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妇女贞洁观浅析毕业论文.doc
28页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中古妇女贞洁观浅析学院:._人文学院—专业:._汉语言文学—班级:._10级(2)班学号._1005010047_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目录引言第一章汉代妇女贞洁观1.1 贞洁观在汉代的发展:雏形1.1.1汉代妇女再嫁现象普遍1.1.2妇女注重贞洁的现象1.2 汉代妇女贞洁观淡薄的原因浅析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贞洁观2.1 贞洁观在魏晋南北朝的发展2.1.1贞洁观在魏晋南北朝的加深2.1.2贞洁观加深的体现2.2 魏晋南北朝妇女贞洁观加深的原因浅析第三章晴唐时期的贞洁观贞洁观在隋唐的发展3.1.1贞洁观在隋代的发展3.1.2贞洁观在唐代的转变唐代妇女贞洁观淡薄的原因浅析第四章宋代妇女贞洁观贞洁观在宋代的发展4.1.1贞洁:妇女的第一生命4.1.2贞洁观普遍化的的开始宋代妇女贞洁观严厉的原因分析小结参考文献致谢咐录中古妇女贞洁观浅析摘要中古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伴随了 妇女贞洁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古时期的妇女贞洁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 地位本文就以中古时期的妇女贞洁观为浅析对象,以时间为发展脉络,来论述 妇女贞洁观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演变的特点和原因,进一步揭示了封建贞洁思想对 妇女身体和心灵上的严重迫害和摧残、封建纲常对妇女人性的禁锢。
关键词:中古妇女贞洁观AbstractMedieval time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eudal society,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eudal society accompanied by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omens Chastity view. The Womens Chastity view of Medieval time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n this paper, I use the Womens Chastity view of Medieval time as the object to analyze and time for the vein of development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sons of the evolution of Womens Chastity view during this period .Further reveals the feudal Chastity idea makes severe persecution and trample upon womens body and mind and the durance of feudal laws on womenJ s nature.Key Words:Medieval time;Women;Chastity view引言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文化丰富多彩。
近些年来,对古代社会生活和民 俗文化的研究论著越来越多由于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不断传承,中国古代社会 中的许多母题和因子仍然遗存在现代社会生活之中,或隐或显地影响着现代人的 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当人们同溯并纵览漫长的历史画卷时,诸如婚丧嫁娶,衣 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习俗,往往以其生动活泼、变化万千的风姿成为最引人入胜的 部分因此,我们越追求生活的现代化和时尚性,就越会感到历史沉淀的重负 于是,徘徊于现实和传统之间的人们就会心生好奇,进而去探寻历史的奥秘现今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社会,人们特立独行的标签越来越多,尤其是现 代女性,与传统妇女的地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现在也依然实 行着一夫一妻的专偶婚制,但是与古代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体 制不同的是,它们之间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古代社会的夫妻关系的形成大都建立 在士族门阀的基础上,受到封建思想的统治,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毫无婚姻的 自由选择可言,而如今,到处都提倡自由婚恋,离婚和再婚的现象比比皆是,妇 女并不会受到人们的轻视和排斥在夫妻关系中,男女双方都有着自己的婚姻自 主权,更不会出现封建社会时期的那种“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悲剧。
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画卷中,中古时期是其中的关键期,因为它显示了 封建社会从形成到兴盛最终衰落的整个过程,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在这一时•期 被奴役、被摧残的重要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段历史终将会离我 们远去,但是我们必须牢记这段历史留下的经验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在中古时期,影响妇女最为深刻当属贞洁观,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或 隐或显地影响着妇女的生活、地位及思想现今的众多论著中,有的是研究了中 国整个古代社会的妇女的贞洁观的历史演变,有的通过某部具体的文学作品来看 某个朝代的贞洁观,有的通过研究当时的婚姻形态或者妇女在当时的夫妻关系中 的地位来看某个时期的贞洁观总之,他们要么是以整个古代社会为研究的时间 范围,要么就是以某个朝代为具体的研究范畴然而,中国文学史上中古时期作 为中国古代妇女贞洁观念形成和发展最为精彩的部分,到日前为止,对此作专门 研究的专门论著尚少与他们的研究方式不同的是,本篇论文是以中古时期的妇女为研究对象,在 总结和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以时间的更替、朝代的先后顺序来浅析整 个中古时期的妇女的贞洁观念的形成、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妇女的贞洁观念不仅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所反映的 深层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都对后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重要 的意义。
贞洁观,按照现在的解释就是妇女在节操上没有污点,专指封建礼教所提倡 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观念《诗•周南•汉广》中说:“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郑玄笺:“兴者,喻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亦由贞繁使之然”当然,“贞洁”一词还有纯正高洁的意思,并非仅指女性对此本文不作探讨贞洁又可分为心理和生理两种,生理上的贞洁是指性行为上没有污点,心 理贞洁是指人们在性爱情感上没有污点在封建社会中,人们对女子的贞洁与否 十分重视,以“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畸形观念来束缚限制女性到了现 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展进步,除了少数的贫困、落后的地方外,贞洁 观的主张己经很少见但是曾经在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贞洁观从无到有、从形成到流行一时, 对中国古代妇女的观念、地位和自由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它是封建社会形成与 发展的伴随物尽管妇女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自主权,由 于母系氏族时期特有的婚姻形态,往往会形成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局面 而后来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取而代之,妇女的社会地位便开始走上下坡 路,男权制的不断发展,妇女逐渐变成男人的附属物,受尽压迫和禁锢中古时期是文学史上的第二段,它是封建社会从形成发展到兴盛,最后衰败 的一个时期。
而针对妇女的贞洁观亦是从秦汉开始逐渐被人们重视并日渐严格 虽然上古时期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已经出现了妇女的贞洁的概念,但是统治者并未 大力提倡,人们的贞洁意识特别淡薄,这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婚姻形态、生活方 式不无关联先秦文献中与妇女贞洁有关的记载如《礼•檀弓》:“伯鱼死,其妻 嫁于卫”,说明尚时社会贞洁观念淡薄,妇女不受从一而终的限制《礼记》中却 说:“夫死不嫁”,此种说法在*时的社会中并未起到束缚女性的作用到了秦朝 大一统时期,秦始皇在一次巡游中,在泰山刻石说:“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 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他不仅提倡妇女要有贞 洁意识,更为了一,个节妇修筑怀清台予以表彰汉代以后,贞洁观念逐渐由宽泛 走向严厉,最后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败而逐渐臻于鼎盛贞洁观,作为众多针对妇女的封建思想,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的 集中体现者,影响着封建社会妇女的一•生生活,虽然从汉魏一直到唐代,贞洁观 念体现得并不明显,也并没有成为妇女思想的主宰可是,经过历朝历代的累积, 终于到了宋代以后像火山一样爆发,成为为男权统治代言的工具,这时的妇女从 小就生活在贞洁观念浓厚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毫无自己独立的自由婚恋思想可 言,更不用说实际行动上的自由空间。
本文主要希望通过对中古妇女贞洁观的浅析来简单地勾画出中国传统的封 建思想一贞洁观对妇女所造成的影响的基本轮廓,让我们得以窥见前人曾经经历 的那条惨痛的人生之路,以及中国那段难忘的历史,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毋庸讳言,以今天的眼光看,中国的古代社会既有健康淳朴,积极美好的民 间风俗,也包含荒诞不羁,愚昧无知的陈规陋习,世界各国的文化中普遍存在良 莠并有的现象所以,要想完整而准确地去认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半然不能 回避这些落后的东西第一章汉代妇女贞洁观1.1贞洁观在汉代的发展:雏形li?.1.1.1汉代妇女再嫁现象普遍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两汉时期民族 融合空前发展,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到 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 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 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汉武帝废酬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 的统治思想汉代在立国时用无为而治之法,文景时期,乂用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 儒家和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 法律的重要性,乂坚持约法省简,务在安民。
而从汉武帝之后,统治者乂确立 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并辅之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中心是“德主 刑辅”,即先用德礼教化,教化无效再施之以刑罚这种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 成为汉武大帝以后汉王朝法制的指导思想汉代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相对.开明的政治制度,以及从先秦遗留下来的自 由的社会风尚为身处其中的妇女提供了极具特色的社会舞台此时,妇女具有极 高的社会地位,在婚姻关系中相对自由,她们拥有婚姻的自主权,能够自由选择 结婚对象、解除夫妻关系,因此妇女改嫁、再嫁的现象比比皆是,连东汉大文学 家蔡邕的女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一蔡文姬一生中都结过三次婚, 据《后汉书•董祀妻传》记载:陈留董祀妻者,同郡察陞之女也,名琰,字文姬 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 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 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壁赎之,而重嫁于祀可见,她最初嫁于卫仲道, 后因无子,丈夫死去而回到娘家,又因匈奴入侵,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 了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的痛苦,并且生育了左贤王的两个儿子十 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由于曹操与蔡邕的交情比较好,便花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蔡文姬归汉后,又嫁给了董祀,拥有了第三次婚姻,并留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 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一《悲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佳话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可是,人们却往 往忽略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结合是她的第二次婚姻,卓文君17岁出嫁,半年后 丈夫不幸去世便回到了娘家,许多名流都上门向她提亲,她都一一拒绝了,唯独 看上了穷书生司马和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