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规划.docx

10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1132575
  • 上传时间:2024-0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8.64KB
  • / 10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中共丽水市委关于大力推进跨山统筹全面加快 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高水平构建 “ 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 又好又快推进实现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特编 制本规划一、总体要求( 一 )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 不移走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创新 运用跨山统筹“金钥匙”,建设统筹有力、协同有方、竞争有序、 合作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构建主体功能聚焦、特色优势 互补、整体协同并进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实现跨越式发 展,成为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建成全面展示浙江高水 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两方面成果和经验的重要窗口二) 发展原则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 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标世界一流,推进生 态环境共保联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 2 —平,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坚持全域统筹以一体化、协同化、差异化的发展思维,统 筹全域生产力要素布局、资源开发、设施配套、交通建设,优化 生产要素配置和主体功能区划。

      统筹全域空间人口布局,推动生 产力由散到聚、 以聚促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全国领先坚持创新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推动丽 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核心关键,深刻把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 态化”的基本内涵,以创新架起通往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桥梁, 实现绿色发展全国领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经 济发展促进人民增收致富,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保障和 改善民生,让全市人民在一体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 幸福感,实现幸福宜居全国领先坚持开放共赢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一 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全面对接浙江省 “四大建设”,加快打造 “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完善丽水对 外开放合作发展格局,在开放合作中实现共赢发展 三 ) 发展定位——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严格落实 “多规合一”, 按照国家公园理念和标准,统筹推进大花园 “1+3+N”建设,促 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与美丽林相、美丽河湖、美丽— 3 —田园等有机相融、打响“秀山丽水、诗画田园”品牌,争当大花 园建设的标准制定者、实践地和示范区——长三角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

      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品 牌优势,加快发展独具特色、业态突出、融合发展的健康养生产 业体系,打造集康养护理、专业理疗、健康培训为一体的长三角 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全国高质量绿色发展引领区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健全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奋力开辟 “绿水青山”向 “金山银山” 转化新通道,构筑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全力打造高能级战略平 台,为全国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示范——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全域 旅游示范区为带动,建成瓯江山水诗路,绘就现代版“丽水山居 图”,推动旅游产品体系全面升级,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 升,旅游产业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 ) 发展目标1.近期目标到 2025 年,“一带三区”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市域一体化发 展水平明显提升,完备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基本成型,现 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 建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 著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250 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 —达 70%以上;科技创新活力全面提升,浙西南科创中心初步建成, 全社会 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达 3%,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 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 “ 一带”发展量质突破一带”地区基本实现同城化 发展,经济规模适度高速度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科技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 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达到 3.2%; 生态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以上,占全市比重 67%;高新技术产业增 加值年均增长 15%以上;人口加快集聚,城镇常住人口接近百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73%以上——“三区”发展特色彰显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经典文创、 生态农业、特色旅游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丽水山耕”“丽水 山居”“丽水山景”品牌效益凸显各项生态环境指标稳居全国 前列,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稳居全省前列龙庆聚 落发展区块依托剑瓷、铅笔等产业基础,延伸发展文创产业总产 值达 250 亿元,旅游总收入五年累计达 720 亿元;遂松聚落发展 区块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制造产值实 现翻一番,金属制品总产值达 300 亿元;云景聚落发展区块的旅 游总收入五年累计达 600 亿元,木制玩具产业产值达 160 亿元 “三区”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突出——跨区交通互联更加便捷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区、 东通大江海、西连大山河”的综合交通大格局基本形成,水、陆、— 5 —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三大交通圈初步形成,2 小时 内可到达长三角主要城市,1 小时内中心城区可通达杭州以及所 有县 (市) 和主要景区,实现“一带”地区内部半小时相互通达——市域统筹机制更加完善全市统筹协调机制基本成型,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全市重大产业、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布局形成 “ 一盘棋”,国土空间、财政金融、教育 资源、人才资源、产业招商等实现有效统筹中心城区首位度和 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明显提升2.中远期目标到 2035 年,“一带三区”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市域一体化发 展达到较高水平,在区域协调发展基础上积累形成更加完备有效 的制度体系,建成具有丽水鲜明特色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和区 域协同创新体系,建成浙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实现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竞争 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比 2025 年翻 一番,“一带”占比达到 80% 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超过 100 万, 首位度和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大幅增强,建成浙西南中心城市二、高站位统筹空间布局遵循丽水自然本底特色,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构筑“一心引领、两翼拓展、三区联动、全域美丽”的 “一带三区”空间格局。

      — 6 —( 一 ) 构筑市域发展核心带围绕 “百万常住人 口、千亿 GDP”发展目标,积极有序稳妥 推动行政区划调整,高标准建成 “丽水山居图”,全面推进莲青 缙同城化发展,全力构筑集产业链、人才链、投资链、创新链、 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高端要素集聚、创新引领发 展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领跑区1.做强 “一心”,打造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突出 “生态优先、 山水辉映、特色突出、幸福宜居”理念, 加快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四网”融合发展,打造全市政治、 经济、文化、科创中心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中心城区实施“东扩、西进、北展、 南拓”发展战略,以瓯江为脉,激活北城、提升南城、开发碧湖 新城,构筑“ 一脉三城”发展格局重点推进高铁片区、联城片 区建设开发,强化腊口片区、碧湖片区发展“ 一盘棋”意识,统 筹交通、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生产力布局莲都、青田、缙云三县 ( 区 ) 共建华侨 “双创”试验区专栏 1:中心城区“东扩、西进、北展、南拓”发展战略“东扩”:向东扩展至青田县腊口片区,远期联动祯埠、海 口、舒 桥、海溪等城镇组团,打造产城融合的特色城镇组团西进”:向西延 伸至松阳县裕溪片区、云和县石塘片区。

      北展”:优化联城片区功能布 局,远期谋划延展蛤蟆垟片区—老竹丽新片区一体化发展布局,打造雅 溪、太平、仙渡等生态城镇组团南拓”:拓展南城至利山— 中溪片区、 章村片区生态开发,探索山地空间生态开发新模式— 7 —专栏 2:中心城区“一脉三城”发展格局谋划1.激活北城提高北城精细化、智能化空间治理水平,完善城市建 设管控体系完善 15 分钟生活圈服务体系,推进公园、绿道、城市阳 台等项目建设,建成丽阳街、花园路、丽青路城市迎宾道优化联城片 区、城东片区功能布局,推动老城片区有机更新联通高铁片区、青田 县西北部及缙云县南部区域,合力建设华侨 “双创”试验区2.提升南城加快推进市本级工业园区整合,完成平台“二次创业”, 打造全省高能级战略平台、全市生态工业主阵地完善创新平台体系, 建设浙西南科创走廊核心枢纽与浙西南科创中心首要载体建设跨境电 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3.建设新城推进瓯江流域生态治理、九龙湿地保护等工程,打造 “丽水山居图”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古堰画乡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打造碧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通济堰保护修复、碧湖平原土地综合整治、农民集中居住,建成碧湖新城。

      推进中心城区“四网”融合发展以交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构建综合交通网在现有绕城公路一环和二环的基础上,谋 划建设 330 国道莲都岩泉至青田船寮段、临安至苍南公路莲都区 北互通至武义段等高等级公路,拓展绕城公路二环;谋划建设范 围更广、带动更大的 180 公里绕城公路三环,形成中心城区北跨 莲都雅溪、西延松阳裕溪、南达青田章村、东至青田腊口的公路 环线;推进大溪南路、括苍路南延等工程建设,谋划建设中闲观 光轻型磁悬浮轨道项目加快构建产业创新网,围绕产业综合竞 争力提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加快融合,以高效的公— 8 —共服务、先进的技术支撑、有机的产业配套,构筑更具活力的产 业创新生态网络加快完善公共服务网,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全面提升山水公园网,以“丽水 山居图”为核心,建设生态绿廊、城市花园、口袋公园三级公共 绿地系统,加快瓯江绿道建设2.激活 “南翼”,打造市域东大门以青田为“一带”地区的“南翼”,加快丽水南向通道建设, 积极吸引温州都市区产业、金融、人才、创新等发展要素,发挥 “侨乡”优势,着力推进瓯江城镇群建设,加快发展生态产业, 建设现代商贸中心和对外开放高地,打造联动温州都市区发展的 重要枢纽。

      打造特色精品瓯江城镇群深度推进青田与莲都、缙云一体 化发展,实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互联共享彰显瓯江山水特色, 建设“丽水山居图”青田段,加快温溪、船寮、海口等城镇融合 发展,提升瓯江沿线城镇建设风貌与品质加快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全面推动腊口片区融入市本级产业 平台,加快推进温溪寺下、船寮赤岩、东源项村、舒桥、海溪等 区块开发重点发展时尚鞋服、高端不锈钢、精密阀门、新兴产 业等主导产业,深化与温州生态产业合作提升发展华侨总部经 济,深入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高标准建成浙江 (青田) 华侨 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合力推进华侨“双创”试验区建设建设— 9 —千峡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联动章村、祯旺、祯埠和莲都峰源,打造 “康养 600”小镇集群,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专栏 3:高标准建成浙江 (青田)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加快浙江 (青田)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争取上升为国家 级试验区建设华侨经济产业园区,协同推进丽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建设,提供国际化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创新华侨人才回流机制,推动 引技、引资、引智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开发,搭建 华侨文化交流平台,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建设华侨旅游休闲中心和华侨 文化交流、对外传播基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