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下册春天来了教学设计.doc
6页第一课第一课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用轻柔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树妈妈》、《郊游》,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2.对比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用线条、律动展示《春之歌》的旋律走向,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大树妈妈》、《郊游》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学习用具:学习用具:CAI 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 聆听《春之歌》、表演《大树妈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培养爱妈妈的情感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通过聆听和表演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学习重点:学习重点: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并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正确演唱后切分节奏和修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春之歌》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第 30 首。
A 大调,2/4 拍,三段体《大树妈妈》是一首抒情柔美的儿童歌曲歌曲以 2/4 拍、六声官调式写成全曲有四个乐句,旋律多由二、三度音程构成,起伏流畅,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不断变换着与其配合,后八分休止符点缀其中,使旋律显得轻盈、亲切学习准备:学习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学习过程:学习过程:1、聆听《春之歌》1、播放《春之歌》钢琴曲,让学生随着音乐走进教室感受音乐的意境 2、欣赏春景图片,感受春天的美景,说一说春天的美丽何在? 3、学生用语言来形容春天的美丽 4、初听:欣赏钢琴曲《春之歌》 ,同时播放幻灯片——春天的图片 5、再听:感受钢琴曲的意境,用肢体动作表达音乐的语言 6、复听:提问: (1)乐曲在什么地方表现了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情景? (2)在什么地方表现了雪化冰融、流水潺潺的情景? 7、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二、表演《大树妈妈》(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他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呀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听,大树妈妈微笑着为小鸟唱起了摇篮曲,多么温柔、多么好听。
小鸟幸福的笑了二)、学唱新歌1.引导学生看歌曲插图提问:大树妈妈的枝叶可茂盛了,两只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为大树做过什么?2.律动练习(小鸟飞)3.按节奏读歌词4. 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5.请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6.分句模唱法解决难点7.完整跟师的琴唱歌唱,记忆歌词8.师反馈教学效果(强调休止符)9.引导学生处理歌曲大树妈妈轻柔的唱着歌,小鸟们睡着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唱这首歌呀?10.学生跟琴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三)、 分组创编,角色表演1) 学生分小组合作编排歌表演2)邀请各组上台表演(小组成果展示,评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创意奖3)全班表演4)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聆听《春风》、表演《郊游》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的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郊游》通过聆听、演唱,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春风》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旋律轻快活泼,充满着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全曲为 4/4 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表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光美景,使歌曲童趣盎然,充满生机,表达了儿童对春天的热爱。
《郊游》是一首台湾童谣2/4 拍,五声宫调式由带再现的三部曲式构成歌曲的旋律多以同音重复、动机重复的手法在一个八度之内形成,节奏紧凑,附点八分音符的出现,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动力学习准备:学习准备:磁带、录音机学习过程:学习过程:1、聆听《春风》1.完整欣赏齐唱、合唱《春风》,感受歌曲情绪,介绍日本民歌2.欣赏一组观赏樱花的图片,感受日本人民对春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边听边用“lu”模唱4.完整复听歌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跟着音乐模仿几个简单的日本动作5.听到合唱出现,举起双手随歌曲节奏挥动,表现歌词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二、表演《郊游》1.完整地聆听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达到轻松地学会歌曲 2.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