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doc
9页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单元检测卷(三)(时间:60分钟 分数:70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相应括号里写T,错误的写F每小题1分,共10分)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F) 提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这是无条件的T)3.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也是无条件的F) 提示: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4.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F) 提示: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5.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F) 提示: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6.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T)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F) 提示: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F) 提示: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主次矛盾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T)10.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T)二、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6分)11.在2015年3月5日开幕的全国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讲到,治霾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从“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而言,打好这场攻坚战我们要看到( ) A.在任何时候,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前进的 B.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联系是具体的、客观的、多样的 D.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解析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A说法过于绝对;B说法错误,因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并不是说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虽然符合题意,但是不符合“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这一范围;材料说明联系是普遍的的、客观的、多样的,故选C 答案 C12.在山西大同的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内,采煤过程中伴生的黑色高岭岩经过深加工后摇身一变,成了化妆品和陶瓷的重要原料,而发电厂排出的废料,也被用作水泥厂的原料。
材料反映了( )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③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 ④主次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材料说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也说明废料是可以转化为资源的,即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①③说法正确事物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自发形成的,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状态,改变原有条件,创造新的联系,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主次矛盾的转化,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D1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错误,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说法绝对;③错误,人创造事物间的联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 C14.“养鱼种菜”这是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上展示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只需在农场或者鱼塘安装一个无线终端和传感器,就能和实现互联互通当土壤出现干涸、鱼塘水质异常等情况发生时,用户不管身在何方,通过遥控田地或者鱼塘里的传感器,水龙头就会自动开启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①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不能忽视事物的间接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说法错误;②反映的是实践与认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范畴,不属于辩证法;“养鱼种菜”是一项新技术,通过遥控田地或者鱼塘里的传感器,水龙头就会自动开启,说明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联系多样性,故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D15.“螃蟹效应”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因为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破解“螃蟹效应”,对建设高效团队的启示有( ) ①要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②要重视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 ③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④要坚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说明部分构成整体的结构影响整体的功能,启示我们要优化部分构成整体的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由此可见,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 B16.“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关系整体的成败 B.整体决定部分,部分没有整体所具有的功能 C.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D.部分与整体不可分割,离开部分的整体是不存在的 解析 整体决定部分,整体处于统率地位,A说法错误;B强调了整体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D强调了部分离不开整体,与题意不符 答案 C17.我国从过去的“奋斗创业”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表明( ) 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B.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 依题意判断,从“奋斗创业”到“科学发展”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所以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C18.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解析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
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A错误;材料强调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非强调道路的曲折性和内部结构的有序性,B、D两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C19.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写到:“莫言下山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诗境揭示的哲理是( ) ①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诗文的意思是:(上岭很累,但是)莫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在下山之前常常让那些行人空欢喜一场走入到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一重山里出来,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也说明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只体现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所以排除②④ 答案 B20.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表明( ) 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题干并没有把新旧事物作比较,①不符合题目要求,④与题目无关。
题干强调人生不摔跟头,不碰壁就不能长大,②③符合题意,选B 答案 B21.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 ①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②量变的总和构成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量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引文强调的是积累的量变过程,①③符合题意质变是量变基础上的质的飞跃,而非简单的量的相加,②不选;量变和质变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既相联系,又相区别,④错误 答案 C22.蜗牛慢慢往葡萄藤上爬,被甲壳虫看见了,“喂,树上一颗葡萄也没有,你爬上去干什么?”……“可是等我爬到了藤上的时候,葡萄就该长出来了这则寓言的哲学寓意是( ) A.坚持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 B.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C.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解析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二者的统一关系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A项不能入选;寓言故事中未涉及共性和个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故B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寓言故事中蜗牛的可贵之处在于它重视了量的积累,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D项与题意无关,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答案 C23.疟疾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传染病近日,研究者们在对同时患有疟疾和艾滋病的患者进行研究时发现,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提下,感染疟疾能帮助免疫细胞识别并清除潜伏的艾滋病病毒上述研究发现进一步证明( ) ①疟疾和艾滋病病毒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疟疾和艾滋病病毒的联系既是具体的又是多样的 ③疟疾和艾滋病病毒的矛盾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 ④疟疾和艾滋病病毒的转换既有普遍性又有条件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研究者们发现的新问题,进一步证明了疟疾和艾滋病病毒的联系是多样的,疟疾和艾滋病病毒的矛盾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②③正确;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④材料未体现 答案 B24.下列广告语中与“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哲理相对应的是( ) A.我只是对一成不变不敢苟同(李宁) B.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钙中钙) C.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 D.不以成功为终点,不以现状为满足(九牧王男装) 解析 题干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我们要抓主要矛盾A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体现了办事情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B符合题意。
C体现了创新的观点,D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 B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促进当前我国的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回答25~26题25.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积极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有( ) A.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