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势下电费回收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探索.doc
4页新形势下电费回收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探索新形势下电费回收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探索新形势下电费回收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探一、当前电费回收工作存在的问题1、用户交费积极性不高农电体制改革后,县供电企业实行直抄到户,许多农户便认为,以前欠电费是欠村电工的“私钱”,现在欠的是公家的钱,反正也不是我一家,用不着慌另外,农电体制改革还触动了部分村干部及关系户的利益,致使原来一些“人情电”、“权力电”用户心有不甘,阻碍电费回收工作2、部分辖区地形复杂,农电工编制有限,电费回收工作力不从心以我县为例,农电体改后,直抄用户由原来的2.8 万户增至 15.7 万户其中,80 左右的用户处于丘陵和山区地带,而这12万余户的电费回收工作仅靠200 余名农电工承担此外,农电工还必须承担与之相关的台区线路巡视、设备维护和事故抢修工作,可谓力不从心3、一些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积压电费甚至恶意拖欠电费,形成死账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县级供电企业为了不让拖欠电费成为死账,只得“开闸放水”然而其结果常常是让拖欠电费成为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4、政府机关、公、检、法等执法部门对电费回收工作干预较多,甚至其本身亦成为欠费大户县级供电企业为了融洽关系,顾全大局,常常只得曲己求全,从而造成旧账未结,新账又增的被动局面。
二电费回收难的原因1、用户对“电是商品”的意识不浓电力作为一种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殊商品,日前仍沿行着”先用电,后交钱”这一交易规则,从而导致许多用户仍没有正视电能就是商品这一法则特别受体改前“人情电”、“权力电”的影响,一些用户在用电交费时思想上仍存在着极不情愿的心理和抱有观望、侥幸的心态2、收费方式单一,用户居住分散,造成电费回收困难就我县而言,大部分居住在丘陵和山区地带,农户不仅居住环境不利于电费走收,且由于农民经商和从事农副产品种植人数的增多而导致区域内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大,也给电费回收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许多农电工经常报怨:总是找不到用户的影子3、对一些乡镇企业而言,供电企业内部在受理其业扩报装业务前期没有充分预见其风险性;同时,在用户用电过程中也没有采取过硬措施规避风险时常是营抄人员发现用户拖欠电费后才开始关注该用电企业的经营状况于是,出现企业亏损或产品滞销,导致电费形成呆死帐也就不足为奇4、供电企业同政府部门沟通,联络不够,主动性不够高部分农电工在同政府部门打交道时存有畏难情绪,害怕因得罪人而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三电费回收措施1、通过各种途径强化“电是商品”的意识我公司自 2017 年底全面完成“两改一同价”工作后,先后通过电视、媒体、散发传单以及定期在集镇上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活动等方式对辖区用户进行电费回收工作宣传;还结合安全用电宣传活动在各中小学进行了演讲比赛、用电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学教互动活动,从而使“电是商品”的意识做到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收到了良好效果。
2、因地制宜,多管齐下抓回收针对用户类别和地理环境分别采用银联代收、座收和走收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我县位于鄂北丘陵地带,针对城区用户较为集中的特点,该公司在城区的 2个建设银行设立了电费代收点,并开通了银联功能,较好地方便了城镇居民交纳电费;针对农村用户分散,地形复杂的特征,我公司以集镇为中心设置座收为主、走收为辅的交叉复合型收费模式,使电费回收率逐月上升3、延伸优质服务方式和范围帮助用电企业制病疗伤和恢复其“造血”功能,实现用户扭亏增盈、电费回收顺利结零的“双赢”2017年底,我县花园镇水泥厂因经营不善,大量产品滞销拖欠费达 18万元,我公司在得知情况后,主动千方百计帮其开拓市场,打开了销路在完成积压产品的销售任务后,该水泥厂领导亲自捎上第一笔货款为其拖欠费划上一个“零”近年来,我公司先后帮助10余家负债企业实现扭亏增盈在回收电费的同时,也盘活了企业,分担了政府和社会的压力4、对内实行精细化管理,标本兼治,确保电费颗粒归仓自2017 年起,我公司开始对电费实行三级控制措施,确保电费不在基层滞留,即 5000 元以上欠费由公司分管营销的副经理直接控制;1000-500元由公司市场营销部控制;500-100 元欠费由基层供电所长和营抄班长控制,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对当月不能结零的站所长下降岗位工资,移浮到完成任务较好的职工。
通过动态考核,有效地激励了农电工及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5、建立健全电费预警机制,依靠法律手段确保电费回收引导农电工和基层营销管理人员加强同乡镇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因企业经营不善可能拖欠电费的预警机制,通过对风险较大的企业报装预收电费等一系列措施未雨绸缪,防止发生新的电费拖欠现象对少数恶意拖欠电费甚至携款逃匿的不法之徒,坚决依靠法律手段对其严厉打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法律尊严我公司农电体制改革以后,先后通过法律手段使3 人被判有期徒刑,通过内部行政手段开除 2名农电工和对4 名内部员工进行了处分和罚款,为营造良好的电费回收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