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试题.docx
6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糜子(méi) 贮藏(zhù) 白羊肚手巾(dù)B.脑畔(pàn) 慰藉(jiè) 柳林铺(pū)C.哺育(fǔ) 外溢(yì) 一气呵成(hē)D.惬意(qiè) 差使(chāi) 米酒油馍(mó)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领域 洪亮 危险 张灯结彩B.虚惊 华贵 观赏 富贵荣华C.锵然 燎原 褪色 人情事故D.神龛 怅惘 仿佛 斗方大字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C.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洗耳恭听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C.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1)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论语》十二章)(3)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4)看,像牛毛,_____,_______,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5)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畅想自己与朋友(或妻子)相聚聊天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6)谭嗣同的《潼关》一诗中借景抒怀言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①,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莲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③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④睹其为快也哉!(节选自苏轼《黄州快哉亭记》)【注释】①以物伤性:因外界事物而影响自己的本性②莲户瓮牖:用蓬草做门,用破瓮口做窗③揖:拱手行礼这里的意思是面对(西山白云)。
④乌:哪里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以其境过清(2)以其境过清(3)不可久居(4)不以物伤性(5)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2.翻译下列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3.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可由甲文中哪个句子得到印证?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文在思想情感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以下非文学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关于“诗词大会”的报道阅读[新闻报道]最近,杭州与诗词的缘分不浅一周前,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而昨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出题专家之一的方笑一,带着他的新书《中华经典诗词2000首》来到杭州,与读者分享如何成为一名诗词达人昨天的现场很是热闹,互动环节甚至一座出现抢话筒的场面,讲座结束时,方笑一被妈妈们团团围住,询问如何教小朋友背诗《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重读古诗词的热潮,第二季中的武亦姝,第三季中的雷海为,都是大热的选手[记者采访]方笑一是第二季、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海选面试的评审,他告诉记者,大多数选秀节目参赛选手水平每况愈下,可报名《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水平却一届比一届高,一些选手水平高到令专家都震惊。
比如第三季决赛“诗词接龙”环节中,12岁的上海小朋友钱子昂用五代蜀后主王衍的《醉妆词》“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破解了第三季亚军彭敏的“必杀技”“后不见来者”,赢得专家们一片掌声据方笑一的了解,熟记诗词并不是所有选手的“童子功”不少人是看了节目之后,才被激发起对古诗词的兴趣,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能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诗词之所以能在当下形成热潮,主要原因是,这种短小精练的文本,相较于其他的文学样式,更符合现代人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的习惯方笑一举了刚刚拿下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的雷海为的例子,他认为,这位外卖小哥1000多首的诗词储备正是充分利用了工作间隙中大量的碎片时间丰富的人生阅历,也会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方笑一告诉记者:“其实,古诗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它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所蕴含的人生体验,与你的心,你的人生,你的世界,息息相通他个人比较喜欢的出题方向,就是将诗词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他举了一道自己挺喜欢的题目:宋代朱敦儒《朝中措》词中“汤饼如丝”中的“汤饼”,是今天哪种面食的前身?A.汤面;B.汤包;C.汤圆方笑一说,这道题的思考方式有很多,有知识储备的人可能会知道,汤饼类似于今天的汤面,还会想到魏明帝请何晏吃热汤饼的典故。
假如不知道的话,从后面“如丝”的形容里可以推断出所描述的食物形状是细长的,就能得出汤面的答案我们总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天文地理、饮食医药,而诗词正是打开中华文化这座宝库的钥匙方笑一说[专家支招]想要成为“诗词达人”,你要学会下面几招第一招:图相比文字、图像更有助于加深记忆明朝时,就出过《唐诗画谱》在读到一些描写景致的诗句时,可以去网上搜搜图片,就算不能还原诗句中的意境,但能在脑海里形成场景,帮助你记忆第二招:唱很多人都有课文记不住,但歌词却忘不掉的体验,这就是音乐旋律的功劳诗词本身就有格律,诵读时朗朗上口,如果配上旋律,更能进一步加深记忆第三招:用古人的诗词不是凭空写的,都是有情境的,我们也不妨在合适的情境下,在朋友圈甩一两句古诗表达时下的感受比如天冷下雪想喝酒,可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有情有趣,心有灵犀的朋友自会来点个赞教孩子背诗,可以将诗带入到现实情境中 比如出去玩看见色彩缤纷的小鸟,就可以背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愉悦感第四招:脑补如果说前三招是加深记忆的辅助之法,那么最后这招是成为诗词达人的根本,那就是读读是有技巧的,可以大开脑洞,展开想象——比如跟随王维去“行到水穷处,空看云起时”,看他看过的风景,走他走过的路,眼前是山涧涓涓细流,坐下抬头看到远处的云蒸霞蔚。
这些只属于你想象的画面,会成为诵读诗词时最好的伴侣1.下列对材料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丰富的人生阅历,会加深我们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能熟练掌握B.《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重读古诗词的热潮,其原因在于可以激发起对古诗词的兴趣,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C.古诗词所蕴含的人生体验,与读者的心,读者的人生,读者的世界,息息相通D.古人的诗词不是凭空写的,都是有情境的,结合情境的观察,可以加深记忆2.结合【专家支招】部分内容说说下面古诗适合哪种方法记忆,并阐述理由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3.《中国诗词大会》出题专家方笑一,喜欢将诗词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于是《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带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如“名园竞撷绛纱苞,蜜渍琼肤甘且滑北游京洛堕红尘,箬笼白晒称最珍这首出自苏辙笔下的诗歌,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水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B.“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天亮的迫切心情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 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D.纵观全诗,前面着重叙事、描写后面着重抒情、议论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你为丽江写一段导游词七、作文(共40分)请以“沉醉在____________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读书”“足球”“音乐”“科技制作”“社会实践”等;②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