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作业指导书.doc
19页目 录1 概述2 目的3 适用范围4 引用标准5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6 职责7 作业程序8 报告和记录修 改 记 录版本号修改码编 写审 核批 准批准日期生效日期1 概述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作业指导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6-1998编写,作业指导书中包含了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的方法、内容以及应达到的标准 2 目的2.1 通过对汽轮机控制系统各项功能、性能以及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的测试,确定汽轮机控制系统功能是否正确、可靠和完善,系统性能、抗干扰能力、可用率指标是否达到验收规程的要求2.2 通过测试找出影响汽轮机控制系统功能、性能、抗干扰能力、可用率指标的主要原因,并为采取有效解决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2.3 对新建或技术改造机组的汽轮机控制系统功能和性能等作出客观的正确评价3 适用范围3.1 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的新建或技术改造的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最终验收测试3.2 单机容量200MW、125MW及以下火电机组的汽轮机控制系统也可参照执行3.3 电厂重大检修后的验收测试也可参照执行。
4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4.1 DL/T656-1998《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4.2 DL/T 590-1996《火力发电厂固定式发电用凝汽式汽轮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4.3 DL/T 701-199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4.4 DL 5000-9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4.5 JB/TS234-91《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4.6 SDJ 27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4.7 电建[1996]第159号《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5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5.1 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简称DEH)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是按电气原理设计的敏感元件、数字电路,按液压原理设计的放大元件和液压伺服机构构成的汽轮机控制系统 5.2 汽轮机自启动(automatic turbine startup control,简称ATC或ATSC)、根据汽轮机的运行参数及热应力计算,使汽轮机从盘车开始直至带初负荷按程序实现自启动。
5.3 超速保护控制(overspeed protection control,简称OPC)功能超速保护控制功能是一种抑制超速的控制功能,常见有以下两种方式:① 当汽轮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103%时,自动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当转速恢复正常时,开启这些汽门,以维持额定转速② 当汽轮机转速出现加速度时,发出超驰指令,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当加速度为零时由正常转速控制回路维持正常转速 5.4 阀门试验阀门试验是在机组运行过程中,为确认阀门受控动作的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 5.5 阀门管理阀门管理是根据运行条件不同改变进汽方式的能力,对应机组全周进汽和部分进汽而采用的单阀控制(节流调节)和多阀控制(喷嘴调节)的管理方式6 职责6.1 本院自动控制研究所技术岗位工作人员为本作业的承担者6.2 工作负责人的职责:编写试验方案,现场试验人员的安排、试验指挥与协调、安全监督、现场结果的确认和最终总结,试验质量的控制,编写试验报告6.3 试验参加人员的职责:负责试验的仪器、设备,试验现场测试准备、试验测试与记录、数据分析和整理,配合负责人收集资料7 作业程序7.1 本作业承担者的基本要求7.1.1本作业承担者应熟悉汽轮机控制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及性能的专业知识。
本作业一般为2—3人,其中工作负责人1名工作负责人应具有本岗位初级以上技术职称,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参加者应为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人员7.2 试验方案的制定7.2.1 工作负责人接到任务通知书后应立即组织进行试验机组汽轮机控制系统有关资料的收集,制定出试验方案7.2.2 试验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验内容、试验组织与分工、安全技术措施7.2.3 试验方案须经专业所负责人审核,院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审批,并经顾客方认可后形成有效文件7.3 试验用仪器设备的要求7.3.1 仪器设备领用时的检查仪器设备领用及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仪器及附件完整,精度等级符合要求,并在规定的有效检定周期内本作业所需如下主要精密仪器:① FLUCK 702 ,仪器使用方法见相关说明书② 多路开关量信号发生器,分辨力lms;仪器使用方法见相关说明书③ 数字万用表,分辨率5.5位;仪器使用方法见相关说明书7.3.2 客户提供的仪器设备应同样符合7.3.1要求7.3.3 包装与运输本试验用精密仪器应置于专用仪器箱内,其它仪器也应妥善包装,确保在运输途中保持其完好7.3.4 试验用仪器设备使用前的检查试验用仪器设备在正式试验前应通过预备性试验、观察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能满足试验要求。
7.4 试验方法及内容7.4.1 试验前召开由本所试验人员和客户方相关领导、技术人员组成的试验协调会议,对试验进行安排7.4.2 试验条件的检查7.4.2.1 接入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全部现场设备均应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安装、调试、试运行并通过验收合格 7.4.2.2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和有关标准完成安装和调试,并已投入连续运行 7.4.2.3 汽轮机及其辅机在试生产阶段中已经稳定运行,且控制系统已随机组连续运行时间超过90天 7.4.2.4 控制系统的工作环境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7.4.2.5 机组具备带满负荷的基本条件 7.4.2.6 系统具有可靠的两套电源供电,供电品质符合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7.4.2.7 汽轮机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后的运行记录应完整运行记录的格式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7.4.2.8 测试所带的计量仪器应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证书计量仪器的误差应小于或等于被校对象误差限的 1/3 7.4.2.9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接地应符合制造厂的技术条件或有关标准的规定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必需单点接地7.4.3功能测试7.4.3.1 转速控制功能 ① 控制系统在转速控制方式下,使机组启动升速到额定转速,按机组启动升速的各阶段设置目标转速进行控制,机组实际稳定转速与设定转速的偏差应小于额定转速的0.1%。
② 结合机组超速试验,由控制系统从额定转速升速到机组超速保护的转速定值,其转速控制性能亦应满足7.4.3.1第①条的要求,检查控制系统的全程调节功能 ③ 按制造厂的技术条件规定的各种升速率控制转速变化,最大升速率下的超调量,应小于额定转速的0.15% ④ 设定额定转速为目标转速,按机组的临界转速检查控制系统自动高速冲过临界转速的功能,其过临界转速时的升速率满足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⑤ 阀门切换时,转速波动不大于规定允许值 ⑥ 当机组升速至额定转速时,检查汽轮机控制系统与自动同期的接口功能应能根据自动同期装置的指令完成汽轮发电机的转速匹配以保护发电机能自动并网,并给出机组应带的初负荷 ⑦ 机组在某一工况运行条件下,显示并打印热应力计算功能结果,与同参数下实际计算结果对照,差值应符合规定的误差要求 ⑧ 对于第一台新型机组或汽轮机调节系统改造后机组应做常规法甩负荷试验,即:在机组带负荷 100%运行的情况下,油开关跳闸,控制系统应能迅速关闭调节汽门,避免高温高压蒸汽进入汽轮机,而引起超速,维持汽轮机空转,转速动态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其它机组可按测功法进行试验。
⑨ OPC功能检查通过试验确认当汽轮机转速达到规定值(例如103%额定转速)时,OPC正确动作,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待转速恢复正常时重新开启这些阀门,维持正常额定转速OPC动作的转速偏差应小于2r/min,阀门动作次数不宜大于5次 7.4.3.2 负荷控制功能 ① 在机组带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按给定的负荷指令和变负荷率自动改变负荷调节的给定值,使机组改变负荷,实际负荷与负荷指令的偏差应小于规定值 ② 按照机组的不同运行方式可进行控制回路切换,切换过程中不得引起扰动 ③ 负荷指令可以由运行人员给定,也可以由协调控制系统的负荷指令确定,各种方式的负荷调节精度应均能满足7.4.3.2第①条的要求 ④ 负荷变化率可以由运行人员给定当具有热应力监控系统时,可以通过汽轮机热应力计算来确定和修改负荷变化率在机组带负荷运行条件下,按确定的负荷变化率改变机组负荷,以检查系统适应负荷变化率变化的功能 ⑤ 检查负荷和负荷变化率限制功能当设置超过可调的机组最大和最小负荷、负荷变化率时,应能在最大和最小负荷、负荷率限制值内执行负荷、负荷变化率的变化 ⑥ 在协调控制运行方式下,检查汽轮机控制系统与分散控制系统中的协调控制系统的接口是否可靠,应能接受协调控制的负荷指令进行负荷调节,且满足7.4.3.2第①和②条的精度要求。
⑦ 阀位限制功能检查机组在阀位限制方式下运行,应能满足机组的正常运行要求 ⑧ 压力控制功能检查在定压运行方式下,DEH通过压力控制器将主汽压力维持在设定值,实际压力与设定值的差值应小于规定值 ⑨ 控制系统与旁路匹配检查机组在旁路配合运行的方式下,通过试验检查汽轮机控制系统与旁路的配合情况,控制系统应能发出正确的指令,且与旁路有可靠的接口,控制系统与旁路配合应能满足机组运行的要求 7.4.3.3 阀门管理和试验功能 ① 在机组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通过实际试验检查阀门管理功能,多阀控制和单阀控制方式均应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的正常运行 ② 在机组带负荷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置于阀门试验方式,逐个进行阀门活动试验,以检验阀门机械部分的工作情况,试验过程中引起的机组负荷扰动应小于规定值 7.4.3.4 汽轮机自启动功能 ① 控制系统置于汽轮机自启动运行方式,运行人员按一个启动键,机组应能自动进行冷态启动,升速至额定转速,并网带初负荷,在此过程中,目标转速、升速率、过临界转速的升速率的给定、暖机过程控制以及阀切换等也应由汽轮机自启动给出相应稳定数值 ② 机组带负荷过程中,ATC程序能根据对机组的热应力计算确定最佳目标负荷和负荷变化率,可靠地控制机组负荷。
7.4.3.5 机组保护功能 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