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四版)权威笔记整理.docx
20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四版)权威笔记整理 1. 以指定教材为中心,重视基础,擅长总结 2.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能联系实际 3. 答题要有规律,条理要明了 讲义分为两部分:宋体部分是教材内容的结构和要点,应以此为复习框架; 楷体部分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对于完善答题内容,充实知识结构有帮助; 讲义结果另附有重要理论的补充,这是教材上没有详述但是作为管理类 学生务必把握的知识 目录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 1 - 第一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 1 - 其次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 2 - 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 2 - 第四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 3 - 其次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 4 - 一、管理实践、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 4 - 二、管理学形成的阶段划分 - 4 - 三、美国出现“管理运动〞的必然性 - 5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 5 - 其次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 5 - 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 7 - 第三节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 12 -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 13 - 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 13 - 其次节 系统原理 - 13 - 第三节 人本原理 - 13 - 第四节 责任原理 - 14 - 第五节 效益原理 - 14 - 第六节 伦理原理 - 15 - 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 16 - 第一节 管理的方法论 - 16 - 其次节 管理的法律方法 - 16 - 第三节 管理的行政方法 - 16 - 第四节 管理的经济方法 - 17 - 第五节 管理的教育方法 - 17 - 第六节 管理的技术方法 - 18 - 第五章 管理伦理 - 19 - 第一节 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 - 19 - 其次节 伦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伦理的因素 - 19 - 第三节 改善伦理行为的途经 - 20 - 第四节 伦理行为的具体表现 - 20 - 第六章 组织文化 - 22 -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22 - 其次节 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 - 22 -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功能 - 22 - 第四节 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经 - 23 - 2:全面归纳 - 23 - 补充:企业文化的四种类型 - 23 - 第七章 管理信息 - 25 - 第一节 信息概述 - 25 - 其次节 信息系统 - 25 - 第三节 其他信息技术 - 26 - 第八章 管理决策 - 27 - 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 27 - 其次节 决策的类型和特点 - 27 - 第三节 决策的理论 - 28 - 第四节 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 29 - 第五节 决策的方法 - 29 - 第九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 31 -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 31 - 其次节 计划的类型 - 31 - 第三节 计划的编制过程 - 32 - 第十章 战略性计划 - 33 - 第一节 远景和使命陈述 - 33 - 其次节 战略环境分析 - 33 - 第三节 战略选择 - 35 - 第十一章 企业资源计划 - 37 - 第一节 物料资源计划及制造资源计划 - 37 - 其次节 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及其管理思想 - 37 - 第三节 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 - 38 - 第四节 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的过程 - 38 - 第五节 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 - 39 - 第十二章 计划的实施 - 40 - 第一节 目标管理 - 40 - 其次节 滚动计划法 - 41 - 第十三章 组织设计 - 42 - 第一节 组织设计的概述 - 42 - 其次节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 第三节 部门化 - 44 - 第四节 分权和集权 - 44 - 第十四章 人员配备 - 46 - 第一节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原则 - 46 - 其次节 管理人员的选聘 - 46 - 第三节 管理人员的考评 - 47 - 1:考评结论直接反映了组织、上级、部属、同行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反映了组织对自己努力的承认程度 - 47 - 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培训 - 48 - 第十五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 - 49 - 第一节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 49 - 其次节 直线与参谋 - 49 - 第三节 委员会 - 49 - 第十六章 领导和领导者 - 51 - 第一节 领导的性质和作用 - 51 - 其次节 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 - 51 - 第三节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 52 - 第四节 领导艺术 - 53 - 第十七章 鼓舞 - 55 - 第一节 鼓舞的性质 - 55 - 其次节 鼓舞理论 - 55 - 第三节 鼓舞实务 - 57 - 第十八章 沟通 - 58 - 第一节 组织中的沟通 - 58 - 其次节 沟通的障碍及其战胜 - 58 - 第三节 冲突与谈判 - 59 - 第十九章 操纵与操纵过程 - 60 - 第一节 操纵原理 - 60 - 其次节 操纵的要求 - 60 - 第三节 操纵过程 - 61 - 其次十章 操纵方法 - 62 - 第一节 预算操纵 - 62 - 其次节 非预算操纵 - 63 - 第三节 本金操纵 - 64 - 其次十一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 65 -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 - 65 - 其次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 65 - 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 66 - 其次十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 - 67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 67 - 其次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德鲁克理论 - 67 -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 68 - 其次十三章 企业组织创新 - 69 - 第一节 企业制度创新 - 69 - 其次节 企业层级机构创新 - 69 - 第三节 企业文化创新 - 69 - 重要理论补充 - 70 - 1.彼得原理 - 70 - 2.帕金森定律 - 70 - 3.学习型组织: - 71 - 4.流程再造 - 72 - 5.社会系统理论 - 72 - 6.阅历学派 - 73 -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 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 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阅历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务必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理由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l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操纵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1916年提出 l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操纵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l 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l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l 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l 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 l 管理就是决策——1978赫伯特西蒙 管理的概念 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 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 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 d:协调的中心是人 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阅历,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效率:是以较少的代价完成活动,涉及活动的方式即正确地做事 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即做正确的事 好的管理在于把对的事情做得更好 低水平的管理表现在: 1)无效率(某些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 2)无效果(某些企业的库存积压产品) 3)牺牲效率的效果 管理和经营的区别 管理 经营 条件: 社会化劳动的产物 商品经济的产物 背景: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末期 目的: 提高效率 提高效益 角度: 内向性(资源的组织利用) 外向性(环境) 适用: 一切组织 企业 其次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操纵 孔 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操纵 (一)计划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务必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