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2礼记二则同步测练原题答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73265864
  • 上传时间:2023-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礼记》二则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旨 (zh ǐ) 兑命(yuè). .( 一) 虽有嘉肴学学半 (xi à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弗食弗: 不.(2)虽有至道至道: 最好的道理..(3)不知其善也善: 好.(4)教然后知困.困: 困惑(5)然后能自反 也自反: 自我反思..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学学半 “学”同“敩 ”,教导.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虽有嘉肴古义: 即使今义: 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 味美今义: 主旨.(3)教学相长古义: 教与学今义: 教书..5.下列句中 “其 ”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C)A.择其 善者而从之B.弗食,不知其 旨也..C.其 此之谓乎D.弗学,不知其 善也..(解析: C 项“其 ”是副词,表推测,大概其他三项均是代词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3)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7.填空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 西汉 (朝代 )经学家 戴圣 (作者 )编纂的,是 战国至秦汉 (时期 )间儒家 (学派 )论着的汇编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教学相长也 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8.“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强调了什么问题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9.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的先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设喻类比,引出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 “教学相长 ”的中心论点10. “教学相长 ”与“学学半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 “教 ”是学习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作为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11.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示例】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三、课外拓展【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兑(选自《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 ,輮 ②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 ① 中 (zh 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② 輮 (róu):通 “煣 ”,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③ 暴:通 “曝 ”,晒干 ④ 参:通 “叁 ”,多次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知其旨 也旨: 味美.(2)然后能自强.也 强:勉励(3)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4)故木受绳则直故:所以,因此.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A. 輮使之 然也 / 其此之 谓乎..B.不知 其善也 / 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C.虽 有嘉肴 / 虽有槁暴..D.学而 不思则罔 / 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解析: A.代词,代指木条 / 宾语前置的标志;B.知道 / 机智; C.均为 “即使 ”; D.连词,表转折 / 连词,表顺承。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说命》说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寒冷15.【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 教学相长 (也 );【乙】文开头就提出了论点 “学不可以已 ”,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比喻论证 (或举例论证 )16.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要求:提出观点、看法;阐述理由;联系学习生活,紧扣文章内容 )附【乙】文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 (那么 )木材的弯度 (就 )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干枯了, (木材 )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变得挺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二)大道之行也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选贤与 能 (j ǔ)讲信修睦 (mù)矜、寡 (guān)男有分 (f è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选贤与能能: 才干出众.(2)讲信修 睦修: 培养.(3)不独亲其亲.亲:父母(4)不独子其子.子:子女(5)矜、寡 、孤、独、废疾者.寡: 老而无夫者: 的人.(6)男有分分: 职分,职守.(7)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 指作乱害人的事作: 兴起...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选贤与能 “与 ”同 “举 ”,推举(2)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同 “鳏 ”,老而无妻4.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不独亲 其亲.亲: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亲(2)不独子 其子.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子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大道之行也..古义: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路(2)女有归古义: 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3)、独矜、寡、孤..古义: 两个词 “孤 ”指幼而无父; “独 ”指老而无子今义:一个词独自一人(4)盗窃乱贼 而不作 古义: 害人 今义:小偷,窃贼.(5)故外户 而不闭古义: 门今义:窗.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A.故人 不独亲其亲 B.货 恶其弃于地也C.是故谋闭而不兴D.是谓大同(解析: A.故人不独亲其亲。

      )7.填空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照应此句的是: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出自本课的成语有: 鳏寡孤独、夜不闭户、天下为公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5)男有分,女有归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8)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9)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叫作 “大同 ”社会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9.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示例】排比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偶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结构整齐,语势增强,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社会状态10.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从干部的选拔任用、公民的道德素质、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三个方面论述了 “大同 ”社会的特征1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理解并说说今后应怎么做示例】古代的理想社会就是要求所有人没有私心杂念,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做到 “夜不闭户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树立 “天下为公 ”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三、课外拓展【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