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doc
10页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9分)有人说:①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它像繁星那样灿烂,像大河那样磅礴,像牡丹那样美丽,像梅花那样芬芳它屹立着珠峰,juān( )刻着长城,绵延着昆仑,流淌着黄河它有汉魏风骨,唐宋诗章,金元曲剧,明清小说;②有皇宫凤阙,阆苑仙葩,竹篱茅塘,朝日霞光;有婉约浓艳,朴素大方,清新冷浚,典雅豪放它震憾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当我们从崇洋的迷雾中走出,才大彻大悟:③难道还有一个国家的语言能比我们祖国的语言更丰富、能比我们祖国的文字更让人叹为观止?④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磅礴( ) juān( )刻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 “ ”改为“ ” 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灿烂 B.芬芳 C.屹立 D.叹为观止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角标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① B.② C.③ D.④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6题。
6分)A.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补充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B.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C.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科学家、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D.经过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使得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奠定了一定的地位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 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充满了许多精彩传奇故事,体现了科学家的态度、品质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极好的励志书 5.文段画线句子A、B、C、D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6.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在失败面前,他们不言弃,始终执着地追求②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③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尝试药物在自己身上的反应,以做到保证药物的万无一失④屠呦呦的肝脏因此受到了损伤,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换来大家的健康,换来人类的科学进步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7.默写。
10分,每空1分)(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郑风·子衿》) (2)式微式微, ?微君之故, ?(《诗经·国风·邶风》)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达诗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是: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 二、阅读理解(4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20题一)韩休为相 (9分)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③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始嵩④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及与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渐恶之……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蝇,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①黄门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
②同平章事:官职名 ③干:求取 ④嵩:萧嵩,唐朝宰相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非为身也/身体力行 B.辄谓左右曰/浅尝辄止 C.陛下殊瘦于旧/殊途同归 D.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卧薪尝胆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始嵩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3分) (二)《社戏》节选(9分)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m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4.选出对选文的内容解读错误的一项:( ) (3分) A.选文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主要内容的叙写的B.第④小节“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里“八癞子”加上引号是表明特定称谓。
C.选文中的六一公公是一位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老人,并不是真的“小气鬼”D.选文主要是以小时候的鲁迅的视角来记录这些人和事,所以显得很真切5.结尾所写的“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戏,看得令人昏昏欲睡,气得少年们破口骂;豆,也只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罗汉豆这是说反话,显示了语言的幽默性B.这是在乐土看的戏,是在乐土吃的豆,这是日后所看的戏、所吃的豆无法比拟的,因此“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C.这样写,是突出那夜生活的难忘,突出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念D.因为这样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是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没有再见到过的,所以豆特别好吃,戏特别好看6.简要赏析选文第①小节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特色3分) (三)离开,你能活下去吗 (10分)①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都24小时不离身?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依赖症”!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
离开,你能活下去吗?在“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②患上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症,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的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更主要的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③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以前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提供的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工作被“绑在”上,久而久之也难以摆脱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群、群,不少工作都在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为工作所迫。
④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又没法很好地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足为奇了⑤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