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TCD各血管的辨别,位置.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04310907
  • 上传时间:2024-0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4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MCA (大脑中动脉)的确认信号位置:将探头置于颞窗, 通常为中窗, 探头方向大致与颞骨骨板垂直, 很多情况下需将探头略指向额顶部,轻微移动探头并调整探头方向即可探及 MCA 的血流信号取样深度常设在 50-55mm范围,具体深度根据受检者头颅大小以及年龄因素做适当调整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MCA 的血流方向朝向探头,为正向频移血流速度值一般在全脑血管中最高频谱形态:为颈内动脉系统波形,即收缩缝相对高尖,波形相对较宽大的前组循环频谱音频信号特征 :为颈内动脉系统音频表现,即音调较高尖,呈吹风样MCA 正常频谱图健康成人血流参数正常值血管名年龄vpvdvmp i<4098+19.646.4+7.668.4+13.80.89+0.13MCA40~6090.6+14.944.6+963.7+12.50.76+0.11>6083.9+1535.3+9.249.9+12.10.95+0.19大脑中动脉是易发生血循环障碍的脑动脉, 对颅内高压, 脑死亡, 以及一些非特定义的脑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管性头痛) TCD 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资料是诊断的主要依据ACA( 大脑前动脉 )的确认信号位置 :将探头置于颞窗,最好在颞后窗。

      先找到 MCA 的血流信号,然后将探头位置固定,逐渐增加检测深度至 60— 70mm 处负向的频移即为 ACA 的信号如果仅增加检测深度不能探及 ACA 的血流信号,可将探头方向稍指向前方或前上,下方,并适当调整检测深度,多数受检者 ACA 是可以检测出的优于 ACA 变异较大,发育不全占 4%--12% ,加上血管细小,.走形弯曲,而且在病理情况下常可出现 ACA 血流方向逆转,所以,他的检出率低于 MCA,约为 70%--90% 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为背离探头的负向频移信号, 血流速度仅次于 MCA 在对健康的人的检测中亦常见到 ACA的血流速度高于 MCA 的情况,此时应结合具体情况予以分析判断,而不应一律视为异常频谱形态:为前组循环型频谱特征性表现音频信号特征:为前组循环型频谱特征性表现ACA 正常频谱图血管名年龄v pv dv mp i<4084.2+14.140.8+8.658.4+13.20.85+0.14ACA40~6073+11.834.3+9.147.2+11.80.77+0.16>6068.1+15.932.9+9.140.6+9.50.94+0.11PCA(大脑后动脉 )的确认信号位置:探头位于颞窗, 先找到 MCA ,再将探头方向指向枕部并逐渐增加检测深度, 在 60-70mm 范围内可见一正向频移信号,即为 PCA 的血流信号。

      如果将检测深度逐渐降低至小于 60mm,此信号消失,该现象可以作为区别 MCA 和 PCA 的鉴别点另一种方法是先增加检测深度,在枕部方向上找到基底动脉分叉处的双向频移信号,再减少深度,寻找 PCA 信号临床上最好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PCA 为正向频移,( PCA 交通后段为负向频移) ,流速在基底动脉和椎动脉流速之间,并接近于基底动脉的流速频谱形态:.为后组循环型频谱特征性表现音频特征:与 MCA 的吹风样声音相比, PCA 的音调较低,呈“沉闷柔和”的特点,在检测过程中,找到 MCA 后再增加深度并将探头指向枕部并检出 PCA 信号时,可明显地感受到音频信号的变化PCA 正常频谱图血管名 年龄 v p v d v m p i< 4058.5±11.1 27.5±7.6 39.4±11.5 0.82±0.16PCA 40~60 53±12.2 25.3±5.5 37.8±10.4 0.73±0.18>60 48.2±12.3 21.2±6 32.1±7.9 0.96±0.17BA(基底动脉 ), VA( 椎动脉 )和 PICA (小脑后下动脉)的确认探头置于枕窗, 在中线方向深度 70mm 以上即可探及 BA 信号, 血流方向背离探头, 为负向频移,此时减少深度至 60-65mm ,探头略指向一侧,即可发现 VA 信号,再减少深度至50-60mm ,可以看到双向的频移信号,正向频移为 PICA 的血流信号,负向为 VA 的血流信号, BA 和 VA 的检出率为 96%-99% , PICA 的检出率为 73%。

      一般情况下, BA,V A 和 PICA 的确认是比较容易的,但在测试应注意:1 检测深度很大时应与颈内动脉区别, 有两种方法, 一是看探头方向是否偏离中线方向, 如果是,则可能是颈内动脉信号二是做 CCA (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如果是颈内动脉则应有相应的流速和波形变化2 这三条血管的流速正常值为递减分布,即: BA > VA > PICA ,但有时 PICA 的流速值会明.显高于 VA ,所以,鉴于手法的不一致和血管解剖位置的变异, PICA 的检测在通常情况下意义不大,只有在特定的病理情况下结合具体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方有参考价值BA( 基底动脉 )血管名年龄vpvdvmpi<4064.9±13.435.6±5.448.5±8.70.79±0.17BA40~6056.7±15.524.3±7.545.2±11.50.68±0.1>6048.8±9.720.9±4.130.1±6.30.94±0.2VA(椎动脉)方向应为负向频移血管名年龄vpvdvmpi<4060.2±11.630.7±6.344.2±7.6 0.78±0.15VA~60±10.2±4.6±9.4±0.144055.426.439.50.7>6046.1±8.821.9±4.335.4±6.70.94±0.21.针对目前的常规检测过程而言,最大的难点不是动脉的确认,而是如何提高检出率的问题,此乃经颅多普勒超声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造成动脉检出率未达到 100% 的原因主要有:1 颅骨对超声能量的衰减作用颅骨厚度以及颅骨内部结构的差异(如骨化程度不同)对超声能量的衰减影响很大,比如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超声能量甚至可能不进入颅内,造成颞窗阙如2 脑血管变异程度脑地动脉环的变异较多见,一些正常人可出现某条血管双干,阙如或走行路径和起始点变异等等,使动脉的找寻和确认难度增加3 某些病理情况下动脉解剖位置发生变化,如较大的颅内血肿,脑肿瘤其占位效应可导致血管移位4 颅骨的表面形状差异有些颞窗骨板平面范围小,向前额的移行过早,导致颞骨表面倾斜度过大,探头完全接触皮肤时超声束不可能经过脑底动脉环,将其对准动脉环后探头仅少部分接触皮肤,是超声能量向颅内的传输受到限制5 操作的盲目性血管检出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工作态度和熟练程度,但即使一个熟练的操作者在面临难以检出的受检者时,也只能凭借经验从各个部位向颅内扫描,探头的位置和扫描方向,顺序没有严格而客观的规定,所以由此得出某条血管未检出的结论只是相对的另外,明确血流信号失检出的具体原因通常比较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及增加检出率,有待于经颅多普勒仪器的不断改进和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