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棉花高效节水农技推广项目发展规划.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052213
  • 上传时间:2017-08-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7.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11 年某某县棉花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发展规划一、棉花市场供需和发展趋势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棉花产量大幅增加,消费缺口长期存在随着棉花市场价格的高位运行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扎实落实,棉花生产效益将稳步提高,将极大调动农民种棉积极性同时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和全球气候的原因,全世界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棉花需求也将增大我县植棉历史悠久,土壤、气候适宜种棉,年棉种植面积稳定在 85 万亩以上植棉比价效应高,棉花销售顺畅目前我县棉花平均单产在 95 公斤左右,单产起伏不定几年来,虽然棉花产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如农艺技术与科技培训不同步,系统运行管理与农艺技术不协调, “三支队伍”管理技能不够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县滴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立此项目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提升我县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单产、增加农民收入与棉花高产创建水平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符合某某县的实际要求某某县现有耕地 140 万亩,棉花播种面积 85 万亩以上,棉花播种面积站全县农耕地面积的 60.7%左右,年产棉花 8 万余吨,是棉花生产大县,也是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县。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并配套以地膜覆盖、平衡施肥、全程化控、节水简化栽培相结合增产技术,棉花生产迅速发展,产量、效益明显提高但该县目前人存在标准的技术应用,2棉田生产条件还较差,配套技术还不太规范,影响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在某某县实施棉花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是落实国家、农业部的政策和指示,加快优质棉花生产发展的迫切要求,项目建设势在必行二)符合产业政策及地方规划国家、自治区、地区一直把发展棉花高效节水问题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出台了多项扶持棉花高效节水生产惠农政策,积极调动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我县是阿克苏地区棉花高产去,年棉种植棉花在 85 万亩以上,一直以来,某某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棉花产业发展,把发展优质商品棉作为我县重点建设的四大基地纳入国民经济发展中,着力打造优质商品棉基地县,按照“巩固棉花 优势地位,建设优质商品棉基地” 原则,坚持把棉花种植作为农民增收的基础,巩固“中国长绒棉之乡” 的优势地位,不断优化品种布局,以提高单产、提高效益为突破口此项目完全符合《某某县国民经济“十二五 ”发展纲要》及《某某县农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目前国家对农业专项资 金投资主要用于发展棉花生产,推广棉花先进技术,对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关系农业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

      三)符合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要求农业是某某县的经济命脉,各级各部门始终把农业主要地位,棉花又是某某县的第一大经济作曲但由于传统的植棉成本高,效益低和水资源的缺乏等原因,导致农民种棉积极性降低近几年来,某某县加快了棉花高效节水的建设和推广随着我过棉花优质优价政策和国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落实,某某县农民种植优质棉花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因此发展棉花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四)项目生产规模与市场定位分析预测2011 年某某县棉花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为 3 万亩,主要进行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示范、病虫害药剂筛选试验示范和土壤有机质提升及配套技3术的展示、示范,服务范围为全县及省内外以上品种的高产性,会给农民带来增产现在推广的新品种比常规品种增产 15%,增产籽棉 35.7 公斤,按籽棉每公斤 8.5 计算,每亩增收 303.45 元二是新品种的抗虫、抗病性强,农民省工、省药,亩节省防治病虫害的成本 50 元三是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农业技术人员复位到位搞好农业技术培训,到田间指导,把配套的栽培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棉花滴灌栽培技术,亩可省肥 20%,有效的提高了产量,达到了增产、省工、节水、省肥、安全、环保的效果,收效显著。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政府政策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棉花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优惠、保护和减免措施,特别是棉花良种补贴、滴灌建设补贴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二)某某县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某某县曾荣获自治区级“最佳卫生县城” 、“精神文明先进县”和国家级“ 科技兴县先进县” 等荣誉称号同时,也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中国长绒棉之乡、新疆最大的西瓜甜瓜生产基地1、地理位置2、光热资源3、水资源三)项目建设单位软硬件过硬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承担单位某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位于某某县某某镇团结西路7 号,是农业局下属的一个集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推广为一体的公益性全额事业单位站现有办公楼 2 栋,家属楼 1 栋,试验基地 1 个,试验实习基地 1 个下设植物保护组、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组、土壤肥料工作组、行政办公室、经营部,负责全县农业4技术推广、培训、植物保护、土肥养分监测管理等工作站在五乡三镇设立乡级农科站 8 个,肩负着乡级农技推广和培训等工作2、已具备的条件(技术、设备、人员、财务状况)(1)我县的科技兴县(新、阿)战略为项目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县把抓科技项目作为科技兴阿(新、县)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实施,在科技上的投入也逐年增大,为项目实施提供良好地软、硬条件。

      棉花节水技术成为今后我县棉花生产推广应用的必然趋势,节水的方式、种类也日趋增多(如膜下滴灌、畦灌、地埋式渗灌),为本项目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可操作条件,同时“十五” 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和“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在我县顺利实施,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一些专家为我县农业发展提供大量智力支持,这为项目顺利实现成为可能2)具有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已建立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和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服务涵盖全县 118 个村下设植物保护组、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组、土壤肥料工作组、行政办公室、经营部,负责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植物保护、土肥监测管理等工作站在五乡三镇设立乡级农科站 8 个,肩负着乡级农技推广和培训工作已初步建立植物病虫害监测室、植物虫害标本室、土壤肥料分析室、植物生理室、植物标本室,拥有各类大中型农业实验研究仪器、设备 30 余台,小型仪器设备 200 余台,年开展土壤、肥料、植物病害、种子等分析测试,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60 万亩以上,病虫害预测预报面积 80 万亩以上3)项目承担单位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为依托,为项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某某县农技推广站是负责种植业技术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大田技术指导和服务的农业事业机构。

      具有较为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具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能力站现有人员 96 人, 专业技术人员 90 人,其中副高级农艺师 1 人,农艺师 38 人,助理农艺师 51 人其中,现有在职职工 35 人,其中男517 名,女 18 名;汉族 17 名,维吾尔族 16 名,回族 2 名;大学本科生 11 名;农艺师 12 名,有党员 17 名已建设成为技术势力雄厚,软硬件设备齐全,技术队伍素质较高的农业科技部门在长期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科技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项目承担单位作为某某县农业生产指导部门具有丰富大田生产指导与试验经验,实践技能强,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项目承担单位不仅长期开展棉花生育动态监测工作、电视农事顾问栏目、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科技人员按受继续教育率达到了 90%左右4)财务管理机制健全,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管理财务核算,专人管理、专户运行,严禁挤占挪用项目资金财务状况较好,无不良记录,无外债、呆债四、项目建设内容(一)研究和充实完善棉花滴灌配套农艺技术规程以棉花高产创建为契机和平台,在试验、示范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滴灌条件下的棉花配套农艺技术,对原有技术要点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于本县棉花种植品种、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栽培技术规程。

      探索和总结滴灌条件下棉花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途径,确保棉花滴灌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二)通过棉花病虫害药剂试验示范,研究棉花滴灌条件下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措施三)通过该项目,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前提,以推动农民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为目标,通过试验示范,探索土壤有机质提升新方法、新模式;通过培训与指导服务,引导农民推广应用已确定的培肥地力技术模式,不断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四)广泛开展培训工作采取分级培训方式,对各级农技人员、棉农及“三支 队伍” 进 行层层培训根据 实际情况在棉花滴水滴肥6的关键时期,采用集中或现场培训的方式,对业务骨干进行强化培训五)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把滴灌技术条件下的棉花生育动态监测、棉花病虫害监测预报等进一步完善,为棉花科学诊断和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六)探索棉花节水滴灌工程系统与农艺技术相协调的方法和措施,实现棉花节水滴灌工程的增产示范效果,切实达到提高棉花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并发挥示范带动全县今后的节水灌溉农业发展,提高乡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七)棉花平均单产提高 15%以上五、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一)滴灌技术的普及和标准化滴灌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应用。

      二)实现农艺技术措施与系统运行管理的相互协调(三)加强滴灌技术服务队伍的知识更新培训与管理四)逐步形成和完善某某县滴灌棉花长相长势和病虫害诊断体系(五)通过试验示范,探索土壤有机质提升新方法、新模式;引导农民推广应用已确定的培肥地力技术模式,不断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六、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 50 万元其中高产示范区建设 19.3 万元,棉花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6 万元,棉花病虫害药剂试验示范 3.5 万元,病虫害统防统治 4 万元,技术培训 7.2 万元,棉花综合技术推广 10万元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示范区平均亩产皮棉达 180 公斤,折合籽棉428.6 公斤,比非项目区每亩增产 15 公斤,亩均产量增收 303.457元,直接增效 45.52 万元仅此一项,投资利润率达 235%二)社会效益1、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生产条件、完善棉花滴灌技术规程等,大大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2、使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普遍提高,科技致富能力显著增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3、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提高,滴灌面积不断扩大,我县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开始缓解同时解放多余的劳动力。

      因膜下滴灌技术适应性较强,以这项技术为龙头还有效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滴灌带的收购、加工、销售等在我县迅速发展起来4、项目建成后,高产示范区施肥更加科学、合理,是耕地质量避免进一步恶化,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得到推广普及,对改善棉田局部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八、保障措施(一)项目组织1、此项目由某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承担,并组织实施项目,建立健全项目责任体系专门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邢海业同志任组长,工作人员从农技站抽调,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送审报批、协调、初验等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领导小组,对各项进展、质量、验收定时进行检查、督导2、项目县实施单位农业技术推广站在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县农业局、地区农业局、自治区专家组的指导下,按项目建设要求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实施、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宣传培训、工作督查和资金使用监管二)项目建设方案本项目实施一年2012 年年初开始,当年年底结束项目实施地点:我县五乡两镇三场8项目建设计划:本项目建设棉花高产示范区 2 个,建设面积为 1500 亩,以点示范,辐射带动全县棉花综合生产配套集成技术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