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全章同步练习题(含答案).pdf
10页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全章同步练习题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B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C北方地区位于黄河以北D北方地区东部濒临渤海、黄海2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湖泊众多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农作物一年三熟D紫色土分布广泛4不同地理环境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我国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就大多出生在(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制约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B光照C荒漠化D水资源6 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对其缺水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工农业发达B城市、人口众多C水污染严重D泥沙淤积严重7下列描述与华北地区春旱无关的是( ) A春季降水少B农田需水量大C春季蒸发量大D交通发达8下列属于北方地区代表性农作物的是( ) A水稻、柑橘、油菜B小麦、苹果、花生C油菜、甜菜、大豆D甘蔗、芝麻、苹果9图中能正确反映京津冀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10读我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 A、 B两区域的分界线是_2) 地形区:_平原, _高原3) 为缓解地淡水的不足,国家采取了_( 引水工程 ) 等措施4) 北方冬麦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经常发生旱情尤其春季,华北地区小麦正值拔节期,黄淮、江淮麦区进入孕穗抽穗期干旱常常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收成,发展_才是这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现状,你还有哪些解决缺水问题的妙招?参考答案1C 2.A 3.B 4.A 5.D 6.D 7.D 8.B 9.C 10(1) 秦岭淮河线(2) 东北内蒙古(3) 南水北调(4) 节水农业节约用水、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答案合理即可 )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是“山环水绕”,其中的“山”不包括( ) A大兴安岭B小兴安岭C太行山D长白山2018 年 9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了解粮食生产情况建三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建三江的所在地,据此完成24 题2根据题干信息,建三江农场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3建三江农场的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三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一熟4建三江农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B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C地形崎岖,土壤较贫瘠D河流稀少,缺乏灌溉水源5结合下图信息可知,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 煤、 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人口稀少, 农产品丰富科技力量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A B C D6东北地区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 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产业结构老化劳动力不足A B C D7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深水港。
造船工业是其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大连市发展造船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 重工业基础雄厚邻近日韩,靠近消费市场港口条件优越科学技术水平高A B C D8读东北三省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干线,其名称是_2) 图中表示的是_平原3) 地曾经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重要的“米粮仓”请简要说明地成为我国“米粮仓”的自然条件:_ _ 4) 图中是 _工业基地5) 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 年以来,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竞争力下降,使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80 年代初期,辽宁省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广东省的2 倍,而现在广东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却是辽宁省的2 倍请依据材料,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合理的建议:_ _ 参考答案1C 2.A 3.D 4.A 5.A 6.B 7.C 8(1) 京哈线(2) 三江(3)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4) 辽中南(5) 淘汰落后设备, 改进生产技术, 改变产品结构单一的现状;发展污染少、耗能少的高新技术产业等( 答案合理即可 )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1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A二人转B信天游C京东大鼓D对山歌2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河湖广布B草场广布,辽阔坦荡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黄土广布,千沟万壑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A黄土土质疏松B夏季降水多暴雨C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D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4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毁林开荒B过垦过牧C修路采矿D土质疏松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 亿吨。
结合下图,完成56 题5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B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影响农业生产C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6如反坡梯田示意图所示,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主要是( ) A防止滑坡B利于耕作C保持水土D修筑窑洞7黄土高原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 A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B加快发展交通运输C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D招商引资,发展畜牧业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下图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1)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包括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_( 山脉 )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2) 黄 土 高 原 地 处 我 国 沿 海 向 内 陆 的 过 渡 地 带 , 降 水 空 间 分 布 的 总 趋 势 是_3) 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_最严重的地 区 之 一 为 改 善 自 然 环 境 , 国 家 采 取 了 一 系 列 治 理 措 施 , 如_ _ 等。
4) 图中 R河为 _,流经黄土高原后,成为世界上_量最大的河流5) 黄土高原矿产资源丰富,尤其煤矿、铁矿储量大,因此_( 工业部门 ) 的地位突出参考答案1B 2.D 3.D 4.D 5.D 6.C 7.C 8 (1) 秦岭(2) 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3) 水土流失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4) 黄河含沙(5) 煤炭工业( 或钢铁工业 )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9 年 4 月在北京举行,150 多个国家和90 多个国际组织与会这体现了北京是( ) A政治中心B经济中心C文化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2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鸟巢等B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全部拆除C中央商务区属于北京的重点功能区D市区形成了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3读北京市示意图,下列有关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B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C北京突出的环境问题有水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等D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应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4北京和上海是我国两颗璀璨的明珠,闪耀东方,闻名世界。
下列关于这两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B上海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C北京、上海海陆交通都十分便利D北京、上海都是全国历史古都、文化名城下图是北京市经济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56 题5关于北京市经济结构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最快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C2000 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达60% D2010 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最大6北京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 ) A北京为全国的经济中心B北京的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C北京的城市职能对环境要求较高D北京的能源和水资源丰富,工业发达7北京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 ) A建成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B建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C建成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D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其定位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通过聚集科研院所和发展高新产业,打造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成为中国的又一“硅谷”材料二北京地理位置图和雄安新区示意图1) 雄安新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_,该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以_为主。
2) 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请写出两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 _ _ 3)与 长 江 相 比 , 黄 河 的 主 要 水 文 特 征 有 哪 些 ? (不 少 于 两项)_ 4) 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以下位于北京的单位和部门:高档汽车制造集团,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代通信设备制造公司,国家外交部,中央电视台,最有可能从北京迁往雄安新区的是_,_ 填序号 ) (5) 请根据材料二,从交通方面说明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参考答案1D 2.C 3.D 4.A 5.D 6.C 7.D 8(1) 冀旱地(2) 故宫、颐和园 ( 任举两例 ) (3) 有结冰期、含沙量大(4) (5)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 (答案合理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