和保护措施,将遗址划分为四类:§①①城镇型遗址城镇型遗址§适宜于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如地势开阔而高亢的平川,依山近水且又没有水患的台地,以及河流和道路相交的水路码头所在地点等,古往今来都是人们喜欢居住的地方 §2 2.城郊型遗址.城郊型遗址§位于城乡结合部这类遗址通常保护相对较好,且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基础,如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琉璃河遗址、秦咸阳城等 §③③乡村型遗址乡村型遗址§位于乡村这类遗址一般保护较完整,如良渚遗址、三星地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④④荒野型遗址荒野型遗址§位于无人居住荒野的这类遗址保存完整,可充分进行考古勘探工作,做大规模的揭露,但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如大夏统万城遗址、北庭故城、元上都遗址、元中都遗址等。

      二里头遗址遗存范围图二里头遗址遗存范围图 §((3 3))根据遗址的性质和功能分根据遗址的性质和功能分§①早期人类遗址早期人类遗址§早期人类遗址,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遗址和遗迹,一般位于山前冲积平原或洞穴这类遗址具有时间跨度长、单体面积较小、分布范围广、观赏性较差等特点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甑皮岩遗址、泥河湾遗址群、水洞沟遗址 §洞穴遗址——江西万年县先人洞与吊桶环 §②史前聚落遗址史前聚落遗址§聚落遗址,这里仅指史前人类固定的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多是村落,聚落内已有了明确的布局和功能分区如姜寨遗址、大汶口遗址、三杨庄遗址、喇家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陕西临潼县姜寨遗址平面图及想象复原图 §③③早期城邑遗址早期城邑遗址§早期城市遗址,主要是包括秦汉以前的城市遗址,初步体现一定的规划思想,但并不成熟如殷墟遗址、燕下都遗址、赵邯郸古城、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郑韩故城、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 ►偃师商城及焦作府城遗址 §④④历史城市遗址历史城市遗址§历史城市遗址,主要指秦汉至明清的城市遗址,城市已经有了成熟的规划思想如高句丽王城、元上都遗址、元中都遗址、邺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上京会宁府遗址、扬州城、晋阳古城、汉长安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统万城遗址、北庭故城遗址、太和城遗址、临安城遗址、钓鱼城遗址。

      陕西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 §⑤⑤近代工业遗址近代工业遗址§工业遗址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手工业、矿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这类遗址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窑址、古矿冶遗址、白酒酿造遗址等如上林湖越窑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铜陵古铜矿遗址、刘伶醉烧锅遗址、泸州大曲老窖池群、定窑遗址、长沙铜官窑遗址、景德镇御御窑遗址等 §山东寿光县双王制盐遗址 §宗教中心遗址宗教中心遗址§宗教遗址是指与与宗教、祭祀活动相关的遗址,展现了古人的信仰观文明早期,这类遗址多反映古人原始的宗教观,如牛河梁遗址、良渚遗址的祭坛历史时期,这类遗址多附属于城市,如历史城市中的宗庙社稷遗址 §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顶上的寺庙遗址 §军事防御遗址§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而专门修建的城堡、城墙、堑壕、筑垒地域等的遗址如重庆合川钓鱼城、贵州遵义海龙囤等 §贵州遵义市海龙囤遗址 §陵寝墓葬遗址陵寝墓葬遗址§主要包括帝王陵寝、贵族或名人墓葬、有重要价值墓葬群等如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明清皇家陵寝、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西汉帝陵、唐代帝陵、河南宋陵、西夏陵、合浦汉墓群、热水吐蕃墓群、石寨山古墓群等 §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墓遗址 §大型工程遗址大型工程遗址§这类遗址通常为线性,辐射范围广。

      如长城、秦直道、大运河、丝绸之路等 §上:陕西境内的秦直道遗址§下:安徽淮北市柳孜大运河遗址 §二.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1.遗址保护遭遇的问题(现象)§(1)遗址是古代聚落和城市,以及历史上人们因某种目的而长期集中活动的区域,其规模往往很大(故有“大遗址”概念的提出),保护和管理相对困难§(2)遗址依托于土地存在,在中国这个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遗址保护必然与依托土地进行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冲突 §注:遗址的空间区位有城镇型、城郊型、乡村型和荒野型的差异,荒野型相对简单,乡村型在欧美也相对容易,我国整个人多地少的国度就比较麻烦至于城镇型、城郊型的遗址,其保护和管理涉及到物权、城规、土地、林业等多种,需要协调各方面的权益§(3)由于上面的原因,遗址受到各种人为的威胁,这些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乡建设发展带来的破坏特别是位于城镇下、城镇近郊的遗址,遭受破坏的程度最大如陕西西安市唐长安城遗址、河南洛阳市隋唐东都遗址、江苏扬州的唐宋城遗址、广西桂林静江王城遗址等 §②大型建设项目带来的破坏特别是未经前期选址研究、论证审批和采取保护措施的建设项目,如公路、铁路、工厂以及其他基础性建设如河北张北县穿越元中都遗址的公路(已经改道)等。

      §③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对遗址带来的破坏例如乡镇和私人企业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养殖业转变等如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内有多个乡镇企业,山东临淄区齐临淄古城内密布蔬菜大棚等￿ §④不合理旅游开发造成的破坏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不顾遗址的承受力急功近利地开发利用,在遗址范围内兴建各种旅游营运设施,不仅影响了遗址的环境风貌,而且还威胁到遗址中的文物本体如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4)遗址还会受到来自各种自然营力——洪水、雨水、光照、风化、冻融、地震等——的侵浊和破坏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被河水切割冲刷的遗址新疆罗布泊中的小河五号墓地:被阳光和风沙侵蚀的木构墓葬遗址 §2.遗址保护问题的症结§由于“大遗址”面积广大,占有遗址土地的情况也错综复杂尽管在现阶段中国的土地法规中,土地从所有制上仍然属于名义上的公有(国有、集体),但实际占有情况却有多种情况:遗址上城镇的公有设施和公有住房所占用的土地归所在地政府管理;私人住房占用的土地却归房屋所有者管理和使用遗址上的农耕土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和个人使用;遗址上的荒地和树林则属于个人、集体和国有企业(林场)都有 §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权的划分,再加上中国以家庭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社会现状,就使得遗址所依附的土地被分割成许多小的权益单元,国家的文化遗产管理部门要行使对遗址的管理权和保护权,不仅要协调与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机构、林业管理机构和公房管理机构的职权范围,更主要还要面对实际占有遗址土地的形形色色的使用者。

      §所有大遗址保护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冲突,实际上都导源于此 文明古国,遗址众多;人口大国,土地不足 §由于土地制度的公有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卖土地充实财政,客观上导致了对遗址大规模地蚕食和破坏§对第三次土地改革的企盼 §三.遗址保护的基本方法§(1)开展专项考古研究§遗址往往深埋于地下,需要开展考古工作才能将其基本情况揭示出来,才能知道遗址何处最为紧要,何处受到什么样的病害威胁,需要采取保护的行动因此,开展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在此基础上对遗址进行深入的考古研究,才能为遗址保护提供基础材料 §正在编写的《大遗址保护规划规范》(草案)这样说:§“大遗址保护的重点是要保护其核心部分和完整性,这有赖于扎实的考古基础工作的支撑但在这方面,文物考古基础工作往往落后于大遗址保护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大遗址因为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滞后而不能为保护规划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例如:一些大遗址考古发掘完后,往往被弃之不管;考古调查、发掘和评估工作不到位,对遗址的范围、分布、核心区、四至等没有搞清;考古研究成果向抢救、保护、规划、展示和其他社会利用方面的转化滞后,与城市规划、园林、林业、农业、环境、生态、旅游、水文、地质等学科的结合不够。

      §重要的历史时期的遗址往往规模很大,保护和管理村寨的问题错综复杂,所以有“大遗址”概念的提出 例:曲阜鲁故城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及其以东和以北地区,是周代和汉代鲁国都城的遗址遗址的年代始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当时的周武王或周成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是为鲁公”, 周公旦为王室重臣,故由长子伯禽代父就封,建都曲阜到了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鲁国被楚国灭亡后,两汉时期,这里还曾作为汉王朝鲁国的都城以后,曲阜成为历代的县级城市,县城或迁离鲁故城,或只占据了鲁故城的一隅,鲁故城大部分地区都成为废墟曲阜作为周代和汉代鲁国的都城1120年 由于周公是兴周灭商、辅佐成王和创立周代礼乐制度的元老重臣,周公及其封国鲁国在周代诸侯国中也就具有特殊的地位,其等级待遇仅次于周王室而高于其他诸侯国在周代诸侯国都城中,鲁国都城的等级和形态也最接近周王朝都城,为其他诸侯国所效法鲁故城遗址是研究周代历史、周代考古、上古都城及中国城市规划史的重要范例1961年,国务院公布曲阜鲁故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鉴于曲阜鲁故城的重要性,很早就有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鲁故城的考古工作还是在抗日战争期间,1942~1943年,日本学者关野雄、驹井和爱等就对鲁故城遗址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阜鲁故城遗址范围内陆续有周代遗存的发现为了对曲阜鲁故城有更多的了解,山东省博物馆于1977年~1978年对鲁故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这次考古工作基本掌握了鲁故城遗址的概况,报导这次考古工作收获的《曲阜鲁故城》的考古报告,也成为中国第一部都城考古报告 以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曲阜鲁故城开展了两次考古工作,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收获最多、影响最深远的是山东省博物馆1977~1978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学术界目前关于鲁故城的信息源基本上都是来自这次考古工作 这次考古勘探和发掘的主要收获有两点:一是知道了曲阜鲁故城主要遗存的年代范围,基本掌握了周代至汉代鲁故城发展演变的进程1)按照发掘者的意见,周代的鲁故城遗址开始于西周前期(?),一直延续到东周晚期;(2)城中央的宫城建筑从东周到汉,没有发现西周的大型建筑基址; (3)目前还部分耸立在地表的周长11,771米的夯土城墙,修筑于西周而不是汉代;(4)汉代鲁城位于周代鲁故城的中部及其西南,该汉城兴建于西汉晚期,这时的鲁王因某种原因缩小了鲁城,以原宫城东北角作为新鲁城的东北角,新筑了鲁城北、东两面城墙5)从周代鲁故城到汉代鲁故城,再到明清曲阜县城,这座古城经历逐渐向周代鲁故城西南角缩小的发展过程。

      二是大致清楚了周代鲁故城的基本形制及其布局,为研究这座典型的周代国都及中国城市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已经探明的周代鲁故城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最宽3.7、南北最长2.7千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城墙外11~30米有城濠,其中西、北以天然洙河为城濠,东、南为引洙河水的人工挖掘的城濠城门探出共发现11座,东、西、北三面各3座,只有南面为2座城内共发现纵横相交的10条街道,其中横贯东、西中门并与通向南东门相交的丁字形大道,是该城址最重要的交通干道 在周代鲁城的北部,还发现沿着另一条东西干道的横贯东西的水道,可能是鲁故城内最重要的供水和排水系统鲁故城宫殿区都位于在故城中部偏东,周围绕有厚2米多的夯土墙在鲁故城内,还分布着多处手工业作坊和居住址,其中大多沿东西向水渠两侧散布周代四处墓地也位于鲁故城内的西部,但尚未找到鲁国国君的墓地 山东曲阜鲁故城遗址平面图 自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考古工作以后,鲁故城的考古工作基本上处于停顿的状态,还有不少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遗址坐标系没有与国家大地测量标志套接,也未使用大地定位设备测定遗迹的绝对坐标,所探明的遗迹在现地表难以确认;(2)当时将发掘目标主要敬重在墓葬上,没有对城门与城濠、道路交汇点、壕沟分叉点、宫殿建筑基址等关键部位进行验证发掘,每个城市功能区内的细节不清楚; (3)道路沟渠、夯土基址、文化堆积的年代信息没有能够完全搞清楚,也没有在图上分别标注,何为周鲁城何为汉鲁城,以及周鲁城不同时期的面貌仍然不清晰;(4)原报告对有些西周考古材料年代的判断存在错误,导致周代鲁故城的开始年代以及伯禽封鲁的地点仍存在疑问;(5)先前对鲁故城范围内东汉以后城市的遗存关注不够,导致该城址历史发展脉络多有缺失,需要加以补全。

      §曲阜鲁故城是上古时期的都城遗址(按照对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的理解,中国城市分为龙山至汉代的上古城市阶段,魏晋至五代的中古城市阶段,以及宋代至清代的近古城市阶段),都城遗址规模很大,都城的布局不能用发掘揭露的方法进行全面揭露,只能用目的明确的专项调查和勘探,辅之以小规模的验证和确定性发掘来揭示为此,需要遵循大型遗址和城市考古的方法,渐次展开考古工作 §要点:要点:§①①建立遗址的坐标系统建立遗址的坐标系统(包括编号系统)(包括编号系统)§②②继续开展专项的考古调查工作继续开展专项的考古调查工作§③③重点发掘关键地点,获取研究必需信息重点发掘关键地点,获取研究必需信息 曲阜鲁故城遗址考古规划图 §(2)编制遗址保护规划§遗址保护规划是根据某个遗址的具体情况,以考古学的工作为基础,根据《文物法》等相关法规制定的一个法规性文件,通过编制遗址保护规划,可以将《文物法》等法规落实到具体遗址,是《文物法》等法规在某个遗址的具体运用[1] [1] 参考王学荣:《“中国大遗址保护研讨会”纪要》 (《考古》 2008年第1期) §遗址保护规划是以保护遗址、协调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一种专门类型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遗址保护规划的目的是控制对遗址的干扰和破坏,使得所有的保护管理行有长远计划和步骤§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是划定遗址的保护区划(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出保护规定,制定保护措施,并设定落实保护措施的办法 §解释§保护区划:是对遗址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控制区的统称§保护范围:为满足遗址等文物本体保护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划定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外根据历史环境保护要求和现代空间环境的景观协调要求划定的区域控制内容包括禁建与否、适建项目要求以及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高度与体量、色彩与形式等 §环境协调区:在建设控制地带之外,根据大遗址空间环境景观的完整性与协调性要求划定的、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或周边视觉环境协调程度为主要控制内容的区域 §山东曲阜市鲁故城遗址保护区划图 §(3)变更遗址土地性质§由于遗址的土地往往被居民住宅和田地所占用,除了需要调整用地性质,由农用地转变为文化事业用地外,还需要筹措土地转让金,将占用遗址重要遗迹地段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变更为国有,并将这些重要遗址的国有土地交付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管理 §(4)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使遗产本体免受自然或人为的破坏§采取的保护措施,要树立最少干预、可识别干预效果和可重复干预的理念,保证遗产的真实性。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效果图 曲阜鲁故城南东门形态示意图及保护大棚设计图 §(5)建立遗址公园§这既是一种保护手段,也是一种展示手段 牛河梁遗址属于中国红山文化晚期,根据碳十四测定的遗址年代距今约5500—5000年该遗址位于中国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到目前为止,在东西约一万米,南北约五千米的连绵起伏的山岗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由大量积石冢群,以及宗庙、祭坛、大型土石构筑物等组成的20多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其中有编号的重点遗址点共16处,形成一个独立于居住区之外,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与墓葬遗址群 §牛河梁遗址公园设计图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