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海淀区东升青少年活动中心论文黄良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48717230
  • 上传时间:2023-04-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征文内容 :(打√)□科技 □艺术 □国防 □社会实践 √其他征文类型: (打√) √论文 □研究报告 □活动案例 □教育故事□科技员创新项目论古筝演奏中的仪态美作者姓名: 黄良栋  工作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青少年活动中心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塔院朗秋园乙七号  邮政编码: 100083  单位: 82021288 手 机: 13311390811  电子邮箱: huangld123@ 论古筝演奏中的仪态美【摘 要】古筝是审美的艺术,仪态美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它体现出演奏者对乐曲意境的准确表达,是提升古筝演奏水平的重要环节作为古筝基础教学的校外教育,必须针对学生学习阶段特点和曲目特点,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演奏仪态和动作表达关键词】仪态美 意境 自然大方【正文】古筝作为一门音乐艺术,归根到底是审美的艺术其中,仪态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体现出演奏者对乐曲意境的准确表达,同时直接影响到演奏效果。

      研究仪态美的规律是提升古筝演奏水平的重要环节或许有的人会说,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演奏姿势,仪态美没有标准,无法模仿其实不然,综观当今古筝演奏的各家各派,从演奏仪态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演奏动作夸张、幅度较大;一派演奏动作幅度较小,比较内敛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之所有有演奏仪态上的区别,除了和师承渊源有关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两派所演奏曲目风格的差异一派偏重现代曲目的创作和演绎,重点表达现代人强烈的情绪体验和社会变迁,体现在仪态上,必然要求动作幅度大胆传神、情绪感染力强而另一派更注重传统曲目及风格的传承发扬,表现在仪态上,要求因势自然,大气端庄所以,虽然看起来每个人的演奏风格有很多不同,但实际上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传神写意,表达乐曲意境和自身感悟而夸张或者内敛的不同选择,则根源于曲目特点和演奏风格由此,作为古筝基础教学的校外教育,必须针对学生学习阶段特点和曲目特点,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演奏仪态和动作表达古筝校外教育的教学曲目以传统乐曲为主,像《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等,曲目大多婉转优美、韵味十足这类曲目的演奏仪态主要强调自然大方,根据乐曲的情绪自然而然地带出形体动作,心随情表,体随心动。

      如何能够让学生掌握这种自然优雅的演奏仪态呢?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从正确的坐姿手势开始俗话说“坐有坐相”,乐器演奏中更是如此,正确的坐姿和手型是弹好乐曲的基础弹奏古筝时,要靠近筝的右端坐好,身体距筝大约15公分,也就是肚子离琴一个半拳头那么远这样可以保证弹起筝来挥洒自如,张弛有度如果紧贴琴而坐,会导致很多动作无法施展;如果离琴太远,则触弦距离不够,一切都要恰到好处两腿于筝架下自然分开,双脚一前一后放置上身端正,手臂松弛,腕部放松,头部略微俯视,仪态自然大方手型要求为大指略微展开,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这种放松的自然手型,不仅展示在静止的状态上,也呈现于演奏的过程之中手型松弛自然,以手指小关节发力,才能保证触弦角度的准确和音色的干净利落二、学会手臂动作乐曲演奏中仪态表达的第一步是学会手臂动作,即根据乐曲的节奏,右臂、右腕先做规律运动,然后带动整个手臂的动作具体要领是伴随一个乐句开始,从肘部开始运动,先抬右肘,抬至右肩同高,以不造成身体倾斜为限度,然后右肘下移,同时右腕拱起,先向上运动再自然垂落,形成整只手臂的完整动作整个过程中,手臂形成有节奏的波浪式的运动,不仅优雅美观,而且使初学者身体不再僵硬,使音符流动、生动起来。

      同时,左手则是用按滑揉吟等手指技巧,配合轻微的手臂动作,表达乐曲的韵味和美感双手呼应配合,形成优美的韵律节奏,大大丰富乐曲的表现力三、学会身体动作仅有胳膊和手腕的动作还不能使一个乐句乃至整个乐曲生动起来,所以在学会抬手之后就要学习身体动作,要领有两条第一条是身体运动跟随乐音高低变化当弹奏的音区较低时,身体随手部动作向前俯倾;当弹奏的音区较高时,身体随手部动作向后向上抬起,形成规律运动第二条要领是身体运动跟随乐音强弱变化当弹奏的音较弱时,触弦位置靠近雁柱,身体随手部动作向左俯倾;当弹奏的音较强时,触弦位置靠近岳山,身体随手部动作右倾,形成规律运动由此,随着整个乐句音的高低起伏、强弱变化,身体也做有节奏的前后、左右运动当然,运动幅度不能过大,以优雅自然为是四、学会表达乐曲意境抬手和身体移动的动作掌握之后,仍然是一个一个单独的动作,演奏者会比较僵化、生硬这个时候就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把自己的情绪融入乐曲演奏之中弹奏之前静思乐曲情绪,演奏中根据乐曲情绪变化,把手臂和身体动作融入音乐起伏之中动作为演奏服务,仪态为音色添彩,动由心生,乐向心流,这样才能对乐曲意境做准确传达比如乐曲高潮之处,内心情感强烈,喷薄待发,身体动作自然起伏动荡,幅度较大;乐曲恬淡低沉之处,内心情感轻柔安逸,身体动作自然轻柔低缓,让听者与自己一同沉浸于乐句的感染之中。

      另外,身体动作还应该与乐曲风格相符合比如筝曲《渔舟唱晚》曲风悠然恬美,身体动作应自然端庄,晃动较小;而筝曲《战台风》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身体动作幅度自然相应加大不过不论何种风格的曲目,都要求演奏仪态的自然大方切不可夸张声势、动作乖戾,那样的话只会适得其反,影响观者对乐曲内涵的欣赏五、学会集体配合呼应古筝校外教学往往是集体授课,孩子们在一起学琴,很容易互相感染,互相学习当演奏同一乐曲或者同一乐句时,相似的身体倾向性和规律运动,会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身处其中的学生们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更有利于乐曲意境的表达和演奏技巧的展现所以,在集体授课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们身体动作的配合呼应,形成一致的仪态表达,锻炼学生仪态美的把握能力总之,对于古筝基础教育中的演奏仪态美的锻炼,应因势利导、从细微处着手、从点滴中积累,久而久之,演奏者就会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动作技巧,体现出优雅自然的仪态美参考文献】1、钟晓红:古筝弹奏技巧浅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7) 2、唐继红:魅力古筝——论古筝音色的探究[J].黄河之声,2008(11)3、杨琳:古筝合奏课的教学与训练[J].中国音乐,2008(4) 4、武岚:古筝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及演奏技法[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1)5、阎爱华:古筝音色与演奏风格剖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1999(2)6、余佳:浅析影响古筝音色的因素[J].北方音乐,2011(4)7、董聿扬:琴法教学中如何追求弹奏的音色美[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3)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