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docx
7页人性化护理理念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杜芳芳 魏娜 雷芳 方萍[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工作的优良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护理工作的优良率(8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9.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骨科;护理管理[] R473.6 [] A [] 1672-5654(2019)10(a)-0059-02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骨科患者也随之增多[1]临床上,相关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上升,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由此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日益加剧[2]。
目前,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一个高效的、个性的、科学的、合理的护理服务模式[3]因此,为了证实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学中的有效性,该文2018年3月—2019年3月选取的200例骨科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200例骨科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该次研究通过了该院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都已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其中,对照组中的患者,男女比例为56:44;年龄在40~75岁之间,平均为(55.22±2.22)岁;26例胫腓骨骨折,22例股骨干骨折,23例膝关节骨折,29例髋部骨折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52:48;年龄在40~77岁之间,平均为(56.32±2.30)岁;28例胫腓骨骨折,22例股骨干骨折,24例膝关节骨折,26例髋部骨折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骨折种类、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病例标准包括:①年龄范围为40~77岁;②均符合临床骨科[4]的治疗诊断标准;③均自愿签署同意书参加研究。
排除病例标准包括:①对治疗不配合的患者;②有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③智力有障碍的1.3 护理方法1.3.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定期监护各项生命体征,包括测呼吸、心率、血压等;嘱咐患者按医嘱用药、按时服药;向患者说明手术、术后及住院的一些注意事项1.3.2 观察组 人性化护理: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正确树立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若要保障能够顺利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医护人员则必须要正确树立好人性化的理念临床研究中,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实施临床护理,摆正主体地位,由此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满足患者心理上的需求故组织相关的医护人员加深对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学习,全面交流并探讨,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运用人性化理念②建设好人性化的护理程序自患者入院开始就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直延续到患者痊愈出院,才算完成护理工作术前,护理人员需充分了解和调查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手术类型及家庭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术后,全面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心理压力、身体状况及其他疾病,方便实施日后的护理工作在入院1 d后,护理人员同主治医师及护士长一起,针对患者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一项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病情程度随时进行调整。
在严格执行患者的護理计划工作后,需要定期观察并评估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在入院的2 d后,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宣讲的工作,详细讲解在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指导病房里用到的相关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信任,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③提供人性化的医疗环境目前,大多数的骨科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合并其他器官的破损情况,从而引发较严重的并发症,影响住院时间,导致患者心理状态出现负担所以,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关注并了解患者各阶段性的心理状况,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缓解负面情绪,积极并鼓励患者面对疾病时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树立好战胜疾病的信心医护人员可通过布置病房,如放置鲜花、盆景等,营造一种舒适、温馨的氛围,进一步缓解紧张气氛同时还可通过播放音乐及电视节目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保持患者心情愉悦1.4 观察指标护理质量:由护士长评价护理质量,制定护理规范准则,实行打分机制,通过随时监督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并记录工作表现,对于在护理期间的不当行为进行扣分并记录护理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以百分制形式呈现,100分为满分,85分以上的则代表非常满意,在75~85分之间的代表一般满意,75分以下的代表不满意。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评价护理质量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的优良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护理工作的优良率(85.00%),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评价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中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9.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讨论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发展,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治疗与护理这两大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水平,要求全体护理人员用心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真心为患者考虑,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5]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强调要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为患者提供真正具有人性化的治疗护理模式一方面,在人性化的护理中除了要注重患者自身生理健康外,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患者自身的心理健康。
这样做是为了帮助患者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更好的了解,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6]在该次研究中,通过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从具体树立理念、建设护理程序、提供医疗环境、创新沟通机制、日常生活护理这5个方面逐个展开该模式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同时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和综合素质水平,对日后展开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7]该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人性化护理更加注重患者自身的需求,医护人员除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外,还需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让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细节服务和关怀在实施基础的护理过程中,能有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感,进而促进护患之间进行良好沟通和彼此相互理解,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便于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加以配合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 冯琼露.人性化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中应用价值的探究[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7,27(3):64-65.[2] 邓艳华,李琳.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30):52-54.[3] 常青.浅谈骨外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102-103.[4] 胡钦胜,聂涌,沈彬,等.通过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确定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二聚体警戒值[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1(4):29-32.[5] 梁冠文,杨朝晖.骨不连的风险因素及诊断评估[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3):479-483.[6] 陈娟.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5):36-37.[7] 周丽,吴丹华.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4(4):187-18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