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网络环境对小学数学的改变.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46150070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网络环境对小学数学的改变石首市小河口镇小学 周勇全球信息数字化、学习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网络环境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实验实验表明:网络教学冲破了时空限制,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及师生角色等方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真正实现了个别化教学,最大限度地调用教育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网络与数学教学整合有着以下的优越性:一、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感到乐在其中传统教学的内容呈现方式多为文字描述、图片,单调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配合等效果,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动听的音乐、生动的图象动画、优美的意境、有趣的网上学习游戏极大地刺激学生感官,不断地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悬念、疑问、困惑、惊讶、兴奋,学生的学习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认知、记忆、理解等方面也就存在着差异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适应这些差异,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有选择的学习新知、练习、复习、自我检测,学生主动参与完成学习的整个过程,可以更有效的合理安排时间,这种个性化的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教学方面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异步教学例如:在《年月日》这节网络课中,笔者把学习内容分成了“大小月”“平闰年”“全年天数”几个研究板块,首先让学生在网页的万年历上,随机查找任意年份的不同月份,由于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和思维的差异性,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疑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为什么二月在有的年份是28天,在有的年份里却是29天呢?” 产生这样问题的学生就可以引导进入“平闰年”研究板块中。

      B、“为什么有的月是30天,有的月却是31天?”产生这类问题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小月”这一板块中研究C、“全年有多少天,每一年的天数都一样吗?”这样的学生可以引导进入“全年天数”这一板块中学习不同的学生进入不同的学习板块研究相应的课题,程度好的学生也可进入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板块进行研究学习,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使只进入了一个板块研究的学生,也能了解并掌握其它板块的知识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学生始终处于主人地位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也由自己决定,自主寻找出规律,自己选择练习、改正错误、自主复习,这样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就是解决自己的疑问,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三、变革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方式,实现了多向互动教学新课程强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班图拉也认为:“人的心理机能是由人、行为和环境这三种因素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可得到源源不断的、及时更新的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也包括学生个体与群体,还包括学生群体与群体)、学生与网络环境之间(包括个体与网络、群体与网络 )、学生与问题情境之间,能自由方便快捷地进行互动交流。

      四、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教育学指出: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生而言,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极大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多媒体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信息的多样性、交互性、广域性,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利用网络教学,能实现课程间的渗透与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首先要具有计算机知识(最起码是基础知识),其次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才能驾驭各种计算机软件,比如几何画板软件、金山画王软件,要用它来进行学习,要知道软件本身用法及它涉及的数学、美术、自然等学科各方面知识,这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它使学生形成了长久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很有益处如:在《年月日》教学中,导入部分,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优美的四季景物动画、动听的舒缓音乐、可爱的小诗,意境优美、妙趣横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根据这首有关年月日的小诗,既能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又进行了不同学科间的渗透在《常用的计量单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量词歌》而顺势导入;在整理计量单位过程中,“美的创造”这个环节,要求学生把自己回忆整理的计量单位间的关系,在“画图”或“金山画王”中,设计出图表,很清晰地表示出来,这时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图表:有流程图形的、叶形的、圆环形的、景物图类的、动物图类的、幻想图类的等等。

      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单位间的进率,又把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整合,锻炼了学生电脑作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土地面积单位》这节课中,我以评改学生有关“面积单位”的数学日记导入,既复习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又渗透了语文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评改的方法可见,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网络环境下,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锻炼了各种数学能力,而且也能综合应用其它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2、利用网络优势,丰富课程资源,开拓学生视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特别是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量,充实人们的大脑,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互联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国内外的数学教学网站,同时可以收集一些学习素材,下载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在教学中应用例如:在《年月日》中,学完新知后,教师收集了许多课外知识:为什么会有年月日?为什么会出现平、闰年?为什么1年是12个月?全国节日汇集等,供学生选择阅读而在教师制作的网页站点《土地面积单位》的资源库中,有“你知道吗”“知识早知道”“大开眼界”及许多相关网站,如:国家测绘局、中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网等。

      如:在《量的计量》这节课接近尾声时,教师让学生进入“酷站推荐”中,这里介绍了许多有特色的儿童网站,如:小脚丫网站、红泥巴村、青青乐园、数字乐园、少儿信息港、中国少年、中国科普城 、网上少科院等等希望能为学生提供一片净土,让孩子们在网上快乐成长,3、利用网络特色,渗透思想教育由以上两点可知,网络有着很多的优势,网络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实现课程间的相互渗透,丰富课程资源,它为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环境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注意不要喧宾夺主,要能够“润物细无声”如:《土地面积单位》这节课,笔者设计了一道练习题“为了防沙造林,绿化部门计划在一块正方形土地上一共种树3700棵,它的周长是1200米,请你帮忙算一算,平均每公顷种树多少棵?”同时配以“沙漠与绿洲”交替变换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从而达到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在这节课中,笔者还让学生利用网络访问相关网站学习课外知识,了解到“世界地球日”、我国林地面积日益减少等信息,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无形中受到了防沙治林、保护环境的教育五、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多媒体网络有快速检索功能,搜索范围之广泛、内容之全面,是其它学习工具无法比拟的,因此学生可以利用它,收集查找许多与学习和课程相关的知识信息;学生也可利用多媒体网络的超大兼容性,运用多种学习软件,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学生还可以登陆到教育与学习网站上,浏览学习、下载学习软件和相关信息,参与讨论等,这样会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网络将逐渐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工具。

      而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世界,不懂网络将寸步难行,更会束缚学生能力的发展,只有懂得网络才会主动获取信息,提高自己成功的机会因此笔者在利用网络教学的同时,经常渗透一些简单的网络思想,培养学生的网络意识与信息素养,鼓励学生把网络当作自己的学习工具,引导学生学用、会用、善用、活用这个学习工具如:在数学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的准备阶段,我让学生收集有关“白色污染”的信息,鼓励他们利用网络来查询搜索,结果学生收集到了许多相关信息,有效地帮助他们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象及危害性,更让他们认识到“网络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当然,网络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网络虽然可以模仿演示出多种实验和情境,但它无法代替学生实验和想象,使学生缺乏亲身体验与经历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把网络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如:在数学网络课《千克、克的认识》中,除了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学习,笔者还设计了“走进生活”这一环节,让学生“猜一猜”什么样的物体有1千克、然后“称一称”1千克的物体、再“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的重量,这样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重量单位,有助于他们建立对单位概念的整体印象。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网络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把小学数学教学与网络环境整合,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了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方式;网络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它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参考资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