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ppt
8页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 七段的划分方法 上古期 先秦两汉 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 先秦第二段 秦汉中古期 魏晋至明中叶 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 魏晋至唐中叶 天宝末 第四段 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 元初至明中叶 正德末 近古期 明中叶至 五四 运动 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 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 1840 第七段 鸦片战争至 五四 运动 划分依据 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 上古期 上古期包括先秦 秦汉奠基作用 孕育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散文甲骨卜辞诗歌 诗经 楚辞 和汉乐府小说 左传 史记 等历史散文词赋 楚辞 孕育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形成以儒道两家为主的文学思潮 影响整个中国文学观念奠定了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 文字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的基本格局 上古期第一段先秦散文 文学创作主体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从 诗经 的群体歌唱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屈原出现 从巫史不分到史从巫中分化文学形态 文史哲不分 诗乐舞结合 既有 尚书 左传 国语 等历史著作 也有 周易 老子 论语 等哲学著作诗歌最初和音乐 舞蹈结合 诗经 都可以和乐而唱 九歌 是用于祭祀的与乐舞配合的歌曲 上古期第二段秦汉文学 创作主体环境变化 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主题 汉代文学形成格式化 凝重板滞的风格 失去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和多姿多彩 汉代乐府民歌是新的姿态 新的活力 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 新形式 中古期第一段魏晋到唐中叶 五七言古体诗发展到鼎盛 建安风骨 和 盛唐气象 先后在这阶段的头尾确立 为后人追慕 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 从曹操的慷慨悲凉到陶渊明的闲适恬淡到岑参的雄浑豪迈到李白的浪漫奔放 杜甫的现实沉郁 诗人个性展露无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