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赏析(2020年12月整理).pptx
2页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 【主题思想】 小说描写了年仅 22 岁的青年干部林震,由学校调到来到组织部工作后的生活经 历和心理感受,通过他在工作中所经历的一次次挫折,相当细致地展现了现实 生活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不仅真实而大胆地揭示出党的组织部门存在的各 种消极因素党员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与消极的精神状态,还触及到年轻一 代朦朦胧胧的“情绪的波流”和过于单纯天真、对生活理想化的弱点,表现出 了对年轻的人生存环境、精神状态,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人物分析】 林震: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朝气蓬勃、满怀革命理想、单纯热情的年轻共 产党员作为一个基层的党务工作者,他满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崇敬和对火热 生活的热切向往,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的他直率、认真、执著,对腐败的斗争、 对权力的不屈、对真理的坚持,使他一次次跃过迷惘和困惑,同与工人对立的麻 袋厂厂长王清泉斗争,同推委麻木的直接领导韩常新怒目相对,同“一切看 透了”,“一切就那么回事”的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据理力争他积极地向上级 汇报、反映情况,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得到的却是嘲讽、警告和批评,使他 进一步陷入惶惑和苦恼之中面对同样有着激情和理想,不甘心在日常琐事中逐 渐沉沦却又无从倾诉的赵慧文,他虽未表现出悲哀与失望,却逐渐摆脱了对新工 作、新生活的美好幻想,开始了认真、理性的思考。
后来,由于市委和报纸的介 入,使麻袋厂问题得以解决在总结会上,林震提出了应防微杜渐、防止类似事 件再次发生的主张,却又一次受到责难几经思考,他终于鼓起勇气向组织部部 长倾诉自己的想法小说成功地展现了他由单纯、幼稚到逐步成熟的过程, 显现出年轻一代的成长和对未来的热切希望 刘世吾:是一位生活经历丰富、工作能力很强的老干部,也是一位思想性格复 杂的官僚主义者作为区委组织部的第一副部长,他一方面具有很“强”的党性, 经过艰苦的战争生活的考验和锻炼,而且社会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一下 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另一方面在对待具体工作和问题时,却又显 如此的惰性,他那闪烁其辞的话语和躲躲闪闪的作为,更多的是给人以“和稀泥” 的感觉,甚至可以说,他就是组织机制失灵的始作俑者在处理问题时,他往往 把组织处理轻描淡写地解释为“经常教育”;面对具体问题,又强调“条件成熟” 说总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机还不成熟”为借口搪塞及时解决问题的职 责,既缺少主动性,又缺乏激情,因此,他沮丧地认为:“我们创造了新生活, 结果,生活倒不能激动我们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就那么回事”于是, 他可以“苦口婆心”地忽视林震的敏感,也能够“慈悲为怀”地宽容韩常新的简 单和粗糙,最后也就必然“铮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容忍”了王清泉的堕落。
小 说没有把这个人物类型化,而是深入地挖掘了他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麻木而痛 苦的心灵为了排解内心的郁闷,他偶尔回忆起往日的战斗生活,也会感慨无 限;读到一本好小说,也会兴奋地评论一番;甚至一场小雨,也会令他想到许多 许多尽管如此,他始终未能从暗淡的心态中自拔,麻袋厂问题的解决也没 能使他真正觉醒作品的深刻之处,还在于揭示了他的一整套似是而非的“理论”, 诸如“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有这些有缺 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的”等等,进一步深了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艺术特色】,1,第一,作品突破了五十年代初期小说创作的政治模式,注意从现实出发去描写 人物、把握生活 在对题材和人物的处理上,力避流行的模式化的处理方法,努力表现人物性格的 丰富性和复杂性如在描写刘世吾时,没有把他概念化、脸谱化,简单的处理成 一个官僚主义者,而是努力揭示出其性格的复杂性通过他的“就那么回事”、 “成绩是基本的”、“条件成熟”说,相当准确地展现出其性格的深刻内涵 第二,作品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为了节省笔墨,作品在描写人物时常常把人物放在一起,通过对比来突现其各自 性格的不同之处。
比如,同是组织部的干部,同样面对麻袋厂问题时,林震心急 如焚、想方设法寻求问题的解决,不能容忍它继续存在、发展;刘世吾对此事虽 早就知晓,却无动于衷、一笑了之,面对林震的汇报,他用一套冠冕堂皇的“理 论”来为自己开脱,还嘲笑林震的“幼稚”在比较中突出了林震的满腔热情, 以党的事业为己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而批评了后者 又如,同时官僚主义者,刘世吾与韩常新的思想行为、工作作风,以及音容笑貌 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从而突出了刘世吾的冷漠、麻木,韩常新的沽名钓誉 第三、小说还富有讽刺性和幽默感 作者用素描般的笔法,通过逼真的叙述,对刘事务的处世哲学和韩常新的虚伪面 孔给予了辛辣的嘲讽如,刘事务似是而非的所谓理论:“问题不在又没有缺点, 而是什么是主导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有这些有 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的”;以及韩常新笔挺的“海军呢制服”,用嘹亮的嗓音 讲解工作,不时发出的豪放的笑声,勾勒出他“比领导还像领导”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