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庆云老摄影师镜头记录美丽之旅.pdf
1页在我年轻的时候, 武汉人到我们品芳照相馆拍照 片,穿的衣服不是中山装就是列宁服,颜色不外乎是黑、 白、蓝,拍起来都差不多一个样子;现在的人什么衣服都 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有,拍起来几好看哟! ”昨日,79 岁高龄的著名人像摄影大师肖庆云翻看着自己 60 年来 的照片收藏,感慨不已服装难辨男女, 照相让人为难1949 年,19 岁的肖庆云正式出师,成为当时武汉最有 名的照相馆———品芳照相馆的一名摄影师 那个时候,因 为整个国家的经济还很落后,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才会 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走进照相馆照张相, 摄影师也就成 为了武汉最时髦的职业之一,顺口溜 “ 照相一枝花,钟表 西药也不差”说的就是这个局面 白衬衣蓝工装背带裤、灰色中山装、土黄色军干装, 上世纪 50 年代, 许多中国百姓一年四季都是同一身衣 服 肖庆云回忆说: “ 如果不是发型上略有分别,那个时候 男人和女人从背影上都难以区分 照起相来我也挺为难 的,因为每个人的衣服都是一个款式,我只有从照片的光 线、层次上动心思 ”肖庆云说,那个年代唯一的例外就是从苏联传入的连 衣裙 “ 布拉吉”,这种色彩鲜艳的连衣裙成了当时中国百姓 服装最亮丽的风景。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大 家也不敢再穿 “ 布拉吉”了,中山服等重新一统天下衣着有了“个性”, 感受美的释放“ 文革”十年间,穿黄军装、干部服,戴毛主席像章,手 拿毛主席语录,成了所有人照相时的经典 POSE 直到上 个世纪 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老百姓开始穿起了西 装、烤花呢大衣、羊毛衫等 肖庆云回忆,那个时候的人很有趣,追求时髦不敢太 明显,所以大家很喜欢在服装的细节上花功夫比如说裤 脚 1 尺 2 寸宽的喇叭裤、裤脚 5 寸的笔筒裤,还有可以打 领带的假领子等, 都是属于中国人慢慢美起来的“ 风向 标” “ 80 年代开始,女人们更爱美了,不仅穿的衣服能够 很好突出她们的身体曲线, 而且头发也烫成了大花或是 干脆披散下来 给她们照相,会觉得是美的享受,那个时 期我也出了很多很好的作品 ”一天拍84套结婚照, 武汉人爱美爱“疯”了上个世纪 50 年代, 要结婚的年轻人, 只是花一两块 钱,照一张 3 寸的黑白照留作纪念但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 中期,这种情况就完全改观了,武汉新人们争相到品芳拍 婚纱照,天还没亮就要赶去排队 “ 刚开始,化妆和服装都十分简单,照相馆也没有像现 在影楼的专业化妆师”, 肖庆云当时身兼多职, 既是化妆 师,又是灯光师,还是摄影师。
比如说化妆,拿个火柴划着 火再吹熄,顺手就给新娘的眉毛上一划,然后再用从剧团 搞来的戏剧口红,往新娘嘴唇上一抹,打上胭脂,就算化好 了 那时照一套比较好的婚纱照需要 47 块钱, 新人们可 以穿上婚纱和西装摆 7 个姿势, 最后选 3 张照片冲选放 大 现在看起来这个价格不高,但当年这个价钱是普通工 人一个月的工资 肖庆云说: “ 武汉人那个时候真的是爱 美爱 ‘ 疯’了,女人们都梦想着穿上洁白的西式婚纱 我曾 经创下一天为 84 对新人照婚纱照的历史纪录, 至今在湖 北照相行业中无人打破! ”肖庆云:老摄影师镜头记录美丽之旅迷你裙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变化最快的 时期, 膝盖以上20厘米的迷你裙就是在这个时 候大面积流行的露出大腿的短裙出现,着实让传 统人群触目惊心,加上“迷你”两字,如同捅了马蜂 窝,部分保守媒介甚至将迷你裙称为洪水猛兽谢锋: 中国时装业高速发展 见证国人风貌2006 年,谢锋成为第一位登上巴黎时装周发布会 舞台的中国设计师 日前,他在武汉接受记者专访时 说: “ 我很庆幸自己在 25 年前中国时装设计的荒芜 期,颇有勇气地选择了这个行业 这 25 年来,我与高 速发展的中国时装业始终在共同成长着! ” 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谢锋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
当时中国还根本没有服装设计专业,谢锋学习的是面 料设计 谢锋回忆, 当他和同学们看到了第一本 《 VOGUE》杂志,读到了第一篇介绍服装大师伊夫 · 圣 洛朗的文章时,是那样的激动不已,因为我们企盼着 某一天自己也能把人们平常视为生活用品的衣服设 计成美不胜收的艺术品 1984 年,谢锋留校任教,在学校新开设的服装设 计系执掌教鞭,美丽的梦想一开始就遭惨淡的现实磨 砺 当时国内的服装设计资料极其匮乏,平时也根本 看不到什么好服装 最可怕的是,偌大的杭州根本没 有地方让设计师去做设计,唯一的设计需求就是杭州 丝绸进出口公司在国外的展览: 为了在海外卖出面 料,丝绸进出口公司需要挂几件样衣作装饰 那几件 样衣竟成为中国这批最早的服装设计师的争夺目标当年的学生们就更尴尬了,因为哪儿都不要他们 这些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 1985 年,谢锋为学生们四 处找毕业设计的地方,最终才在深圳找到了一家服装 出口的大户 学生们在这家公司看到一件件来样加工 的漂亮衣服时都激动不已,尤其是那些华丽的丝绸内 衣,让连胸罩都很少见的学生们惊叹得目瞪口呆 1988 年,谢锋远赴东京留学 当他穿着洗得灰白 的白衬衫,在东京帝国大厦的餐厅面对衣着光鲜的客 人忐忑不安时, 日本设计师已经实现了在全球的成 功。
这一切,都让谢锋对成功有一种 “ 天涯咫尺”的迫 切感,于是他此后十几年都一直漂泊在法国、意大利 这样的时尚大国里 如今的谢锋获得多次国际时装设计大奖, 自己创立 的品牌也终于登上了巴黎时装周, 对此他有着清醒的认 识: “ 相比20多年前, 中国消费者对服装的理解和品评、 对时尚和美的认知明显提升,正因为有了这些文化素养、 精神面貌和生活品位不断提高的消费者们, 我们中国服 装设计师才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我们的大师之梦才能 得以延伸! ”毛立辉: 是时尚蜕变, 更是历史性跨越昨日,中国著名时装评论员毛立辉接受本报专访时总 结: “ 60 年来, 中国人对于服装的追求已经从千人一面发 展到了彰显个性,这是一场时尚的蜕变,更是一种历史性 的跨越 ” 毛立辉回忆, 大约是 1970 年代末期的一本海外期刊 上,有篇封面文章名为 《 蚂蚁之国》,讲的是改革开放前的 中国故事封面上密密麻麻排满了穿中山装和旧军装的中 国人,看不出男女,色彩极为单调这是西方人当时对中国 的印象———这是一个着装单调、毫无个性的地方 的确,新中国解放后,军装、制服、工装在很长时期内 可谓是一统天下直到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门打 开,百姓才开始追求衣装的品质和体现现代物质生活水平 的服装。
进入 21 世纪来,随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变化,中国百姓服装的变化节奏加快了许多,开始两三年 为一个阶段, 后来可以说一年一个变化, “ 幸子衫”、 “ 踩脚 健美裤”等的流行都像一阵风似地飘过,每个人都在追求 个性化装扮的风潮 毛立辉说,服装是物质、文化的结晶,建国 60 年中国 百姓衣装的变化充分说明,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变 化,百姓身上的衣装会越来越时尚迷人链接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山装成为当时最庄重 的服装 建国初期的中山装上衣纽扣很多,4 个口袋平平整整,若是在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 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列宁装“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这句话在20世 纪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中颇为流行 有意思的 是,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 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 它 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 暗斜口袋,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布拉吉本是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上世纪50年代 流传至中国 此阶段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里面 人物的着装影响着中国大众,身穿“布拉吉”的 援华女专家则成了大众模仿的对象 宽松的大 花布连衣裙,是当时中国女人的流行装扮。
绿军装 黄书包对于60、7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 绿军装 是梦想 那个时代军装是非卖品,对普通男孩 女孩而言,千方百计地弄到一件“国防绿”就很 时髦了 少男少女穿着父辈们穿旧的黄军装, 腰扎武装带,背着军用的黄书包,很是威风 衣 服不能太新,最好是洗得发白假领子又称“节约领” 流行于上个世纪70年代 后期到80年代前期 其实就是简缩版衬衫,除 了领子之外,还有两个布带套住臂膀,以防假 领子窜上穿帮 当时城市里男青年的经典穿着 是在手织毛衣里配上纯色假领子,爱美的女青 年则会选择小花布做成的假领子的确良1976年至1979年, 全国大量进口化纤 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挺阔不皱、 结实耐用、能印染出鲜亮色彩的“的确良”,成 了那个年代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想 法恰好与现在追求全棉相反蝙蝠衫上世纪80年代最流行衣服的袖子大得出 奇夸张, 跟衣服侧面连在一起, 张开样子似蝙 蝠 那时候许多人还没胖起来,这样一个特殊造 型的服装,也算得上是最流行的奇装异服了喇叭裤上包臀部、裤腿宽大 喇叭裤、大背头、蛤 蟆镜,都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流 行色,这样穿着打扮的人,最初为问题青年,宽 容一些后叫时髦青年。
喇叭裤在引发社会大讨 论的同时,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象征本版撰文:欧阳春艳纪 念 新 中 国 成 立周 年 特 刊2009年9月28日星期一 责任编辑:胡维琼 美编:张莹莹人 民 篇·衣 妆T11爱美的姑娘们穿着当年时尚的服装拍照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