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腔粘连诊治及引发因素调查统计研究.doc
6页盆腔粘连诊治及引发因素调查统计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盆腔黏连及血清黏连相关指标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月〜2012年10 月于本院进行盆腔手术的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粘连面积、 粘连程度进行比较,并将两组术前与术后第3、7天的血清促炎因子、粘连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粘连面积和粘连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3、7天的血清促 炎因子、粘连指标也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 ),具有可比 性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4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根据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制定适当的手术程 序,由资深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尽量避免对病灶周围组织及 腹腔的不良手术干扰,术后均给予相应的抗战连药物处理 观察组的49例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术前根据患者的病灶部位及疾病种类、病情程度等进行相应 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腹腔镜手术方案的制定,所有手 术均在腹腔镜可视条件进行手术,且均以三孔法进行干预, 且也均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尽量避免对周围周围的 不良影响。
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粘连面积、粘连程度进行比 较,并将两组术前与术后第3、7天的血清促炎因子、粘连 指标进行比较1.2.2检测方法 血清促炎因子检测指标包括IL「队IL・6、INF・y、TNF-a及IL-8 ,而粘连相关检测指标包括TGF-PK Fn. NAG、LN、PAB、MCP-1,两个大方面的检查标本均为患者晨起未进饮食时的外周静脉血,其试剂盒均 为购自上海一基实业有限公司的定量检测试剂盒,且均为ELISA方法的检测试剂盒另外,其检测均由检验科经验丰富者严格按照操作说明1.3评价标准粘连面积、粘连程度的评估均以北京协和医院对盆腔粘 连的相关标准为准1)粘连面积的标准中,以患者的粘连 范围未达到25%为1级,范围达到25% - 50%为2级,范 围超过50%为3级,另外无粘连为0级;(2 )粘连程度的标 准中,以患者的粘连部位均较为疏松为1级,粘连部位均相 对致密,且粘连部位涉及到血管为2级,而以粘连部位均十 分致密,且粘连部位与周围无明显分界为3级[3]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 14.0软件,且其中需 要进行分析处理的两类数据分别为计数资料(盆腔手术史、手术种类、粘连面积和粘连程度)与计量资料(年龄、血清 促炎因子、粘连指标),将其分别以X2与t检验处理,P0.05 ,而手术后的第3天和第7天的上述5项指标均低于对 照组,P 0.05 手术后的第3天和第7天的上述TGF-pK Fn、NAG、LN、MCP-15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AB则高 于对照组,P均< 0.05 ,见表3O3讨论盆腔手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手术,因为手术为有创性治疗方法,故其也可随之导致较多的与之相关的手术性并发 症,其中术后感染及粘连等均是与之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其 不可导致患者术后康复较差及恢复较慢等[4],因此对其控制 是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干预及控制的方面,故也可将其作为 评估治疗方法优点的重要指标。
腹腔镜手术是近些年来在多 个科室手术中应用效果均较佳的手术方式,具有减小手术创 口的优点,因此较受患者欢迎,同时临床中对于其对患者的 免疫状态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也相对较多,但是对于其在控制术后粘连中效果的研究却极为少见[5-10],因此认为对此方 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以往临床研究显示,当患者发 生盆腔粘连时,其机体处于炎性反应状态,且这种状态较为 突出,可体现在血清中较多促炎因子的异常升高IL-6. INF-y. TNF-a及IL-8作为促炎因子中较具代表性的 几类,在了解其炎性及粘连状态中有较高的价值[11-12]o而 血清黏连相关因子则是有效反应患者是否存在炎性状态及 纤维化状态的指标,其中的TGF-P1. Fn、NAG、LN均是 有效反应纤维形成的重要指标,而MCP/则是通过促炎的 方式达到纤维化增生的目的,再者PAB作为临床中较具临 床意义的一类负急性时相蛋白,其对于炎症的存在及纤维化 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检测价值[13-15]o本研究就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盆腔粘连及血清粘连相关指标中的效果进行观察,以进一步更为全面地了解腹腔镜手术 的优势,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其盆腔粘连面积和粘 连程度均相对更低,同时患者的促炎性指标与粘连相关指标 也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改善,说明患者的粘连发生率较低,且 炎性状态和粘连的危险程度均得到更好的控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盆腔粘连及血清 粘连相关指标中的效果较佳,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参考文献][1] 刘满英,刘炳芹,张建新,等.粘停宁联合糜蛋白酶 预防开腹手术后盆腔粘连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 报,2012 , 33 ( 2 ): 701-703・[2] 王琳,肖洪洋,屠蕊沁.可吸收医用膜预防妇科术后 盆腔粘连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 ,18( 11 ): 51-52.[3] 伍萍芝.有开腹手术史者的妇科腹腔镜手术561例临 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 10 ):147-148.[4] 李成龙,冷金花,李孟慧,等.转化生长因子p. Smad 信号传导系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患者腹膜中的表 达及其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 ,46( 11 ): 826-830.[5] Ghahiry A , Rezaei F , Karimi Khouzani R ,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ong-term outcomes of Misgav Ladach technique cesarean secti on and traditi onal cesarean section[J]. J Obstet Gynaecol Res , 2012 , 38(10 ): 1235-1239.[6] 王云霞,屈清荣,郑荣.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后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 ,10( 13 ): 89-90.[7] 童剑倩,王玉东,罗来敏,等.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20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 ,10( 1 ):102-103.[8] 张映艳,郭玮.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9 ,6( 7 ):58・60・[9] 徐琳,陈先林.延长吸氧时间对改善二氧化碳气腹腹 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部疼痛效果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08 , 23 ( 2 ): 632-633.[10] 连蕊,张郁蓉.手术结束前腹腔注水对妇科腹腔镜 术后肩痛发生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05 ,11 ( 11 ): 1166-1169.[11] 叶凌玫.浅谈盆腔粘连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长江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 8 ( 10 ): 179-180・[12] Ghadyalpatil NS ,Chandrasekar R ,Snehalatha D , et al. A case of primary ovarian lymphoma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 emia achievi ng complete response with Rituximab-based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J]. Indian J Med Paediatr Oncol , 2011 , 32(4 ): 207-210.[13] 师伟,刘瑞芬,杨晓娜,等.活血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雌性大鼠血清TGF-P1和IL-4. IL-10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 , 26 ( 36 ): 5794-5796.[14] 冯书梅,孙维峰•慢盆逐瘀汤对大鼠慢性盆腔炎血 清前白蛋白及病理学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 ,29(2 ): 310-313.[15] 宗惠,刘瑞芬.盆腔炎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 炎症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 , 27 ( 12 ): 2648-2650・(收稿日期:2013-01-22本文编辑:林利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