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地质年代及生命演变的概况.docx
4页地球地质年代及生命演变的概况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它的内侧是金星,外侧是火星太阳系形成己有60亿 年历史,据推测太阳的寿命有 200 亿年它的热量与光芒来自核聚变地球的形成已有 46〜48亿年,据推测它的寿命有100〜150亿年地球上出现原始生命距今约有5.8亿年, 在此之前称前寒武纪,占地球历史的88%将出现生命后距今的历史划分成三个代,古生 代、中生代、新生代,再将每一代划分成若干个纪,纪的名称一般以挖掘出化石的地址 命名的[I]古生代〔5.44〜2.45亿年前〕下分六个纪①寒武纪〔5.44〜5.05亿年前〕 地球出现海洋,出现了氧气,出现了早期细菌、藻类、和水母类动物②奥陶纪〔5.05〜 4.38亿年前〕:出现了头足类动物、海百草、腕足类动物、无颚鱼浅海覆盖了半个地球, 无椎动物占领了海洋北非当时被冰封覆盖③志留纪〔4.38〜4.08亿年前〕;珊瑚礁形 成,有颚鱼出现,陆地上古生物出现,昆虫、爬虫和蜘蛛出现④泥盆纪〔4.08〜3.6 亿年前〕:海洋沉积岩形成海面上升,出现沙鱼、多骨鱼、肺鱼有鳞鱼出现、鱼类时代开 始三叶虫、珊瑚,及其它无脊椎动物盛行,两栖类动物首次登陆沼泽地区生长森林。
⑤石炭纪〔3.6〜2.88亿年前〕:螳螂及两栖类鳄鱼出现,北美和欧洲部份地区被大型木 质的泥土沼泽覆盖,首次出现爬行动物,昆虫大量盛行,并出现有翅昆虫⑥二叠纪 〔2.88〜2.45 亿年前〕:二齿兽长棘龙出现各大陆形成统一泛大陆在热带、砂漠面积 扩大,爬行动物统治陆地南半球大陆处于冰期,温血爬行动物出现「II」中生代〔2.45〜0.65亿年前〕:下分三个纪①三叠纪〔2.45〜2.08亿年前〕: 出现胫骨龙、 椎齿兽泛大陆的中心带火热干燥气候占主要地位爬行动物的时代开始 2.3 亿年前恐龙出现,由温血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哺乳动物出现,首次出现史祖乌龟和鳄 鱼森林中针叶树为主,棕榈银杏占优势②侏罗纪〔2.08〜1.44亿年前〕有钊龙出现、 梁龙、巨孔兽泛大陆开始分离,北美从非洲和南美洲中分离出去,世界许多地方海平 面上升,恐龙繁盛,首次出现乌类及会飞的爬虫和动物翼龙③白垩纪〔1.44〜0.65亿 年前〕:开始有原始肉食哺乳动物出现,各大陆位置移动,出现世界性大火山活动,首次 出现开花植物出现蛇类[III]新生代(6500万年〜至今):下分二个纪①第三纪(6500万年〜160万年),是 哺乳动物开始盛行的时代。
②第四纪〔160万年〜至今〕剑齿猫、大癞兽、智人,大型 哺乳动物昌盛海中的鱼类,陆地的走兽,森林中的飞禽快速繁殖但在一万年前的冰 期结束时,一些哺乳动物灭绝了,如大鼻兽、猛玛象北美大陆形成哺乳动物和昆虫 及会开花的种子植物占领了陆地约在三亿年前地球上大陆四周是一片广阔的海洋由于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使原大陆 产生一道裂缝,美洲陆块被分离出去出现了今天的大西洋这就是大陆漂移理论地球 板块往往是由南向北移动,所以造成了南裂北贴的现象,使南半球的陆地越来越少,北 半球的陆地越来越多印度大陆在过去 100 万年的时间里,是一直不断向北部挤压,这 样就使得青芷高原每年在往上升高中地球处在离散和拼贴的活动之中,如我国的华南 和海南岛原来连在一起的,都是从澳洲大陆分裂下来向北移动拼贴在亚洲大陆的後来 在白垩纪的晚期由于地壳拉张,海南岛就慢慢地往南移动,才和华南大陆分离成岛如 我国的山东省西部和东部是在1.9亿年时才拼贴结合在一起的地球上有过三次大冰期,震旦纪冰期;石碳纪二叠纪冰期;第四纪冰期每次大冰 期是由许多小冰期组成最近一次冰期在70万年前开始,至今已发生过7次小冰期,每 次持续时间 9 万年之久,两次冰期之间总是伴随着大约一万年长的温暖的间冰期。
我们 现在正生活在第七次温暖的间冰期未尾,再过五千年又将进入一次小冰期,那时全球气 候像今天南极一样冰天彐地人们对冰期出现有各种说法,比较认同的说法是与大气中 二氧化碳浓度有关如第三纪的造山运动各地火山喷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导致 气温炎热绿色植物快速生长,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渐减,则气温下降高山冰 川出现,导致第四纪冰期地球自形成以来,一直处在演变运动之中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共约五亿年,在地球 上巳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第一次在前寒武纪末约在5.1 亿年前,第二次在4.39 亿年 前的奥陶纪到志留纪第三次在3.64 亿年前泥盆纪末期第四次发生在2.5 亿年前二叠 纪到三叠纪三叶虫消失,是最惨的一次大灭绝估计96%的物种灭绝,其中 96%的海洋生物 和 70%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在 2.01 亿年前的后三叠纪到侏罗纪,使 80% 爬行动物灭绝造成物种大灭绝的原因,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有不同假说,如宇宙陨石 撞击地球,地球火山活动,地层断裂,造山运动,陆沉海升,冰期等灾难引起在 6500 万年前白垩纪到三叠纪,曾有一个直径10 公里的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导致 统治地球 1.6 亿年的恐龙灭绝。
这一假说的主要证据是在墨西哥龙卡坦半岛发现的那个 直径 180 公里的撞击大坑近年来在南极洲上空拍摄的雷达图片中,发现在800 米厚的 冰盖下有一个直径 482.7 公里的超级大坑,这是宇宙陨石撞击的结果,而那次撞击带来 的灾难,可能是造成第四次最惨大灭绝的原因,但还待在撞坑中取岩石测试证实从最早的猿人开始至今已经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现代人在非洲开始距今己有10万 年了早在猿人出现之前动物巳十分繁盛动物从单细胞的微生物,病毒细菌、到多细 胞的水母、昆虫从昆虫的分支进入海中演变成鱼类、从鱼类分支演变成两栖类,如蛙 鸭嘴兽、鳄鱼在陆地上出现了爬行动物,再由爬行动物中分支演变成走兽和飞禽猿 人是从兽类的分支猿类进化过来的,这从人的胚胎可说明动物繁殖是从无性分裂到有 性生殖,从卵生到胎生从软体到有脊椎、从冷血到温血植物是从单细胞的孢子植物、 到多细胞的种子植物一切生命由诞生到死亡新陈代谢,相互交替活跃在地球上地质学家从它们死后留下的 化石遗迹中,推测出古生命的年代和当时的地球环境从我国陕南的生物化石中,经年 龄测定确认它们是在距今5〜6亿年前寒武纪形成的这些化石中的生物还不是最原始的 生命,在津巴韦的石灰岩中,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石灰岩中藻类遗迹距今已有27亿 年。
在南非德特兰士瓦的浅燧石中发现棒状细菌结构,距今己有32亿年20世纪70年 代在斯威士兰系的古老堆积化石中发现距今34亿年的最古老细胞在38亿年前的岩石 中发现有机碳存在这足已说明生命元素出现年代的久远太阳系之外到现在为止,还不曾发现过同地球上一样的原始生命,因为生命的存在除了 组成生命的化学原素之外,在地球上还必须具备水、氧气、和适宜的温度宇宙际生命 的诞生条件,不可能同地球一样但总是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低级到高 级,逐渐进化过来为了适应变化的生活环境,还必须不断的来改变自身地球在亿万 年中曾经历过五次物种大灭绝每次,使大部份物种消失,却使幸存的和新生的,会变 得更顽强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这就是达尔文提出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 自然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