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歌词与作文教学探究.docx
2页流行歌词与作文教学探究2012 年 12 期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 作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论是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来说, 还是从考试中作文所占的比值考虑, 写作教学都不容忽视 而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不少学生对现有的作文教学现状深感不满: 老师按照教参从叙述人称、 表达方式、 描写策略等方面归纳的所谓“良计” ,对学生们来说已经毫无吸引力了学生疲于应付,老师也无法通过写作训练来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 笔者认为不妨转变一下思路, 从学生们喜欢的流行歌词中寻找写作教学的素材,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他们从自身喜闻乐见的歌词中学习写作的技巧, 并在日后的习作练习中加以运用和巩固, 这样必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面, 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具体谈谈流行歌词融入中学生作文写作教学的途径首先,教师要善于发掘流行歌词中的“炼字”典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准确、生动地使用动词中国古代诗歌有注重炼字的传统,如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就经过了“到” 、 “过” 、 “入” 、 “满”等锤炼,最终定位“绿” “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活力与激情, 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生命的气息。
我发现, 在流行歌曲的歌词中,同样也有十分突出的例证如方文山的《发如雪》歌词中“你发如雪 纷飞了眼泪”一句,词作者方文山改变了“纷飞”形容词的词性,活用为动词,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将眼泪流下的状态刻画得真实而细腻此外,方文山的词作《青花瓷》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中,一个“惹”字形象而生动的写出了“芭蕉”与“骤雨” 、 “门环”与“铜绿”之间的微妙关系,堪称典型用好了动词,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在后来的作文训练中, 我惊喜地发现班上一位同学写夕阳西下时的妙句: “众鸟高飞, 衔走了暮色的天空” ,“衔走”一词让我感觉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舞的姿态,非常形象而生动其次, 教师可积极发现流行歌词中场景营造的句子, 并将意境诉诸于画面, 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和把握词作者写作的方式和技巧 其实, 在许多中国风歌曲中, 都比较注重画面的营造, 如周杰伦的 《东风破》 《菊花台》 《烟花易冷》 , 王力宏的 《心中的日月》 《在梅边》《花田错》 ,许嵩的《清明雨上》 《南山忆》 《断桥残雪》 ,胡彦斌的《诀别诗》 《潇湘雨》 ,等等在一次描写训练中, 我特意选择了两幅图片, 一幅以静谧的村庄为背景,一个人静静站立于村头吹着牧笛,我适时播放了背景音乐——周杰伦的《烟花易冷》 ,同学们听了很有感慨。
另一幅图以琥珀色的月亮为背景,没有人物,播放的歌曲是王力宏的《花田错》 ,我要求同学们通过想象填充画面内容 在教学中, 我归纳出流行歌词中营造画面的常用途径: 古典意象和人物情绪的融合 这次课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写作中也会尝试着像歌词中通过意象的经营来描写具体的场景 没过多久, 语文课代表让我帮忙看看她的习作,她写了一首名为《春雨》的小诗: “雨水 / 从青绿色的梦中碎裂/ 沿屋檐落成/ 一只只 / 归巢的 / 春燕 ”诗歌通过雨水从屋顶滴落下来的场景,将雨水转化成归巢的春燕,写得非常奇特再次, 教师还可通过阐发流行歌词中一些较好作品的主题,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树立批判的意识比如,在讲述作文立意时,我选取了汪峰的《存在》和许嵩的《微博控》这两首歌词,阐发其主旨汪峰的《存在》深刻地反思了我们在当代生活中的生存状态,批判自我,剖析自我;而许嵩的《微博控》批判了一种现象: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成果时,我们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工具的某种依赖, 甚至被这些高科技产品奴役, 沦为它们谦卑的奴仆 在解析这两首歌词时, 我着重强调了词作者立意的高度与深度, 通过我细致地讲析, 学生们明白了在作文立意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有利于他们批判的意识的养成, 这对于学生的写作和今后的成长都十分重要。
流行歌词可以与中学作文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不论是炼字,还是画面的营造,或是文章的立意,流行歌词拥有着通俗性、普遍性、易接受等优势我坚信,只要将流行歌词适时 巧妙地引入作文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必然能焕发出新的气息,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得到有效地激发,写作能力也必定能够得以提高曾赛珍,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责任编校:汪丽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