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的研讨交流发言材10篇.docx

4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90510519
  • 上传时间:2022-1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9.31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篇,共十篇2023年度专题学习关于深化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材料XX县对标对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很高境界的富"为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深入实施〃生态富县、生态富民〃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探索形成一批具有XX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注入〃源头活水〃一、坚持规划先行,打造乡村建设的山区样板一是精心编制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分级分类型、全域全要素、全程全方位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领优化县域空间布局二是精细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点上精致、线上出彩、全域美丽”的思路,打造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风貌,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串成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三是精致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乡村肌理不改变、村庄风貌不破坏、建设规模不扩大、楼房层高不突破”的“四不原则”,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突出地方特色,提升村庄品味,初步形成了“一村一风韵、一镇一特色、全域一景区”的特色乡村风貌二、坚持“两山”指引,打造生态富民的山区样板一是探索''农家乐经济〃的XX模式。

      总结推广乌石农家乐“四统一”模式,全县累计发展农家乐特色村108个、农家乐1014家、床位L95万张,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乡镇1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9个,创新发展“XX山居•共享农屋”2130家,被评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二是探索“微改造精提升”的XX样板坚持“景助村富、村助景兴”理念,创建景区村148个,以景区发展带动村民致富花溪景区改造提升,带动村民创办民宿72家,户均增收逾30万,村集体增收40余万,成为全省“微改造精提升”样板三是探索“我们的幸福计划〃的XX经验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土法种养+现代营销”模式,迭代升级“我们的幸福计划”,实现社会资本共同帮促,带动全县偏远山区3000多农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四是探索“万元系列促增收〃的XX路径依托茶叶、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打造“一亩山、一亩田、一棵树”等系列“万元增收”项目,每年带动800多户低收入农户增收三、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产业振兴的山区样板一是以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升级迭代升级中药产业大脑,建设数字药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建成全国首个产地加工和饮片生产一体化“共享车间”,即时发布“浙八味”价格指数,推动道地药材实现优质优价。

      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质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创建省级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吸引入驻16家科研院所,集聚副高级以上专家49人,承担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67项、产学研合作项目25项三是以康养融合推动产业延伸以打造“长三角知名康养旅居目的地”为目标,制定具有XX特色的康养旅居服务标准,规范接待服务行为,提升服务品质,构建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养老旅居为核心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四、坚持共建共治,打造村美人和的山区样板一是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高标准打造尖山镇湖上村、安文街道花溪村、盘峰乡灵江源村等未来乡村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核心功能配套标准化建设,所有行政村实现新时代和美乡村达标创建二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提升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强基增效提标”行动,行政村治理覆盖率和出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纵深推进“垃圾革命”,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提升垃圾处置数字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三是不断深化交旅融合统筹基础设施布局和旅游功能拓展,加强路域环境整治,搭建“掌上公交”智慧平台,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

      四是持续推行山城管事深化“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巩固“颗粒网格”服务体系,推进“六无善治”村庄创建,打造县域治理现代化XX样本,建成示范“六无善治”平安村庄50个五是大力弘扬非遗文化深入挖掘具有XX标签的历史人文、乡土风情、民俗活动等文化资源,建设主题鲜明、富有内涵、彰显人文、展示乡愁的文化特色馆,目前已建成乡村文化特色馆45家五、坚持变革重塑,打造整体智治的山区样板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七张清单”问题晾晒整改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常态化实行县级班子领导包乡走村,推进两新党建“三年创优、整体跃升”,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二是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驱动制度重塑,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推进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建设,实现社会空间数字化、社会服务共享化、社会政策精准化三是强化政策制度保障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政策制度系统性变革,有效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建立体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机制、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机制、县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第二篇在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干万工程”蕴含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同志们:“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

      千万工程”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寻和把握“千万工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从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中选择1万个左右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2010年,浙江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省村庄整治任务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计划到2025年建设IoOO个以上未来乡村。

      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造“千村向未来、万村共奔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浙江乡村图景20年来,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环境整治的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化提升,再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设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山乡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乡村营商环境,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千万工程”菰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创新实践,其中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千万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增进农民福祉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我们看到农旅融合、民宿经济、生态工业等乡村产业百花齐放,看到新社区、新农民、新风尚呈现出乡村人文善治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浙江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浙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项行动,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等相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的互促共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久久为功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浙江农村,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千万工程”给农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攻坚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

      实施“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调研,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进而分析问题症结基础上作出的决策20年来,浙江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每5年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稳定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千万工程”与时俱进,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比如,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是系统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千万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20年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向农村流动特别是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基层治理能力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5o在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中,未来乡村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着力点已深入拓展到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风貌、基层治理等各个领域。

      比如,探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数字化改革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工程内涵,助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把握运用科学理论鼠能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纵观“千万工程”20年来的成功实践和迭代升级路径,可以看到,“千万工程”,一方面,强调顶层设计,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地情农情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擘画各领域各方面协同增效的实施蓝图;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根据各地的禀赋能力和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功能,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但不搞整齐划一千万工程”开创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河,不仅形成了省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典案例,也为其他区域推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提供了规律性认识和实践启示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资政建议。

      千万工程”的实践也表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幅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可行的从其规律性认识来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