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以生为本”.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97439882
  • 上传时间:2022-09-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总结吉林省永吉县第二中学 李东红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关注学生,构建和谐动态的教学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就这方面问题谈谈本人在本次教科研活动中的总结一、 关注学生动态,推动有效生成   1、充分预设,创设生成空间    我们强调的课堂生成性,并不是纯自然状态下的无序生成,而是要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全面把握和对教学方案的预先设计,并在预案中为学生的参与探究留出时间和空间,为学生个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生长与扩张预留开阔的活动空间,为课堂里的学生群体互动对话提供机会,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是课堂生成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态,不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做过多的干预,从而使整个探究过程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和自由度,以达到课堂有效生成的实现   2、关注学生,把握生成机会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没有时间理会那些“老师我有问题”的另类声音和“节外生枝”的问题,导致学生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

      殊不知,“另类声音”和“节外生枝”正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我们要有“生成性”的教学任务观,在课堂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成的问题,为学生的需要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    在 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凭直觉、凭创造意识迸发的念头,被教师一“追究”其所以然时,往往会出现“噎语”这并不表示,学生刚才的想法只是想当然的,很多时候他们这种短暂的困惑,只要老师的轻轻一点、一拨,便能令他们得以“顿悟”,知识也就真正生成如,在分析《范进中举》人物形象时, 许多学生都从常规出发得出结论,而有个同学却认为范进有持之以恒的品质,这激起了课堂的波澜,我让他进一步说明理由,最后全班同意了认识,认同了他的看法,并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独创性我们要把发言的机会给学生,把课堂的参与权、主动权给学生再往下是一个高潮、又一个高潮……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越来越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越来越多   二、实施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参与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师和学生水乳交融的活动中展示评价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的教学功能。

      其运作机制绝不是学生被动地回答教师有心无心地提出的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学生成为课堂专利法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而不厌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习得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 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给予了同学们恰当的表扬和鼓励,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适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知识,也给同学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给予学生学习、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只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和判断,很少有“发问”的权利和机会这样的教学无疑削弱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习惯,从而影响了学 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如果教师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如采用开放性问题、学生质疑发问策略,利用文本信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设计成开放性的问题, 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回答。

      使原先教学过程中的单向交往变成双向交往或多向交往,课堂便会充满生成的活力如 《伤仲永》一文,抓住“伤”字作为文章构思全文的主心骨,同时作者又抓住一个“受之天”与“受于人”来写,并以此表现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引导学生探讨中心思想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动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学生交流、讨论、合作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地表现和真实参与,这样才能构建和谐动态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