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大家都来学化学》章末习题检测(含解析)_.pdf
13页鲁教版初三化学上 大家都来学化 学 章 末 习 题 检 测 ( 含 解析)_New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 大家都来学化学章末习题检测 ( 含解析 ) 第 3 页大家都来学化学章末习题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关系不大的是()A 食 物 、 衣 料 和 日 常 用 品 的 丰 富B“ 神七” 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C新型材料的合成D化肥的合理使用2.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稀硫酸你认为应该用下列的那一种方法最能获得满意结果()A调查取证B上网查资料C做实验D组织讨论3.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C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第 4 页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B甲烷用作燃料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金刚石切割玻璃5.化学实验课后,老师在课后总结时列举了一些同学的做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药品的气味B把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C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取用药液后的试剂瓶长时间未盖瓶塞6.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花生霉变C瓷碗破碎D火药爆炸7.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9.在 2021 年邵阳市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甲同学抽到了试题四: 用量筒量取了 15.6 mL 的蒸馏水, 则甲同学选用的量筒体积最适宜的是 ()A10 mL B20 mL C50 mL D100 mL 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第 5 页C稀释浓硫酸D点燃酒精灯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滴加液体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移开蒸发皿读出液体的体积A B C D 1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方法的归纳中,错误的是()A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应先将试管均匀加热C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D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水冲洗干净,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木条复燃第 6 页14.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只 要 功 夫 深 , 铁 杵 磨 成 针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野 火 烧 不 尽 , 春 风 吹 又 生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二、填空题15.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答三个原因)(1)_ ;(2)_ ;(3)_ 16.使用滴管取液后,滴管应保持_ 在上,不要 _ 或_ 17.用 量 筒 量 液 时 , 视 线 要 与 量 筒 内 液 体 的的保持水平18.为了比较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 某同学向盛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 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如下图 A所 示 ) , 他 接 下 来 所 做 的 对 比 实 验 应 选_ (填 B 或 C),理由是进行对比实验要第 7 页控制变量,应该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19.小明和他的伙伴们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们的一项探究实验研究课题】 啤酒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实验准备】用集气瓶收集2 瓶从刚打开的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实验步骤】( 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观察到木条未复燃, 则说明该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2)向另一瓶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20.小明同学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 请你一起参与以下探究1)提出问题: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第 8 页(2)查阅资料: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炭黑炭黑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3)猜想与假设:黑色物质可能是a:氧化铜,b:炭黑, c:_ 4)实验方案:取一小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 _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5 ) 现象与 结论: 若现象 是_ ,则猜想 a 正确,试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6)反思与拓展: 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生成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炭黑请你设计一个加热铜片的实验, 使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是氧化铜,你的实验设计是_ _ 答案与解析】1【答案】 B 【解析】食物、衣料、新型合成材料、化肥都和化学关系密切; “ 神七” 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是物理学研究范畴。
2【答案】 C 第 9 页【解析】 A.调查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酸是否为硫酸,A 不合理;B.查阅资料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并不能对某酸是否为硫酸做出实验性证明,B 不合理C、通过向标签残缺的酸中滴加酸化后的氯化钡的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认标签残缺的酸是否为硫酸,C 合理D.交流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但却不能代替实验对某酸是否为稀硫酸做出实验性证明,D 不合理3【答案】 C 【解析】雪糕熔化,木炭除去异味,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都是物理变化 铁锅生锈是化学变化4.【答案】 B 【解析】A 中人工降雨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水蒸气液化成水; C 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D 中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 A、C、D都是物理性质决定用途B 中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5【答案】 C 第 10 页【解析】正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是把瓶塞打开,用手在瓶口稍微扇一下, 让少量气体飘到鼻孔;实验后的废液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取用药液后的试剂瓶要及时盖上瓶塞;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A、B、D 都是错误的,故应选C6.【答案】 C 【解析】蜡烛燃烧、 花生霉变和火药爆炸都有新物质生成, 都属于化学变化; 瓷碗破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7.【答案】 C 【解析】A.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 烧杯下面要垫上石棉网,可使烧杯均匀受热,故正确;B.洗净的试管要倒扣在试管架上,正确;C.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让固体在竖直的试管口处自由落下可能会打破试管底部,故错误;D.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进行扇闻,故正确8.【答案】 C 【解析】 A 中没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长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 故 A 错误;B 中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故 B 错误;D 中容易打破试管底部,故D 错误只有 C 正确第 11 页9.【答案】 B 【解析】量取液体应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故量取15.6 mL 蒸馏水所以要选20 mL 量筒10.【答案】 C 【解析】稀释浓硫酸要记住“ 酸入水 ” 11.【答案】 D 【解析】胶头滴管滴液时, 应垂直位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倾斜或伸入试管内;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处;应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不能用手拿;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故D正确12.【答案】 C 【解析】使用量筒时,为了减少误差应选择合适的量程量取液体13【答案】 A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玻璃容器都可作反应容器,如量筒就不能作反应容器14【答案】 A 【解析】B 中涉及蜡烛燃烧, C 中涉及燃烧,D 中涉及煅烧石灰石,均发生了化学变化A 中第 12 页“ 铁杵磨成针 ” 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 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15.【答案】( 1)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2)试管外壁有水滴(3)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解析】根据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试管破裂可能是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 也可能是在高温时突然冷却等引起的 如试管没有预热, 就直接加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 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再拿出水槽中的导管,这些都会导致水回流,试管破裂16. 【答案】橡胶胶帽 (或胶头)平放倒置17【答案】凹液面最低处【解析】使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正确读数的方法为: 量筒必须放平, 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如果仰视则读数偏低,如果俯视则读数偏高18.【答案】 C 【解析】 B 中集气瓶未盖玻璃片及进行振荡操作。
19.【答案】( 1)氧气(2)澄清石灰水变浑第 13 页浊【解析】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0【答案】(3)氧化铜与炭黑的混合物(4)稀硫酸(5)黑色物完全溶解, 溶液变蓝氧化铜 + 硫酸硫酸铜 +水(6)可以将铜片放在电炉上加热【解析】( 3)根据题目的信息做出不同的猜想:是氧化铜或炭黑或氧化铜与炭黑的混合物4)根据学过的知识:氧化铜与酸能反应生成硫酸铜(氯化铜)和水,硫酸或盐酸5)黑色物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说明只有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能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黑色物不溶解,溶液无变化,说明只有炭黑故答案为:黑色物溶解,溶液变蓝6)要使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是氧化铜,可以将铜片放在电炉上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