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SWOT模型分析与战略选择.docx
10页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SWOT模型分析与战略选择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SWOT模型分析与战略选择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 SWOT模型分析与战略选择李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是宁夏特色经济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 分发挥其优势和潜力,促进宁夏葡萄产业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 SWOT 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方 面进行分析,结合本地区情况提出了五点建议.关键词:SWOT葡萄产业;宁夏1.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SWOT分析1. 1内部优势1.1.1 自然条件优势(1)地理优势: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北纬37. 43一39.23,东经105. 45一106. 47)被公认为是世界最适合葡萄栽培及酿酒葡萄的地区(北纬3O. 一 45.)之一,有中国的”波尔多”之美称,该地区海拔1100—1300米,地理条件十分优越.(2)气候优势:宁夏贺兰山东麓位于中温带干旱半干旱 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8.8?,年降水量仅 193.4 毫米,但该区 主要依靠黄河水源灌溉,可以自由调节水资源,及时满足葡 萄生长用水.同时,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大量地下水 可以开采利用.年日照时间长达 3000 个小时,葡萄光合积 累量约为沿海地区的 1.5—2 倍以上,在葡萄生长季节(4 月10月)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3300?左右.由于宁夏早晚温差大,夜间温度低,积温有效性强,非常适合葡萄的种植 与培育.尤其是葡萄转色期间(8 月初一 8 月下旬),昼夜温 差在lO?— l5?之间,有利于葡萄的糖分,色素物质充分积 累,同时降水量少,水热系数 K 值(降水与积温的比值)为 0. 58—0.83,远优于葡萄最适生态区指标,而葡萄成熟期间(8 月下旬一 9 月下旬)温度不高,则有利于葡萄果实的充分成 熟,起到平衡糖酸,酚类物质的作用,使葡萄爽口解渴,甜中 带酸.(3)土地优势:该地区为贺兰山东麓冲积扇与黄河冲积 平原之间的宽阔地带,土地总面积 2410.7 平方公里,可利用 面积 150 万亩.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地区土壤多为淡灰钙土, 土层厚3O 一 100cm,有机物含量0.3一0.9,非常适合葡萄 的种植,开发条件十分便利.1.1.2 区位优势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距离银川市区 3O 一 40 公里,与新 疆,甘肃河西走廊等优质葡萄产区相比能够快速进入内地市 场,运距短,成本低,交通便利,贺兰山东麓地区有 110 国道 与包兰铁路平行排列,石营公路纵贯其中,109 国道贯穿南 北地区,东西方向有多条干道相连,可通银古,石中高速公 24 经济理论研究路,有较强的区位优势,1.1.3 政策优势 近几年,林业生态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 府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特别是国家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 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给自治区林业发展创造良好 的外部环境.自治区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2003 年制定并组织实施 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2004 年出台了 《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优惠政策,加快 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同时,在自治 区政府的倡导下,宁夏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葡萄产业协会 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了行业协会在葡萄发展过程中的专 业优势,发挥了市场和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行业协 会通过交流信息,推广经验和促进协作,缓解了农户的市场 风险,促进了宁夏葡萄优势产业的发展,增强了产业竞争力.1.1.4 劳动力成本优势 葡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宁夏低廉的劳务价格促 进了葡萄产业的价格优势.2005 年宁夏农村剩余劳动力 8O 余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人员有 lO 余万人,并且当前的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剩余劳动 力进一步增加.宁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 少,因此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价格低廉,葡萄产业的劳动力成 本远远低于国内其他地区,更低于国外.1.2 内部劣势1.2.1 投入资金匮乏 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基地所投入的资金难以承受葡萄 产业大力发展的资金需求,基地的建设主要靠原国有农场, 大型公司和大型企业的投入.据了解,当地葡萄企业的资金 都较为紧张,所以很难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葡萄产业基地. 目前,宁夏葡萄种植面积已有 22 万亩,但规模达到上万亩的 只有御马,广夏,张裕,芦花台枸杞所和科冕这 5家公司,占 总面积的33,种植面积上千亩的占总面积的 13,而绝大 部分基地是由农户分散种植,其面积占总面积的 54.由 于种植布局分散,规模小,投入资金少,使得宁夏葡萄批量供 应能力较低,严重制约了葡萄产业的优质升级.1.2.2 产品良果率低宁夏从 1983 年才开始大规模种植葡萄,其标准化生产 与无公害葡萄生产刚刚起步,生产者大多不熟悉有关行业标 准与质量指标,甚至有少许生产者仍然使用国家禁用的高 毒,高残留农药,从而影响了宁夏葡萄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 争力,优质果率偏低.1.2.3 品牌效应差 虽然宁夏葡萄产业近几年在迅速的发展,但宁夏葡萄品 牌效应还没有被充分的发掘出来,”贺兰山”,”西夏王”等宁 夏知名品牌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仅限于地区王牌的水平 上,国内外市场份额低,缺乏跨省知名度.2007 年宁夏葡萄 基地约有 22 万亩(酿酒葡萄 13 万亩,鲜食葡萄 9 万亩),产 量8 万吨,产值 5 亿元,仅占全国的 2,所占市场份额太小, 销路渠道狭窄,尤其是宁夏葡萄酒还没有走出家门,品牌效 应得不到充分的发挥.1.3 外部机遇1.3.1 经验技术带来的机遇宁夏酿酒葡萄产业经历了 20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些经验和技术.贺兰山东麓是我国继烟台,昌黎之后的第 三个获得葡萄酒原产品保护的产地,主要的经验技术有以下 几点:栽培抗寒砧木嫁接苗技术,”沟栽法”建园技术,”深, 改,肥”技术措施技术.这些技术有利的发挥了宁夏贺兰山 东麓优质葡萄产业基地的特色优势,有效克服冻害这一”大 敌”,从而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1.3.2 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中央采取了很多优惠政策推进宁 夏发展,为了提高宁夏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对经济,社 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通过各 类科技计划对宁夏支持近1.5亿元,大大加快了贺兰山东麓 葡萄产业的长足发展.1.4 威胁1.4.1”绿色壁垒”带来的威胁我国加入 WTO 以后,宁夏葡萄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 战.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的垄断优势对进口的葡萄 产品质量控制标准越来越苛刻,这一绿色壁垒极大的限制了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出口,这就要求宁夏贺兰山东麓 所有葡萄种植生产基地必须加大无公害控制,提高产品质 量,从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1.4.2 国际品牌的入侵 世界葡萄市场总体上表现为供大于求,因此对我国葡萄 产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例如,许多传统葡萄酒生产国家将 市场目标转向了中国,以其品牌,技术,营销等优势同我国产 品进行直接竞争,这对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宁夏贺兰山东 麓的新兴葡萄产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1.4.3 国内体制制约葡萄酒业的发展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葡萄酿酒原料与葡萄酒生 产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葡萄酒企业各行其是,管理秩序较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混乱.而国外葡萄酒工业是与农业结为一体的,统一归农业 部门管理.所以,如果现在仍沿用原来的体制,那么必将对 国内葡萄酒行业的整体发展构成威胁.2.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战略选择2.1 延长葡萄产业链,进行产业深加工 对葡萄进行深加工,既能增加销售量,又能降低葡萄积 压导致价格降低的风险,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如图一所示, 在未对葡萄进行深加工时宁夏葡萄的需求曲线是AD.,进行 精深加工后,葡萄需求增加,曲线右移到AD,在供给不变的 情况下,销售量增加(从Q.增加到Q),价格上升(从P.提 高到P),总收益增加(P.OQ.A•增加到POQA).据专家 指出,我国居民对果汁和果汁饮料的人均年消费量还不到1 公斤,而世界人均消费量已达7公斤.这表明,我国的葡萄 饮料,葡萄酒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大力发展葡萄产业龙头 企业,走”公司+农户”的道路,既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又可加快葡萄 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PP0Q0Ql图一葡萄供给与需求演变图注:AD.是原先的需求曲线,AS是原先的供给曲线,P., Q.分别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因为需求量增加,所以需 求曲线从AD.向右上方平移到AD相应的均衡产量和价格 就成为P,Q,可见,价格和销售量都在上升,所以总收益 上升.2. 2种植大棚和温室葡萄,抢占商机 据笔者调查,温室,大棚的葡萄的成熟季节可以提前到 五月上旬,比露天葡萄提前大约两个多月左右,此时由于供 给量少,因而价格比较高.最早进入市场的葡萄可达到20 元/公斤.虽然,大棚的建造需要大量的经费,但是相比较而 言,效益还是显着的.通过调查统计,大棚的建造费用成本 (包括化肥,农药,灌溉水费等等)大约在 7000—8000元/亩, 平均产量在3000 斤/亩,平均价格在 4元/斤,一亩大棚的纯 收入大约在 4000—5000 元之间.况且,在大棚,温室中,葡 萄的产量稳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病虫害明显少于露 天种植.而露天种植费用成本(包括化肥,农药,灌溉水费等 等)大约在 1000—1200 元/亩,平均产量在 3000斤/亩,平均 价格在1 元/斤左右,一亩露天的纯收入大约在在 1800— 2000 元之间.与大棚相比,露天受自然影响比较大,产量很 经济理论研究 25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不稳定,可见,如果提高科技含量,及早抢占市场,能够取得 较高的收益.2.3 培育世界名牌 宁夏葡萄产业不仅要利用好独特的自然环境,还要充分 挖掘加工企业独有的文化底蕴.宁夏是中华远古文明的发 祥地之一,元代诗人马祖常着有”葡萄怜美酒,苜蓿趁田居” 的诗句,证实了葡萄酒品牌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因此要全 力打造经典文化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从而培育出世界级的 葡萄及葡萄酒品牌.2.4 加快标准化生产 宁夏葡萄产业应采用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包装,储 运,销售,树立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观念和品牌意识,实施 全过程监管,全方位监控,不断与国际市场接轨.同时,建立 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测标准,实行质量安全认证制度,采取有 效措施,开展对优质绿色,无公害葡萄产品的认证与产品质 量管理工作,帮助做好出 VI 基地认证和原产地标记保护工 作,推动更多的葡萄产品获得国外质量许可证.2.5 大力推广优良品种 根据市场需要,结合宁夏气候特点,以科技为动力,充分 利用现有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葡 萄品质.要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不断扩大产品出口.同时,为葡萄酒行业提供大量的优质的 葡萄品种,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参考文献:[1] 赵世华•崛起中的贺兰山东麓葡萄及葡萄酒产区[J].中 国林业产业,2006,(11).[2] 李玉鼎.宁夏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与回顾[J].宁夏农林科技,2006,(3).[3] 李玉鼎.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建园的基本经验及成 陵园改造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6,(2).作者简介: 李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公共管 理,林业经济.)” -tlg】卜(】卜(】】(】】(2D.-O-1~】H】(】(】01】H】(】卜,)..【】 (】(】,)1】卜((上接第 10 页)49.150,后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