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钩淬火【南乡子·何处淬吴钩】.doc
4页最新吴钩淬火【南乡子·何处淬吴钩】南乡子·何处淬吴钩《南乡子·何处淬吴钩》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描写塞外寒风萧萧衰草遍野的冷落景象行文用词格调高远气势豪纵情致凄怆透彻地抒发了世事无常兴亡无据古今同梦的悲慨作品名称,南乡子·何处淬吴钩创作年代,清代作品出处,《饮水词》文学体裁,词作者,纳兰性德曾是当年龙战地⑸塞草霜风满地秋霸业⑺等闲休跃马横戈⑻总白头莫把韶华⑼轻换了多少英雄只废丘⑾注释译文⑴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⑵淬:淬火⑶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钩后也泛指利剑⑷碧流:绿水⑸龙战地:指古战场本谓阴阳二气交战《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后遂以喻群雄争夺天下⑹飕飕:形容风声⑺霸业:指称霸诸侯或维持霸权的大业⑻跃马横戈:谓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⑼韶华:美好的年华⑽封侯:封拜侯爵泛指显赫功名⑾废丘:荒废的土丘清汤潜《广陵杨花篇》诗:“风流千古隋天子.回首雷塘只废丘哪里是用血浸染吴钩之地?而今已是城池荒芜碧水长流这里曾是当年群雄争霸的战场而今风声飕飕塞草遍野寒风呼啸满地皆是秋色称霸的事业轻易地结束了策马驰骋兵戈杀伐最终也只换得一头白发。
不要轻易用美好的年华换取封侯功名多少英雄到头来只不过被埋于废弃的山丘之下而已创作背景清康熙二十一年秋词人奉命出使梭龙在行经到当年诸侯争战之地时发起历史兴亡之思写下这首纪游咏古之作作品鉴赏这首词是一怀古之作发出了世事无常兴亡无据古今同梦的感慨何处淬吴钩”开端即问从中可见悲凉凄怆的情调下面紧接着荒城“枕碧流”映衬出当年争战之地的衰草风霜的萧瑟荒凉折射出词人的迷惘与哀伤塞草霜风满地秋”道尽了秋日的萧瑟凄凉霸业等闲休越马横戈总白头”下片从写景转入抒怀表达了人生苦短人间若梦的伤感结句处的“多少英雄只废丘”是这种哀感的点睛之语大有苏东坡“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的情怀世事无常功名虚无词人用历史古迹的满眼苍凉来说明霸业也好封侯也罢最终不过被历史的尘埃湮没吴钩全词悲壮中又有着超越历史的时空之叹沉郁悲慨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诗人望着古战场感慨万千他觉得在战场上过去多少英雄横戈跃马英雄们老的老了死的死了战场上只剩下荒烟蔓草词的调子显得悲凉寄托着凭吊兴亡的哀思作者简介纳兰性德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之讳改名性德。
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康熙十五年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南乡子·何处淬吴钩》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描写塞外寒风萧萧,衰草遍野的冷落景象,行文用词格调高远,气势豪纵,情致凄怆,透彻地抒发了世事无常、兴亡无据、古今同梦的悲慨何处淬⑵吴钩⑶?一片城荒枕碧流⑷曾是当年龙战地⑸,飕飕⑹塞草霜风满地秋霸业⑺等闲休跃马横戈⑻总白头莫把韶华⑼轻换了,封侯⑽吴钩多少英雄只废丘⑾[1]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⑶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⑸龙战地:指古战场龙战,本谓阴阳二气交战《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后遂以喻群雄争夺天下白话译文哪里是用血浸染吴钩之地?而今已是城池荒芜,碧水长流这里曾是当年群雄争霸的战场,而今风声飕飕塞草遍野,寒风呼啸,满地皆是秋色推荐访问:南乡子淬吴钩南乡子纳兰性德何处淬吴钩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