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元代山水.ppt
26页中国元代山水中国元代山水 元代在绘画方面接承唐宋,并有了明元代在绘画方面接承唐宋,并有了明显的转化显的转化这一时期的重大突破是文人画这一时期的重大突破是文人画开始以书法用笔开始以书法用笔山居图较多,多表现:山居图较多,多表现:“疏于人事疏于人事”的态度风格上强调水墨写的态度风格上强调水墨写意l元代山水的艺术水平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l元初以赵孟頫赵孟頫家族影响最大,其次是钱选钱选、、 高克恭高克恭、、 郑思肖郑思肖 、、龚开龚开等.之后是元四家, 即黄公望黄公望、、 王蒙王蒙、、 倪瓒倪瓒、、 吴镇吴镇,元代山水画在他们的绘画实践中演进.赵孟頫赵孟頫l赵孟頫赵孟頫,,1254年生,年生,1322年逝世,元代书画家、文学年逝世,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l他提出:他提出:画贵有古意画贵有古意l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于书法绘画成就尤高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于书法绘画成就尤高l山水取法董源、李成;山水取法董源、李成;l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l工墨竹、花鸟,工墨竹、花鸟, 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 以飞白法画石,以飞白法画石, 以书法用笔写竹。
以书法用笔写竹l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谓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能诗文,风格,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圆朱文”著称赵赵孟孟頫頫传传世世作作品品《《鹊华秋色图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红衣罗汉图》》《《秋郊饮马图秋郊饮马图》》《《幼舆邱壑图幼舆邱壑图》》《《江村渔乐图江村渔乐图》》《《鹊华秋色图鹊华秋色图》》 该画以 水墨为主,间用青绿色,作者通过对济南郊区的实地观察,画面中的州渚平川 草社茅屋,以及红树芦荻,成功地体现了深秋时节的气氛,既有写生的特征又有古意和笔墨情趣的创新,“风尚古俊,脱去凡境风尚古俊,脱去凡境”黄公望黄公望l黄公望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井西老人l黄公望所为山水画,继承董源、巨然,又受赵孟兆熏染,溶合对自然实景之感受,自成一家其特点在于:作浅绛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作水墨皴纹稀少,笔简意远,超逸有致论者以为“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年七旬时,在富春江畔“小洞天”所作《《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
l其画作逾百幅,现存者尚有《江山胜览图》、《皤溪渔隐图》、《芝兰室图》、《雨岩仙观图》、《天池石壁图》、《陡壑密林图》、《秋山幽寂图》、《浮岚暖翠图》、《九峰雪霁图》、《快雪时晴图》、《富春大岭图》、《仙山图》、《秋山无尽图》等著述有《大痴道人集》、《写山水诀》、《论画水山》等《《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l黄公望刻意打造境界,笔墨洗练苍润,生动地描绘了富春山美丽诱人的景色l其运笔用墨挥洒自如,长短皴擦交错刻画山石,湿润秃笔描绘沙滩,疏密有致黄黄公公望望 溪溪山山雨雨意意图图卷卷黄黄公公望望 《《 水水阁阁清清幽幽图图轴轴》》吴镇吴镇l吴镇吴镇 (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魏塘人l工词翰,草书学巩兴,擅画水墨山水,又长墨竹人物、杂卉随意点染亦能超尘出俗山水师董源、巨然,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l其山水画中常点缀渔夫垂钓者,每以彦波钓徒自居,借以表达遨游江湖不受世俗羁绊的士大夫生活和清高孤寂的理想境界.吴吴镇镇《《秋秋江江渔渔隐隐图图》》《《渔父图渔父图》》l虽然吴镇自题仿五代荆浩《渔父图》而作,但该画却体现了作者自己的风格特征l芦花寒雁图l吴镇l立轴 绢本 墨笔l北京故宫博物院藏l纵83.3厘米 横27.8厘米l 此图画远岫平溪、石滩丛树。
溪中芦苇丛生,扁舟一叶一人坐舟中抬头眺望,两只寒雁翱翔水面芦苇渔舟用细笔勾描,远树滩头随意点染,笔法灵活,水墨湿润,意境幽深画法与《渔父图》差不多,依然是用柔润的线条勾写,再加以披麻皴,罩一层淡水墨淡水墨略分浓淡,以区分山石的凹凸向背吴镇最为其明显特征是运用愈远愈高的构图手法l洞庭渔隐图l吴镇l立轴 纸本 墨笔l纵146.4厘米 横58.6厘米l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l 此图画松树坡石,平溪远岫,渔翁垂钓图中山峦先勾出轮廓,后用干笔皴擦,浓墨点苔松针用细笔勾画,圆浑不板,树干画的苍劲有力构图采取一河两岸的形式,疏密、远近相间,静中求动,是吴镇山水画的优秀之作倪瓒倪瓒l倪瓒倪瓒(1306—1374),字元镇,号云林, 原名珽,字元镇,又字玄瑛.l他的绘画体现了元画“高逸”的最高峰,而他的“逸笔草草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聊以写胸中逸气”,也最能道出元代绘画的精神l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文人画家有很大影响,享誉极高.l倪瓒画面的特点是:冰冰 清清 静静 洁洁l其代表作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 《容膝斋图》、《水竹居图》 、《虞山林壑图》、《江岸望山图》、《雨后空林图》、《幽涧寒松图》等。
l该画充分展现了他成熟时期的典型画风l画卷描绘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山水,以其独特的构图显露个人特色,即所谓的“三段式”l画面以上、中、下分为三段,上段为远景,三五座山峦平缓地展开;中段为中景,不着一笔,以虚为实,权作渺阔平静的湖面;下段为近景,l坡丘上数棵高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片空旷孤寂之境l倪瓒在前人所创“披麻皴”的基础上,再创“折带皴”,以此表现太湖一带的山石,如画远山坡石,用硬毫侧笔横擦,浓淡相错,颇有韵味其画中之树也用枯笔,结体有力,树头枝桠用雀爪之笔型点划,带有书法意味画的中右方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使全图浑然一体,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渔渔庄庄秋秋霁霁图图》》《《六君子图六君子图》》 倪瓒倪瓒 纸本水墨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收藏上海博物馆收藏 此画写江南秋色此画写江南秋色, 坡陀上有松、柏、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樟、楠、槐、榆六种树木, 就像倪瓒就像倪瓒本人一般孤傲、纯洁、正直本人一般孤傲、纯洁、正直 图后有黄公望题诗云:图后有黄公望题诗云:“远望云山远望云山隔秋水隔秋水, 近看古木拥陂陀近看古木拥陂陀, 居然相对六居然相对六君子君子, 正直特立无偏颇。
正直特立无偏颇此图因此此图因此得名得名《《六君子图六君子图》》 另外从倪瓒另外从倪瓒《《六君子图六君子图》》题语里有题语里有“大痴老师见之必大笑也大痴老师见之必大笑也”句,可知句,可知他可能向黄公望学过绘画他可能向黄公望学过绘画l《容膝斋图》 l纸本水墨 纵74.4厘米 横35.5厘米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画l中横势的山石,横势的用笔,加上横势的皴法,增添了疏阔旷远的气氛l画中横向的山石体块,将立轴画面分割成几个段落,然后以挺直的树干将画面连贯起来l这种构图关系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体现了云林独特的审美情趣王蒙王蒙l王蒙王蒙(约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一号香兴居士,曾居黄鹤山,故亦自号黄鹤山樵,晚年常出入寺观,又自署香光居士吴兴人,赵孟頫外孙曾做过"理间"官职,系清闲小官,因"遇乱",归隐黄鹤山(今浙江省余杭县东北),入明后,下山出仕,"洪武初,为泰安州知州"不久因胡惟庸案株连入狱,洪武十八年九月死于狱中,享年80余年善绘画,画从赵孟頫风韵中来,而以王维、董源、巨然为宗,画风雄伟沉厚画风雄伟沉厚.《《秋秋山山草草堂堂图图》》 《《春春山山读读书书图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