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会计学总论课件.ppt
37页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学基础》课程组《会计学基础》课程组 《基础会计学课件》《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课件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会计学》课程组《基础会计学》课程组 课程介绍课程介绍《基础会计学》是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基础会计学》是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我院精品课程该课程主要阐述础必修课,是我院精品课程该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重点放在帮助初学者掌握好点放在帮助初学者掌握好““三基三基””,为其后学,为其后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后续专业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后续专业课奠定坚实基础课奠定坚实基础 《《会会计计学学基基础础》》目目录录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第四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第五章账户分类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七章会计账簿第八章财产清查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第十章会计报表 第一章 总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v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 (一)会计的产生 v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萌芽::““刻木记数”、“结绳记事、“垒石计数” 在我国西周时代,就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 和规定会计报表的编报制度。
日常零星核算 称之为“计”,对一定时期经济情况的总合考核称之为“会”)( (二)会计的发展二)会计的发展§ 1949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出版了《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理论的阐述这本书的问世,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854年,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协会在英国的苏格兰成立世界会计史学家认为,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会计新领域的形成,被认为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 二、会计的职能二、会计的职能 v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的功能 v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职能核算职能 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核算职能v提供会计信息提供会计信息 报告报告 输出输出确认确认输入输入记录记录 计量计量特点特点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既反映过去,又反映未来既反映过去,又反映未来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转换转换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职能特点特点货 币 监 督货 币 监 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没有会计监督,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会计监督, 会计反映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反映, 会计反映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反映,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会计的派生职能会计的派生职能:会计职能不是一成不变除会计职能不是一成不变除所将的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所将的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三、会计的对象三、会计的对象 v会计的一般对象:会计的一般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v会计的具体对象:会计的具体对象:以制造企业为例,制以制造企业为例,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的程序可分为资金投造企业的资金运动的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基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四、、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包括五层含义1.体现了会计本质:一种管理活动2.体现了会计对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资金活动)3.体现了会计的基本特点: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4.体现了会计的职能:核算和监督5.体现了会计的目标: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会计主体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会计主体1、定义: 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2、要点: (1)实质上是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3)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持续经营1、定义: 持续经营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而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2、要点:l持续经营概念是许多常见的会计处理的基础,其界定了一个会计主体的时间范围l持续经营概念并不排除企业破产的可能性 会计分期会计分期1、、定义定义:: 又称为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长短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告。
2、、要点要点:: (1)利于确定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 (2)我国会计期间按公历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划分货币计量货币计量1、、定义定义:: 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2、、要点:要点: (1)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内容为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一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表必须采用人民币; (2)要求币值稳定第三节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l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是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制约下,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l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共有十三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分为三大类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分为三大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修正性原则修正性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l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l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l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l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l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l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n定义:n 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n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对会计工作的要求:n 1.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n 2.会计工作应当正确适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会计工作应当正确适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实际情况;企业实际情况;n 3.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接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接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1、定义: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需要用者进行决策的需要2、对会计工作的需要: ((1 1)会计工作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会计工作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应考虑各方面的要求,能够满足各信息过程中,应考虑各方面的要求,能够满足各方面决策的要求;方面决策的要求; ((2 2)对特定用途的信息,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加)对特定用途的信息,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加以提供,不一定通过财务报告来提供。
以提供,不一定通过财务报告来提供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1、定义 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一致,相互可比会计指标应当一致,相互可比2、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1 1)不同会计主体同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应)不同会计主体同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应相互可比;相互可比; ((2 2)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选择会)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选择会计政策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1、定义: 同一企业同一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更改不得随意更改2、对会计工作的需要: ((1 1)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 ((2 2)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为了满足信息有用)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为了满足信息有用性要求,企业可变更会计政策;性要求,企业可变更会计政策; ((3 3)企业必须对变更的会计政策恰当处理和披露企业必须对变更的会计政策恰当处理和披露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1、定义: 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2、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1 1)及时收集会计数据并取得有关凭证;)及时收集会计数据并取得有关凭证; ((2 2)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编制财务报告;)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编制财务报告; ((3 3)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及时传递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1、定义、定义 一切会计资料、情报都要全面、一切会计资料、情报都要全面、 简明、清简明、清楚地加以表达楚地加以表达2、要求:、要求:((1)运用会计专业方法加工、整理会计信息运用会计专业方法加工、整理会计信息2)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数量关系清晰、明)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数量关系清晰、明确,会计术语通俗易懂确,会计术语通俗易懂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n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n配比原则配比原则配比原则配比原则n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n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权责发生制原则 1、定义、定义n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2、特点、特点 ((1)权责发生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的会计)权责发生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的会计确认确认 基础;基础; ((2)强调经营成果的计算,适用于企业;)强调经营成果的计算,适用于企业; 配比原则1、定义、定义 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2、特点、特点 ((1)收入与成本、费用相互为因果关系;)收入与成本、费用相互为因果关系; ((2)收入与成本、费用在时间具有一致性收入与成本、费用在时间具有一致性 3、要求、要求 ((1)时间上配比)时间上配比 ((2)对象上配比)对象上配比历史成本原则1、定义 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2、特点 ((1 1)历史成本原则是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可以防止)历史成本原则是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企业随意更改; ((2 2)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与有关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的会计制度与有关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1、定义 凡为取得本期收益后发生的支出,为收益性支出;凡为取得本期收益后发生的支出,为收益性支出;凡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凡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项资产支出,为资本性支出生的各项资产支出,为资本性支出2、特点特点 ((1)以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为划分标准;)以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为划分标准; ((2)划分目的在于正确确定企业当期损益;)划分目的在于正确确定企业当期损益; ((3)收益性支出列入利润表,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列入利润表,资本性支出 列列 入资产负债表入资产负债表修正性原则修正性原则n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n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n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1、定义 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2、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 1 1)重要性判断标准取决于对信息使用者作出的)重要性判断标准取决于对信息使用者作出的决策的影响程度;决策的影响程度; ((2 2)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的披露; ((3 3)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前)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n1、定义: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即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即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2、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1 1)会计核算是按其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财务事实,)会计核算是按其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财务事实,而不是按其法律形式;而不是按其法律形式; (2)(2)融资租赁的确认,长期股票的成本法与权益法体融资租赁的确认,长期股票的成本法与权益法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现了实质重于形式; ((3 3)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原则1、定义 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受、少计负债或费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受、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2、特点 ((1 1)选择会计方法时,采用利润最小的方法;)选择会计方法时,采用利润最小的方法; ((2 2)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方法有计提坏账准备、)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方法有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后进先进法,加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后进先进法,加速折旧等速折旧等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图示如下)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图示如下) 实现会计目标实现会计目标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核算的方法这些方法相互配合运用的程序是:这些方法相互配合运用的程序是:1.1.经济业务发生后,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经济业务发生后,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2.2.按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并运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会计账簿中进行登记;按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并运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会计账簿中进行登记;3.3.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进行成本计算;4.4.对账簿记录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账实相符;对账簿记录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账实相符;5.5.期末,根据账簿记录资料和其他资料,时行必要的加工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期末,根据账簿记录资料和其他资料,时行必要的加工计算,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