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教案 鄂教版 教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6682634
  • 上传时间:2021-1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差不多先生传》教学案例三维目标: 1. 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2. 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讽刺艺术 3.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 难点: 品味语言,感知其讽刺意味教学安排 一课时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从内容上讲,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在语言上,作为九年级的学生体会他的讽刺艺术难度也不是很大但是,因为作者写作的时代离我们学生生活比较久远,所以在探究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的时候学生很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穿插讲解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作者写作的目的有的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将理解局限于“差不多先生”的这一种现象而胡适先生要告诉我们的是:人性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病态的中国是希望通过差不多先生现象警醒国人,革除陋习所以在后面的练习中我有意识的设计了《我不行先生传》来达到巩固三维目标和深化文章现实意义的目的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话说差不多 1播放录音(寻人启事)板书课题、作者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学者、思想家胡适先生指名学生寻人提供线索)(看样子,还是很难找,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在这个人身上的具体趣事吧!)。

      二、导读: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高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中写了差不多先生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板书:事件(买糖、读书、记帐、乘火车、请人医病) 2、(发生在差不多先生身上的事肯定不只这五件事)发挥想象,为差不多先生补写一件事 请学生评价学生的补白事件,并了解差不多先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小结:由差不多先生的外貌及个性特征大家能不能帮老师再找找有人这样评价胡适:“胡适一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有极为可观的成就,至今无人企及由此可见他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其实他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寻人,而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三、析读: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1、指明学生介绍探究作者写作意图的一般方法? 2、教师明确 ①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 ②抓议论句 ③抓开头或结尾 3、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 4、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相机点评 明确:唤醒国人,革除陋习四、寻读:赏析语言(这篇文章唤醒了当时很大一部分人,让他们觉醒,那这篇文章的魅力是无穷的,下来我们就语言来稍加欣赏一下 1、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幽默、好笑、有讽刺意味) 2、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幽默,好笑或具有讽刺性的句子。

      3、那么大家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通过自主、合作进行品析 (提示:品析句子的一般方法:朗读体会情感;分析语言的结构特征 4、学生交流学习结果,教师点评五、拓展 (我们从胡适先生灰色幽默的语言中,读出了一股辛酸!读出了一种愤懑!深刻体会到作品在当时的深远意义80多年过去了“差不多先生”和“差不多先生”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绝迹了吗?) 现在大家对照课文,看看我们自己或周围有没有“差不多先生”这种现象?(举出事例,说出结果或危害)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整体感知了这篇文章的内容,探究了作品的时代意义,品析了这篇文章幽默的语言艺术,其实人性的发展是多方面,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中,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下,我们应该不断的自省,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强大,希望老师下面的这道练笔能给大家带来某些启示七、练笔以《我不行先生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和典型事件2、尝试运用夸张、反语来增加语言的讽刺效果3、体现一定的社会意义附板书:差不多先生传胡适买糖读书事件 记帐 风格:差不多乘火车请人医病目的 唤醒国人 革除陋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