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学院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发布如下.pdf
21页第 1 页 共 21 页【法律学院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发布如下 各位同学需要注意的是:参考选题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写作的方向,普遍比较大各位同学 可以在参考选题的提示下,选取一个比较小的角度作为论文题目;也可以在参考选题提供的 方向之外自拟论文题目 】法律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法理学》参考选题 1.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指导地位 2.论法的本质 3.论人权观 4.我国人权的法律保障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的本质和特征 6.社会主义法和党的政策的关系的探讨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8.论法的价值的体系 9.论法律文化与法律传统 10. 我国社会主义立法问题 11.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2.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 社会主义法制协调发展的问题 1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意识 15.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监督 16. 社会主义法与廉政建设 17.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解释 18. 论法律全球化 19. 论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 20. 论法律的经济分析 21. 依法治国理论 22. 论法律与正义 23. 论法律与自由 24. 论法律与平等 25. 论法律与秩序 26. 论法律与安全 27. 论法律与效率 28. 论法律与利益 29. 论法学的方法论 30. 论法律的国际化 31. 论法律移植与法律融合 32. 论西方当代法律学派第 2 页 共 21 页法律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中国法制史》参考选题 【法制史教研室特别提示: 选法制史类题目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同学请注意:1,所列选题仅供参考, 欢迎在此范围外自 拟法制史类题目; 2, 所列参考选题题目较大, 具体论文题目应择取其中一个角度或一种制度、 一种特征进行论述,题目宜小不宜大;3,论文应有新观点、新资料,不得抄袭拼凑!】 1.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特点 2.奴隶社会神权法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3.中国古代成文法公布的原因及意义 4.云梦秦简中所反映的法律制度(择一具体制度进行研究) 5.汉代法制的变化及其影响 6.儒家(包括宋明理学家)提倡的纲常名教对于古代立法与司法的影响 7.家法族规、乡规民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8.古代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成因和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 9.古代行政法(某一朝代或某一专题)研究 10. 对侵犯封建皇权的行为、唐律规定如何进行处罚 11. 唐律如何惩罚破坏封建伦理纲常的犯罪 12. 唐律及其疏议的特点和影响 13. 西方资产阶级法制的影响及其在中国的变种 14.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特点 15.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 或家庭制度 )的特征及其影响 16. 中国古代物权法或债法专题研究 17. 中华法系的概念、发展及特征 18. 魏晋律学发展的表现及其特点 19. 中国法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20. 中国历代法制对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法制的影响 21. 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有关问题 22. 中国近代法律改革的影响 23. 中国传统家族主义法研究 24. 中国封建特权法研究第 3 页 共 21 页法律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外国法制史》参考选题 1.论梭伦立法 2.略论罗马法的历史地位 3.试论罗马法对英国法的影响和特点 4.《摩奴法典》探讨 5.评论中世纪城市法 6.日耳曼法的历史地位 7.试述伊斯兰法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8.教会法同资产阶级法律的关系 9.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作用 10. 明治维新后日本法制改革评述 11. 战后日本立法的发展 12. 联邦德国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3. 联邦德国 1975 年刑法典与世界刑法的发展趋势 14. 现代资产阶级法制的发展和演变 15. 简评大陆法系 16. 判例法评述 17. 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的比较研究 18. 第三世界法制建设的探讨 19. 简论拿破仑法典 20. 美国法和英国法的比较研究 21. 卢梭法律思想探讨 22. 评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23. 凯尔森政治法律思想初探 24. 庞德“社会工程”说浅述 25. 西方国家票据法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26. 西方国家公司法的历史与现状 27. 西方国家破产法的比较研究 28. 简评西方国家证券法 29. 论西方国家保险法 30. 析西方国家产品责任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1. 现代西方宪法的发展趋势 32. 现代西方民法的发展趋势 33. 现代西方侵权行为法的发展趋势 34. 西方商法的演变第 4 页 共 21 页法律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宪法学》参考选题 1.论宪法人民主权原则及其在我国的落实情况 2.论我国宪法人权保障原则的实施情况及其改进措施 3.我国宪法法治原则落实的情况如何 4.权力制约原则在宪法中的地位及如何完善 5.宪法与国际人权公约的关系与落实 6.公民宪法意识与宪政关系 7.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体现民主性、宪政性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9.试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宪法 10. 论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优点及完善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宪法的贯彻执行 12. 宪法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1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我国宪法(或某一宪政制度)的影响 1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实践情况 15. 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6. 论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17. 论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分权制衡的关系 18. 论责任制原则的发展和完善措施 19. 谈谈如何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宪法原则 20. 论我国选举制度的现状和完善措施 21. 试论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与作用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国家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23. 论我国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与作用 24. 试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 25. 试论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26. 结合事例谈谈法院贯彻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情况 27. 试论人民检察院的性质 28.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29. 论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 30. 试论我国农民的地位与宪法的关系 31. 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宪法的关系 32. 试论宪法与人权 33. 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34. 论我国宪法修改的现状及其完善 35. 论上级人大常委对下级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的完善 36. 论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现状及其完善 37. 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监督的现状及其完善措施 38. 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完善 39. 论宪法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关系 40. 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实施制度 41. 论我国宪法对公民政治自由的保障及其完善 42. 如何落实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 43.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人身自由 44. 公民人格尊严的宪法保护第 5 页 共 21 页45. 论宪法对公民住宅的保护 46. 论宪法对公民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的保护 47. 宪法对我国公民的监督权保障及其完善 48. 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49. 论宪法对公民劳动权的保护 50. 论宪法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 51. 宪法与男女平等原则的贯彻实施 52. 宪法与公民文化活动自由的关系 53. 论宪法对公民从事科学文化活动自由的保护 54. 论宪法对村民自治权的保护 55. 宪法对城市居民自治权的保护 56. 谈谈我国选举法修改的内容和宪法意义 57. 谈谈我国《国家赔偿法》修改的宪法依据和意义 58. 论我国《社会保险法》指定的宪法依据 59. 论我国《代表法》修改内容的宪法意义 60. 我国《选举法》第五次修改的宪法意义 61. 结合实例谈谈我国人身自由宪法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第 6 页 共 21 页法律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行政法》参考选题 1、论我国行政监督制度 2、论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3、论加强行政立法 4、论对行政规章的审查 5、浅谈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6、关于建立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构想 7、试论行政上的授权 8、试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9、 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 10、试论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第 7 页 共 21 页法律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刑法学》参考选题 1.论我国体制改革时期刑法观念的转变 2.论毛泽东的死刑思想 3.论邓小平的死刑思想 4.论罪刑法定原则对我国刑法发展的指导意义 5.论主客观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 6.论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关系 7.论我国刑法的协调完善 8.论“一国两制”条件下的刑法适用 9.论“引渡制度”条件下的刑法适用 10. 论刑法的溯及力 11. 论刑法的时间效力 12. 论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的补充修改权 13. 论刑法司法解释的冲突及其完善 14. 论刑法的立法编纂 15. 论刑法体系结构的完善 16. 论刑事判例制度的建立 17.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18. 犯罪客体性质确定的内在依据 19. 论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20. 论不作为犯罪的基本特征 21. 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未遂形式 22. 论犯罪结果的客观形式及量刑意义 23. 论“明知”的范围和程度 24. 论间接故意的动机、目的问题 25. 论“认识错误”在定罪量刑中的意义 26. 论意外事件的实际判定 27. 论刑事责任年龄分期的完善 28. 论刑事责任的依据 29. 论刑法中的特殊主体 30. 论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 31. 单位犯罪主体的理论探讨与司法适用 32. 对刑法中几种法人可以构成犯罪的评价 33. 法人犯罪的比较研究 34. 法人刑事责任能力探讨 35. 论防卫中的不法侵害 36. 论防卫不适时 37. 论假想防卫的法律性质 38. 论防卫过当的罪过性质 39. 论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40. 论犯罪预备的特征与结构 41. 论犯罪预备刑事责任的根据探讨 42. 论“犯罪着手”的认定标准 43. 放弃重复性侵害行为的性质 44. 论犯罪既遂的形式第 8 页 共 21 页45. 共同犯罪的共同故意探讨 46. 共同犯罪人种类的划分依据探讨 47. 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原则探讨 48. 论主犯的认定标准 49. 论从犯的认定标准 50. 胁从犯能否成为独立的共犯种类 51. 论教唆犯罪的性质 52. 论教唆犯罪的未遂 53. 论教唆犯罪的量刑原则 54. 论结合犯 55. 论结果加重犯 56. 论牵连犯的争议及完善 57. 论连续犯 58. 论吸收犯 59. 论举止犯 60. 论持续犯 61. 论想象竞合犯 62. 论法条竞合犯的适用原则 63. 论刑法中的混合罪过形式 64. 论数罪并罚制度的完善 65. 论共同犯罪中的中止问题 66. 论刑罚目的与综合治理(刑罚有效性研究) 67. 论刑罚权的理论基础 68. 经济改革与刑罚体系的完善 69. 论管制刑的发展趋势 70. 论拘役的发展趋势 71. 死刑存废论评析 72. 论罚金刑发展趋势 73. 论剥夺政治权利的完善 74. 论没收财产刑的完善 75. 论特别自首的认定 76. 论自首的量刑原则 77. 论自首与立功 78. 论累犯制度的完善 79. 量刑中个人情感评析 80. 量刑平衡探讨 81. 量刑情节的重叠与选择适用 82. 论死缓的适用 83. 论缓刑的发展趋势 84. 同种数罪应否并罚 85. 论假释的立法完善 86. 论刑法的时效制度 87. 罪名立法研究 88.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立法体系研究 89. 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 90. 论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犯的既遂与未遂第 9 页 共 21 页91. 论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92. 论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93. 论重大责任事故罪 94. 经济犯罪概念探讨 95. 论走私罪的立法完善 96. 论非法经营罪的行为方式 97. 论挪用公款罪“归个人使用的认定” 98. 安乐死探讨 99. 强奸罪若干问题探讨 100.刑讯逼供罪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 101.诬告陷害罪刑事责任 102.侮辱罪、诽谤罪的人格名誉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