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锣中学优秀特岗教师典型事迹材料.--王萍2doc.doc
4页爱洒园丁 情系铜中 青春无悔瓮安县铜锣中学优秀特岗教师 王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也是最受他人尊敬的代名词,教师这一特定的内涵,决定了它终生都要如同蜡烛一般,把“光明”奉献给世人,而“燃烧”了自己,一旦选择了它,默默付出将成为其生命驿站的主旋律我叫王萍,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富池镇张湾村,2008年毕业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系为了实现做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响应党和国家到基层的号召,我选择了来到贵州省瓮安县铜锣中学做一名普通的特岗教师自从参加特岗到转正工作以来,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激情、百倍的信心、十足的干劲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锲而不舍的追求着我人生的崇高理想——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工作中,我脚踏实地、勤奋上进;教学中,我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生活中,我谦逊坦诚、热情大方回顾这几年的点点滴滴,感触很深一、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在工作岗位上,我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认真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和任务刚到岗位就担任九年级和八年级一个班的英语刚开始由于不熟悉业务知识,我找来一系列的教学资料,认真学习,并认真阅读英语新课程标准,还积极听其他教师的课,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踏踏实实完成工作。
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下来,我对业务知识越来越熟悉,上课越来越得心应手在三年特岗考核期间,我在2010年度获得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在2010—2011学年度荣获县级“中考教学优秀”奖;在2011—2012学年度荣获“鱼河中学、龙塘中学、铜锣中学”三校联考一等奖,在2011—2012学年度被瓮安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在2012—2013年度荣获“中考教学优秀奖一、 为人师表,爱生如子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的培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学好知识,更要做好人我坚持做到提前两分钟去教室坐堂,一是观看教室的卫生情况,假如看到地上有纸屑或者垃圾随手就捡起扔到垃圾桶二是查看教室学生纪律情况,是否有学生迟到或者打闹,三是解决学生的疑惑上个学期,我们班有个学生秦某,他的父亲在他还未出生时,因车祸死亡我上课走到他身边时,发现他头中间的头发脱落比较严重,我问他头发怎么脱落这么厉害,他说他自己也不知道下课以后我及时和他的奶奶联系最后他的母亲把他接到广东去治疗,痊愈了回到学校读书但该生行为习惯欠佳,爱小偷小摸,总是偷寝室里其他同学的东西,经过我耐心多次的教育,终于该生转变了思想,不再有这样的行为了。
在班上,我总是教育学生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做人在生活上,我注意发现和观察有困难的学生我发现我们班上有个男生穿的裤子总是很旧,并且很短,有一截腿露在外面经过了解,该生从小失去母亲,父亲身体不好,并且爱喝酒,不怎么关心小孩所以我联系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供电局的一位好朋友对其进行捐助到现在这位好朋友一直在捐助贫困学生有时候打开宿舍门,就发现有一方便口袋的野山葱,让我很感动,这证明了学生对一个老师的认可,有什么比学生认可老师更重要呢?这也是我持续努力奋斗的最大动力学生们既把我当成老师,亦把我看成朋友,他们总是把他们心里的苦恼跟我述说,我尽自己的力量尽量帮他们解决他们的烦恼师生关系融洽也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力量尊重每个学生是我工作原则,从不破坏二、 刻苦专研,严谨治学 对上好每节课,我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上每节课之前,我都要精心做好准备,找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争取做到“不打无准备的仗”,并且在课堂上能有效结合生活中的有趣的现象来辅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农村地区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相对来说比较有限,我尽量在课堂播放英语歌曲及相适当的含英语的动画,果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
同时在双休日,我总是多阅读有关的英语杂志及英语书籍,来给自己充电,总是想办法找各种渠道和途径来增加同学们的学习资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自己的努力下,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方面,我坚持对每个学生都平等,认真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发现某些同学有进步及时在作业本或者试卷上批注“好,有进步,望继续努力”等,发现某个同学下降了,在其作业本上写到“加油”简单的几个字,学生知道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下次可能就有所改进在学生方面,我总是坚持早进教室坐堂,学生有什么疑问,及时耐心的跟学生解答我们班有个女生成绩优秀学习勤奋,她家就住在学校附近,我总是利用双休日,给她讲解题目,并找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籍来让她读,使得该生成绩上升很快 作为一名异乡人,思想是难免的,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无数次梦见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父母,梦见他们斑白的头发,梦见他们期盼的眼神但我毅然选择大山做为人生的征程,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生命去浇灌大山的花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每个我所教过的学生激情很快会过去,但是我甘于平凡,甘于清苦,甘于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