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层次分析法.doc
9页国际关系研究的层次分析方法国际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国际关系的一般性规律和有序的行为模式国际关系研究者重视学理思辨和学术分析,希望通过国际关系知识的系统化,不能完全单凭个人经验来研究国际关系的传统做法,主张应科学的分析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和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强调客观事物的内部关系是有序的,而且认为通过观察事实、创立理论、验证假说就可认知这些关系科学的功能就是创立和发展表述、解释和预测客观事物的理论国际关系研究者的工作就是找出涉及国际关系中的变量(两个或多个),并发现这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变量:就是可以有不同取值的某个概念例如,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某个政党在两党制选举中获得的选票自变量:是作为因果理论或假设中的原因的现象例如,在“识字产生民主”的假设中,识字率就是自变量因变量:是因果理论或假设中作为结果的现象,例如,在“识字产生民主”的假设中,民主程度就是因变量中间变量:是因果理论解释中作为中间现象的变量,其由自变量引起,并引发因变量例如,在“日照产生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的理论解释中,光合作用就是中间变量一个具体的变量究竟是因变量、自变量还是中间变量取决于研究内容,并随着研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如,在A导致B的陈述中,A是自变量;在C导致A的陈述中,A则变成了因变量;在C导致A,而A又导致B的陈述中, A则又变成中间变量 此外,还有条件变量和研究变量条件变量:是构成前提条件的变量它的值制约着自变量或中间变量对因变量和其他中间变量的影响程度如,在“只有得到降水的情况下,日照才能促使生长”的假设中,降水量就是条件变量研究变量:在研究中作为原因或结果而被探究的变量就是研究变量在一个课题中,研究变量可以是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也可以是条件变量 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当今的国际关系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所谓“层次”是指影响国际关系的诸要素的层次一般来讲研究者总是建议从两到六个可能的层次出发去研究国际关系一、分析的层次1、首次有意识地、系统地使用层次分析法的是美国学者肯尼斯·沃尔兹,他在1959年的著作《人、国家与战争》中,探讨了战争发生的原因其认为战争的爆发与3个层次上的因素有关,即决策者个人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和国际系统因素,是明确的国际关系分析层次沃尔兹认为,虽然国际战争的发生与作为决策的个人和作为主要行为体的国家有关,但是,国际系统的特征对于战争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最终,沃尔兹得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国际系统层次上,建立了以国际系统结构为国家行为主要原因的结构现实主义(或现实结构主义)2、第一位把层次分析法专门作为国际关系学方法论加以讨论的是美国的政治学家戴维·辛格,其于1961年发表了《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的文章,明确指出了层次分析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层次分析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作用推荐精选辛格认为,国际关系研究主要包括国际系统和国家两个层次国际系统是最全面、最具综合特征的层次,使研究者能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关系的规律;国家是微观层次,可使研究者分析国家政策细节 其上述两者间的关系比喻为,树林与树木、石场与石块、花园与花朵,国关的研究者可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分析层次 辛格的论述是一种比较平衡的分析,其既讨论了不同层次的优点,也指出了不同层次的缺陷,其学术意义在于将层次分析作为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问题系统提出来,引起了国关研究者对层次分析的自觉和重视自辛格之后,国关学者越来越重视层次分析方法的完善和使用,致使其越来越系统,层次间隔越来越小詹姆斯·罗斯诺提出了五个分析层次变量:个人、角色、政府、社会、国际系统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在罗斯诺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个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依次是:世界系统、国际关系、国内社会、国家政府、决策者角色、决策者个人。
世界系统:是指国际行为体所处的世界环境,如国际系统结构、世界科学发展水平等;国际关系:是指国际行为体(国家和非国家)间的关系国内社会:是指决策者所处的国内社会环境,如社会的富裕程度、利益集团的行为特征、社会成员素质等;国家政府:是指决策者所在政府的性质和结构,如国家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的安排等;决策者角色:是指决策者的职务;决策者个人:是指决策者的性格、价值观念等纯属个人的因素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以上述六层次为基本框架,编写了《世界政治:供选择的菜单》,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理论研究国际关系学研究中三种层次划分方法推荐精选二、层次分析的应用一)、国际关系学者们总是建议从上述的两到六个层次的分析出发来研究国际关系,但一般最常用的做法是采取三层次分析的方法,即系统(体系)层次、国家层次、个体(个人)层次1、系统(体系)层次:即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分析全球政治(国际关系)的世界观该层次的的理论认为,世界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和互动模式(国际体系)强烈的影响着国家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政策因此,理解国际体系的结构和类型将可以使我们理解国际政治如何运作2、国家层次分析:关注的是单个国家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该国行为的影响。
该层次理论认为,国家是关键的国际行为体因此,理解作为复杂组织的国家如何决策将可以使我们理解国际政治如何运作3、个体(个人)层次分析:这种方法关注的是人该层次理论主张,归根结底是人制定政策因此,理解人(作为个人、群体或整个人类)如何决策可以使我们理解国际政治如何运用下面以沃尔兹的三层次分析为例,其表示的因果关系如下:推荐精选 在上述这种因果链条中,层次因素是自变量,是原因;所要解释的某一行为或国际事件是因变量,是结果也就是说层次分析法假定某一个或某几个层次上的因素会导致某种国际事件或国际行为 因此,集中关注某个分析层次并不意味着排斥别的分析层次实际上,最好是逐一地从一般(体系层次分析)到个别(个体层次分析)地思考这些层次有可能集中关注某一个层次而仍使用其他层次的要素 进行层次分析时,重要的是我们假设某一国际事件或行为与哪些分析层次上的因素有关,在作出这一假定之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观察利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这些层次上的因素对于事件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的大小我们仍以三个层次分析为例一)、体系层次分析 我们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一般需要多个层次的信息,那究竟首先从哪个层次入手呢?通常依据“简约原则”,即好的解释方法必须抛开不必要的细节,以简单语言概括较复杂问题的能力,故简约是我们分析的起点。
体系层次的解释最为简明,所以它是一个很好的分析的起点如果体系层次的解释被证明是不恰当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体系内部的单位,增加分析的难度,直至得到合理的解释 这种方法分析的起点是假设国家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处于一个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地理的环境之中,因此,体系的具体特征在决定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模式方面能起作用体系层次的分析者们相信,所有的国际体系都按照某种可预见的方式进行运作,也就是说,作为行为体的国家之间在其行为方式上常常出现趋同的现象1、体系的结构与过程沃尔兹等一些新现实主义者认为,简约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结构上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者则认为,沃尔兹的体系概念过于简明,解释不了多少东西对此,我们在进行体系层面分析的时候,应分清体系的两个方面,即结构和过程,就可以理解这种争论,并消除只关注结构的缺陷推荐精选体系结构:指权力分布,如单级、两极、多极(三极)体系过程:指体系单位之间互动的模式与类型两者相互影响,都会发生变化,只不过结构是更为基本的,其变化的速度比过程要慢 政治学者通过考察国际体系结构来预测国家的行为和战争倾向当国家通过平衡主导国或霸权国来维护自己的独立地位,或者一个新兴的国家挑战领导国的时候,单极体系就开始走向瓦解。
在多极或者权力分散的体系中,国家会缔结联盟以实现均势,但盟友是不固定的多极体系中可能发生战争,但规模相对有限在两极体系中,同盟变得僵硬,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冲突,甚至爆发世界大战但用多极还是两极体系来预测战争的分析方法,却解释不了1945年以后的现实,因此,国际体系结构分析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粗略的答案,并不能充分的解释问题 如果我们在关注结构的同时,也关注体系的过程,即国家间互动的通常模式,那么我们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国家间可通过相互沟通和达成互利协定,改变了国家传统的战略选择,就会改变政治后果国际体系的过程取决于3个因素:(1)、体系的结构(两极结构倾向于导致不甚灵活的过程);(2)、文化与制度环境,它围绕着结构并决定国家参加合作的动机与能力;(3)、国家的目标和手段,属于革命性的还是温和的 目标和手段——革命性的还是温和的? 大多数体系都存在于一个具有一些基本规则和惯例的文化背景之中国家可能接受或挑战这些规则或惯例国际体系的过程到底是稳定的还是革命性的,取决于主要国家的认同和目标 国家除改变目标之外,也会改变手段国家所采取的手段也影响体系的进程,不同的手段会产生促进稳定或破坏稳定的作用。
手段可随技术的变革而发生变化,也可由新的社会结构的出现而发生变化 例如,18世纪普鲁士大帝弗雷德里克兼并奥地利的玛利亚·特里沙的西里西亚省、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初拿破仑企图建立欧洲霸权,两者相比较体系层次的研究者相信,国际体系迫使国家按照某些既定的方式行事(来自于外部的压力),一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着该国会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国际体系中地位相近的国家的行为方式是类似的大国以一种方式行事,小国则以另一种方式行事但是这样的解释是不充分的,所以我们必须考察单位内部所发生的事情,即考察国内政治的作用(国家层面)2、国家层次分析 这一分析方法强调,民族国家及其内部过程是世界事务进程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与体系层次分析一样,同样相信国家长期以来就是、还将继续是世界舞台上最强有力的行为体国家层次的研究者与体系层次的研究者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国家在决定采取何种政策的时候是相对自由的,“国家必须应付国际体系的现实,但即使最弱小的国家也不会做国际体系绳索上的玩偶”,他们关注的是国家做什么,以及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决策分析)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注重该分析层次,认为国内社会性质类似的国家行为相近,通过考察国内组织来预测国家的对外政策。
马克思主义者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来解释战争的(有缺欠)推荐精选自由主义【经济、社会、政治(关注制度与民主)】 经济自由主义关注贸易,认为贸易可能并不能防止战争,但是会改变国家对自身机会的认识,以特定的方式界定自己的利益,为国家提供一条通过发展经济而非军事征服来改变自身国际地位的途径,从而导致一个反对战争的社会结构 社会自由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增进相互了解,从而减少冲突尽管此种有关社会接触促进理解和防止战争的观点是过于简单化了,但对我们理解问题还是很有裨益的,如现在的欧洲与1914年的欧洲大不一样,即欧洲认同观念与国家认同观念共存 政治自由主义则强调制度的作用,被称为新自由主义其认为国际制度提供了一个影响人们期望的框架,它使民众相信,不会再发生冲突,缓解了安全困境也就是说,制度减轻了现实主义所说的无政府状态产生连续观念、创造礼尚往来的机会、促进信息流动、提供解决冲突的框架)国家层次(国内政治)分析:政府的类型:民主和权威主义政府(两者的区分标准,是看有多少和哪些类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