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639624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8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英文标题】The Yalta System's Impact on the Postwar Intemational Relations 【作 者】徐蓝 【作者简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北京 100089徐蓝,女,1947年生,北京市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 【内容提要】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要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所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不仅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而且成为冷战爆发的地缘政治基础但是雅尔塔体系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也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现实,它将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推动了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与发展 【摘 要 题】当代史研究 【英文摘要】The Yalta System,set up by the Big Three-Roosevelt,Churchill and stalin,was characteristic of power politics,and it laid a geopoli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ld war.On the other hand,the Yalta System was the result of the anti-fascist war and mirrored the feature of the postwar world.It brought the principle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into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ropelled society forward. 【关 键 词】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和平与发展/多极化趋势Yalta system/The cold war/Bipolar pattern/Peace and development/Multilateral evolution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要领导人所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对战后的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这些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以就教于读者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一跃成为雄踞资本主义世界之首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大国在经济上,它是惟一因战争而大发其财的国家,当战争结束时,它的黄金储备已达200亿美元,几乎占世界总量330亿美元的2/3;美国生产的各种产品占世界总量的1/3;它的船舶总吨位占世界的一半在军事上,在欧战结束时,美国的武装部队人数高达1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它的陆军仅次于苏联,海军已在全球居于远超英国皇家海军的至高地位制空权则更为优越,可以向世界各地快速输送兵员到1946年,美国军队已经在遍布世界的56个国家驻扎,到1947年,它已在海外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它还在战后初期垄断着原子武器在政治上,美国已把整个西欧置于它的保护与控制之下,一度不可一世的日本也成了它的手下败将于是,美国渴望领导世界的欲望难以按捺早在二战后期,罗斯福总统就表明了这种思想,在他准备于1945年4月13日杰斐逊日的讲演稿中,罗斯福写道:“强大的力量要承担重大的责任……我们作为美国人并不打算拒绝接受我们的责任[1](p.522)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以经受严峻考验而令盟国刮目相看的苏联,虽然在经济上逊于美国,但军事、政治亦十分强大。

      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它收复了战争中的失地,还兼并了一些其他国家的领土,从而改善了西部的战略环境;它进一步使整个东欧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与西方相对而立;再加上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于是,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就从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并支配世界的时代逐渐过渡到美苏对峙的时代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通过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会议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所确立的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打败德、日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与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公式”,即“大国一致原则”,以美苏中英法五大国为核心,以联合国为主导,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持世界和平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背景和内容来看,该体系同样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是美英苏三大国出于对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和对战后世界安排的长远打算,在进行了长期的讨价还价之后相互妥协的产物当它们对东欧、巴尔干、中国以及远东其他地区进行安排的时候,既不与当事国协商,也不考虑当事国的利益例如,在雅尔塔会议上讨论苏波边界问题时这一点表现的十分明显,莫洛托夫在回忆中对此有生动的描写:“我们坚持(斯大林提出,我支持)要有一个独立的,不敌视我们的波兰与我们接壤就边界问题谈判时,过去也曾争论过‘寇松线’和‘里宾特洛甫—莫洛托夫线’问题斯大林说:‘随便叫什么都成!但我们的边界走向只能这样!’丘吉尔反驳道:‘但是,利沃夫历来不是俄国城市!’‘可华沙曾经是’斯大林平静地答道注:《莫洛托夫秘谈录——与莫洛托夫140次谈话(菲·丘耶夫日记摘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该书在第68~69页莫洛托夫回忆在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关于寇松线的话有误实际上这些话是在雅尔塔会议上说的参见《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81~182页)在巴尔干问题上,丘吉尔和斯大林只用半张纸上的百分比协议就决定了罗马尼亚、希腊、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命运,以致连丘吉尔本人当时都担心这种做法会受到指责而想把这张纸条烧毁(注: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六卷上部,第二分册,第336~339页,关于这次谈判的生动记述。

      这张纸条上写明:在罗马尼亚俄国势力占90%,在希腊英国(与美国一致)势力占90%,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双方各占50%,在保加利亚俄国势力占75%在对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上,斯大林和罗斯福、丘吉尔之间更没有什么共同打击法西斯的正义,只有政治交易早在德黑兰会议期间,斯大林就提出了在远东拥有不冻港的要求,并明确提到了大连和旅顺口对此罗斯福和丘吉尔并未表示异议,而且丘吉尔还大谈世界的命运必须集中掌握在强大国家的手中,而“我们三国正是这样的国家”斯大林则暗示当苏联积极参加远东的军事行动以后,将提出更多的具体要求(注:参见沈志华提供的档案资料,[NT5H]SD07887,三国政府首脑在1943年11月30日午餐时的会谈;[NT5H]SD09473,1945年2月8日15时30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和美国总统会谈记录在雅尔塔,斯大林直截了当地要求恢复在日俄战争中俄国失去的在中国和远东的领地和特权,并且对罗斯福强调,重要的是有一项由总统、丘吉尔和他本人签署的文件,上面写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目的;而罗斯福则几乎不假思索就基本同意了斯大林的要求,并很快和丘吉尔一起与斯大林背着他们的中国盟国达成了秘密的书面协议,罗斯福还答应采取措施让蒋介石同意这一协议(注:参见沈志华提供的档案资料,[NT5H]SD07887,三国政府首脑在1943年11月30日午餐时的会谈;[NT5H]SD09473,1945年2月8日15时30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和美国总统会谈记录。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雅尔塔体系所带有的这种强权政治的烙印,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有共同之处的它极大地伤害了当事国的民族感情,埋下了以后不和的种子 但是,作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和平安排,雅尔塔体系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它带给我们这个世界的最直接最有影响的后果,却是美、苏对峙下的冷战它持续了四十多年,构成了二战后近半个世纪中的国际关系的主旋律二战结束前,确信美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罗斯福对战后世界的考虑,是以美国为首的“四警察”思想,即希望把美英苏中的战时同盟关系发展为战后由美国领导的大国合作关系,以维持世界和平这在1942年1月1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就表现得很明显,第一步是先由美、英、苏、中四国签署,第二天再交由其他22个国家签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罗斯福并不主张划分势力范围然而在雅尔塔会议前和会议期间,正是苏联的军事地位和政治威望处于反法西斯战争以来的顶峰期,使苏联成为惟一一个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而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联成一片的前景也已十分明显因此罗斯福在设计战后的世界蓝图时,就决不能无视这一他并不愿意看到的严酷事实由于他把战后的美苏合作看成是落实战后世界安排的关键,于是他愿意作出一些让步,当然主要是以其他国家的利益作交易,以换取苏联的合作。

      苏联要求的最关键部分就是要在它的周边地区,特别是在东欧建立它的“安全带”,也就是要明确地划分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最后达成的妥协就是战争即将结束时美苏的实际军事控制线:在西方,它从卢卑克到的里亚斯特;在南方,到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东北地区;在东方,从南库页岛、千岛群岛到朝鲜的38°线,直到中国的旅大港这样,双方也就在实际上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1](p.514-515)这种形势恰恰就是以后美苏形成的两极格局的地缘政治基础由于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对外政策本来就有很大差异,因此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美苏面临的共同敌人消失,大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之时,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与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便针锋相对,迎头相撞战后的美国,挟其世界头号强国的实力地位,以及在经济上向全球扩张的需要,其“领导世界”的意识大为膨胀,要求在世界事务中独占鳌头杜鲁门总统声称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为此,美国不仅在战争结束前及战后迅速填补了战败国德意日留下的“权力真空”,尽力在西欧、中南欧、日本、中国等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还通过联合国以确保美国在大国合作控制世界中的主导作用另外,为了恢复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结束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国际货币关系的混乱状态,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以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经过美、英等有关国家的艰苦谈判之后,终于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从而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两个机构均实行“双挂钩一固定”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为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并按资金的份额决定各国投票权的大小,实际为股份最多的美国所操纵,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美国推行其对外政策的工具接着,为了改变战前各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造成的国际贸易的无序状况,形成开放的贸易自由化环境,在美英等国的主导下缔结了“关贸总协定”(注: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与“关贸总协定”共存一年,1996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全球经济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不再存在),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相对稳定的自由化发展;当然,由于美国是当时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而在其中占有特殊地位不仅如此,美国还把苏联看成它实现世界霸权,确保建立以自由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全球体系的最大障碍,因此认为对苏联实行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2](p.94)战后的苏联则最为关心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

      鉴于苏联历史上遭受的几次大规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