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齿轮传动(精品).doc
21页第六章 齿轮传动精选例题与解析例6-1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其中一级为直齿轮,另一级为斜齿轮试问斜齿轮传动应置于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若为直齿锥齿轮和圆柱齿轮组成减速器,锥齿轮传动应置于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答:在二级圆柱齿轮传动中,斜齿轮传动放在高速级,直齿轮传动放在低速级其原因有三点:1)斜齿轮传动工作平稳,在与直齿轮精度等级相同时允许更高的圆周速度,更适于高速2)将工作平稳的传动放在高速级,对下级的影响较小如将工作不很平稳的直齿轮传动放在高速级,则斜齿轮传动也不会平稳3)斜齿轮传动有轴向力,放在高速级轴向力较小,因为高速级的转矩较小由锥齿轮和斜齿轮组成的二级减速器,一般应将锥齿轮传动放在高速级其原因是:低速级的转矩较大,齿轮的尺寸和模数较大当锥齿轮的锥距R和模数m大时,加工困难,制造成本提高例6-2 一对齿轮传动,若按无限寿命考虑,如何判断其大小齿轮中哪个不易出现齿面点蚀?哪个不易发生齿根弯曲疲劳折断?答:一对齿轮的接触应力相等,哪个齿轮首先出现点蚀,取决于它们的许用接触应力,其中较小者容易出现齿面点蚀通常,小齿轮的硬度较大,极限应力较大,按无限寿命设计,小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1 较大,不易出现齿面点蚀。
判断哪个齿轮先发生齿根弯曲疲劳折断,即比较两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要比较两个齿轮的和,其比值较小者弯曲强度较高,不易发生轮齿疲劳折断例6-5 有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1、z2,和一对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直齿轮的齿数z1、z2、模数m、压力角,分别与斜齿轮的齿数、、模数mn、压力角对应相等若其它条件都相同,试说明斜齿轮比直齿轮抗疲劳点蚀能力强的理由提示: 答:根据所提示斜齿轮传动的接触应力计算公式分析如下:(1) 直齿轮d1= mz1,斜齿轮 = mz1/cosβ,因>d1斜齿轮接触应力较小2) 斜齿轮比直齿轮多一个螺旋角系数,因<1,接触应力较小3) 斜齿轮传动的综合曲率半径较大,区域系数较小,接触应力较小4) 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较大,重合度系数较小,接触应力较小综上,斜齿轮传动比直齿轮的接触应力小,接触疲劳强度高,抗点蚀的能力强例6-6 一对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1= 25,z2 = 75,m = 3 mm,= 1,小齿轮的转速 n=970 r/min主从动轮的1 = 690 MPa,2 = 600 MPa,载荷系数K = 1.6, 节点区域系数ZH = 2.5,材料弹性系数ZE = 189.8 ,重合度系数=0.9,是按接触疲劳强度,求该齿轮传动传递的功率。
提示: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公式为解:由已知条件:u = z2 / z1 = 75/25 = 3d1 = m z1 = 3×25 = 75 mmb =φd d1 = 1×75 = 75 mm因为大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较低,故按大齿轮计算承载能力: = 195182 Nmm = 195.182 Nm齿轮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为: 19826 W = 19.826 kW例6-7 图1例6-7 图示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mn=2 mm,z1=22,z2 =95,,a =120,齿轮1为右旋;低速级:mn= 3 mm,z3 =25,z4=79,,a =160主动轮转速n1=960 r/min,转向如图,传递功率P = 4 kW,不计摩擦损失,试:(1) 标出各轮的转向和齿轮2的螺旋线方向;(2) 合理确定3、4轮的螺旋线方向;(3) 画出齿轮2、3 所受的各个分力;(4) 求出齿轮3所受3个分力的大小解题注意要点:(1) 一对斜齿轮旋向相反,1轮右旋,2轮左旋2) 为使3轮轴向力与2轮反向,3轮左旋、4轮右旋3) 为求齿轮3的分力,先求螺旋角T3和β3例6-7 图2解:(1) 各轮的转向和2轮的螺向如例6-8图2所示。
2) 3轮为左旋、4轮为右旋,如图所示3) 齿轮2、3 所受的各个分力如图所示4) 求齿轮3所受分力: r/min Nm,β3 =12.8386° mm N N N例6-8 一对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如图所示,齿轮1主动,n1=960 r/min,转向如图,传递功率P = 3 kW,已知:m = 4mm,z1=28,z2 = 48,b =30mm,=0.3,,试求两轮所受三个分力的大小并在图中标出方向 例6-8 图1 例6-8 图2解:(1) 两轮所受分力的方向如例6-8图2所示2) 求各个分力的大小: Nm mm,= N NN例6-9 图示圆锥—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齿轮1主动,转向如图,锥齿轮的参数为:模数m=2.5mm,z1=23,z2 = 69,,齿宽系数 =0.3;斜齿轮的参数为:模数mn=3mm,z3=25,z4=99,试:(1) 标出各轴的转向;(2) 为使Ⅱ轴所受轴向力较小,合理确定3、4轮的螺旋线方向;(3) 画出齿轮2、3 所受的各个分力4) 为使Ⅱ轴上两轮的轴向力完全抵消,确定斜齿轮3的螺旋角β3(忽略摩擦损失)。
例6-9 图1解:(1) 各轮的转向如例6-9图2所示2) 3、4轮的螺旋线方向如图所示3) 齿轮 2、3 所受分力如图所示4) 确定斜齿轮3的螺旋角β3:若使Ⅱ轴不受轴向力,必须:|Fa2|=|Fa3|根据: 例6-9 图2得到: 即: 忽略摩擦损失:T2 = T3,Ft2 = 2T2/dm2则: , 将上述4式代入前式得到= 0.17662= 10°10′22″例6-10 设计一对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传动比 i = 4.5,已经根据其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条件,确定中心距 a = 180 mm,模数 m =2.5 mm,试合理确定齿轮齿数z1、z2和螺旋角β要求:径向力β= 12~15°,传动比误差小于5%解:根据 ,初步确定螺旋角β= 12°,确定齿数和:140.8则: , 取:z1 = 26, 取:z2 = 115传动比: i = z2/ z1 = 115/26 = 4.42传动比误差:(4.5 – 4.42 ) / 4.5 = 1.7 % < 3% ~ 5%,可用修正螺旋角β:= = 自测题与答案一、选择题6-1.对于软齿面的闭式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________。
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磨损C.齿面疲劳点蚀 D.齿面胶合6-2.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磨损C.齿面疲劳点蚀 D.齿面胶合6-3.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为________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磨损C.齿面疲劳点蚀 D.齿面胶合6-4.齿轮的齿面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________A.靠近齿顶处 B.靠近齿根处C.节线附近的齿顶一侧 D.节线附近的齿根一侧6-5.一对45钢调质齿轮,过早的发生了齿面点蚀,更换时可用________的齿轮代替 A.40Cr调质 B.适当增大模数mC.45钢齿面高频淬火 D.铸钢ZG310-5706-6.设计一对软齿面减速齿轮传动,从等强度要求出发,选择硬度时应使________A.大、小齿轮的硬度相等 B.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C.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 D.小齿轮用硬齿面,大齿轮用软齿面6-7.一对齿轮传动,小轮材为40Cr;大轮材料为45钢,则它们的接触应力________。
A.= B. <C.> D.≤6-8.其他条件不变,将齿轮传动的载荷增为原来的4倍,其齿面接触应力________A.不变 B.增为原应力的2倍C.增为原应力的4倍 D.增为原应力的16倍6-9.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l = 21,z2 = 63,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________A. > B. < C. = D. ≤6-10.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________A.先按接触强度设计,再校核弯曲强度 B.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C.先按弯曲强度设计,再校核接触强度 D.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6-7.设计闭式软齿面直齿轮传动时,选择小齿轮齿数z1的原则是________A.z1 越多越好 B.z1 越少越好C.z1 ≥17,不产生根切即可 D.在保证弯曲强度的前提下选多一些6-12.设计硬齿面齿轮传动,当直径一定,常取较少的齿数,较大的模数以________A.提高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 B.提高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 C.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 D.提高轮齿抗塑性变形能力6-13. 一对减速齿轮传动中,若保持分度圆直径d1不变,而减少齿数并增大模数,其齿面接触应力将________。
A.增大 B.减小C.保持不变 D.略有减小6-14.设计齿轮传动时,若保持传动比i和齿数和zΣ = z1 + z2不变,而增大模数m,则齿轮的________A.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提高 B.弯曲强度不变,接触强度提高C.弯曲强度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D.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不变6-15.在下面的各种方法中,________不能提高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A.直径d不变而增大模数 B.改善材料C.增大齿宽b D.增大齿数以增大d6-16.在下面的各种方法中,_________不能增加齿轮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A.直径不变增大模数 B.齿轮负变位C.由调质改为淬火 D.适当增加齿宽6-17.在圆柱齿轮传动中,轮齿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_A.模数 B.齿数C.中心距 D.压力角6-18. 为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A.采用闭式传动 B.增大传动的中心距C.模数不变,减少齿数 D.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6-19.保持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m,则________。
A.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提高 B.齿面的接触强度提高 C.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 D.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6-20.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不变,减小模数、增加齿数,可以________A.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 B.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C.改善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D.减少齿轮的塑性变形6-21.在计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弯曲强度时,齿形系数YFa取决于________A.模数m B.齿数zC.分度圆直径d D.重合度6-22.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