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分拆成本逾百亿?银监会可能向监管对象收费.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28870900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9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拆成本逾百亿?银监会可能向监管对象收费 这一差别带来了不同结果央行获得的是财政部门的全额拨款;银监会作为事业单位,可获得部分拨款,其差额部分通过向监管对象收费来解决据银监会有关人士估计,银监会日常运转所需的绝大部分费用均将来自监管对象,费用征收的依据是监管对象的净资产额,具体费率则需经过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核定 可资参考的是,同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证监会、保监会也都采取向监管对象收费的办法 2003年2月9日,中国证监会转发《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重新核定证券市场监管费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会计字[2003]2号),重新规定了有关证券市场监管收费的四项主要标准; 分别按年交易额的0.04‰、0.04‰、0.01‰,向上海、深圳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与债券(不包括国债回购交易)交易收取证券交易监管费 对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含可转债)的企业,每家收取发行审核费20万元;基金发行则为每个企业16万元 对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经纪公司,每年按其注册资本金的0.5‰收取机构监管费,最高收费额分别为30万元、30万元、5万元。

      以年交易额为基础,向上海、郑州、大连期货交易所收取0.002‰期货市场监管费 保险方面,2002年9月30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2]99号),明确了向各类商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外资保险代表处等收取监管费用的标准 通知规定,财产险、人身意外险、短期健康险业务按当年自留保费收入的2‰收取;长期人寿险、长期健康险业务按当年自留保费收入的1.2‰收取;保险中介机构按当年代办保险业务营业收入的2‰收取;外国保险机构代表处按每年每个代表处2万元定额收取 如此看来,银监会推出收费方案可谓顺理成章而定额与浮动相结合的收费方式,亦可资银监会参考但问题在于,在央行监管时代,银行等被监管单位是不需要交纳监管费用的;而银监会成立后,它们却需要另外支付一笔费用,这一方面将增加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很难得到被监管机构的理解 有些银行已经听到了有可能交纳监管费用的朦胧消息,但各家商业银行都对监管收费均不愿置评其中一家银行办公室的人员说,如果银监会真的要收费,银行肯定会交纳;他们关注的,是收费前与收费后监管有何不同 成本与收益考量 银监会的收费计划,使监管成本这个旧话题再度被提及。

      7月8日,银监会的分支机构正式开始组建而成立新的机构,仅开办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笔费用至少需要100亿元以上,而这仅仅是分拆出银监会这个机构所需要的成本业内人士估计,“按照银监会的分支机构组建方案,我们可以粗略估算出设立机构的成本:31个省市区要设银监局,即使按最保守的数字——每个银监局需要2000万元来计算,全国就需要6亿元,400个地市要设银监支局,按每个支局1000万元来计算,这就是40亿元;大概有650~680个县要设监管办公室,每个县按500万元来计算,这就是30多个亿上述几项简单汇总就接近100个亿该人士认为,这应当是最保守的估计,“实际花费的将远不止这些” 银监会成立机构的投入,有些是从央行分出一部分财产,比如办公楼等,但绝大部分是新增加的投入,需要向财政部申请开办费而为了保证银监会日后的正常运行,向监管对象收费几乎不可避免 收费反映的是金融监管的成本,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监管收益能否得到相应提高 “实际中国金融业的问题不是由于监管的问题,至少不主要是监管的问题而我们一提监管改革,就首先是在机构上改革,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该人士认为,机构变革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基础,提供了改革的制度保障,但单纯的监管组织机构变化不能代替深层次的改革。

      监管机构如何设置,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二位重要的问题,而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技术的变革才是深层次的根本性改革 至少在目前看来,仅仅是分家,已经有许多问题亟待协调解决银监会希望拥有支付结算系统,甚至于信贷管理职能和调查统计职能,但这也是央行的需求所在,比如就信贷管理职能而言,它既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即“窗口指导”,又是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支付结算系统同样如此 据悉,央行建成的若干信息系统已经投入数百亿元,而这些系统并没有达到满负荷运行,银监会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系统,做到信息共享但据消息人士透露,银监会也准备投资建立另外一套信息系统——这无疑将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虽然今年3月已经确定成立银监会,但银监会与央行的“三定”方案至今没有得到批准央行已经两次上报机构设置方案,但由于与银监会的职能并没有完全划分清楚,两家机构的部门设置都还没有最终确定 按现有方案规划,银监会的分支机构将在省一级设立银监分局,在地市一级设立银监支局,符合条件的县设立监管办公室如机构设置一步到位,由于人员变动剧烈,或将影响银行监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其改革成本短期内难以承受有关人士据此建议,在银监会机构设置上,宜采取分步骤、分阶段到位的做法。

      第一步,先将机构设置到省一级,在省一级建立一支业务精良、规模强大的监管队伍,短期内暂采取“上分下不分”的形式作为过渡今后,随着监管业务的发展和财务费用承受能力的增强,再根据需要逐步延伸到地市或县一级机构这样可望最大限度地减小机构急剧变动带来的不必要的震荡,也减少了机构设置过多导致的高昂成本 而除了新设机构的成本外,随着原先“内部协调”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上升为“部际协调”,央行和银监会的机构协调成本也可能大大增加西方国家在处理央行与监管机构的协调问题上,一是采取双方高层相互兼任的办法,二是定期的协调磋商机制在国内,如何建立金融协调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1页 共1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