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
9页日月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课时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日月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它在哪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自由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然后用一句话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答:日月潭是一个大湖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提示: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读句训练注意停顿,注意强调“台湾省”、“大湖” 教学字词:潭结合投影,重点理解字义潭,原来指深水池,深水坑,这里指的是湖 教学字词:台湾省 二、讲读课文,学习字词,理解句义 1、讲读第二节: ⑴ 学习第一句话: 为什么人们把这个大湖叫作“日月潭”?指名读第二节,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多媒体出示:在“日月潭”图片下,出示句子: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教学字词:岛 观察图像,朗读句子,然后指图说出哪儿像圆圆的太阳,哪儿像弯弯的月亮,理解句子的意思。
读句训练: 注意强调“圆圆、弯弯、太阳、月亮、日潭、月潭”等词 ⑵ 学习第二句话: 读读课文,看看图像,说说日月潭又像什么小岛又像什么? 教学字词:玉盘 为什么这样比?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中湖的形状和颜色:湖扁扁的,大大的,形状像大盘子;湖水较深,颜色碧绿碧绿,所以说它像玉盘;小岛在日月潭中,因此也就像玉盘中的明珠了 读句训练注意强调“碧绿、大玉盘、明珠”等词,体会句子意思 ⑶ 指导读段: 教师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作朗读示范学生一边听一边看投影,领受美丽的风光,然后练习有感情地读段 2、讲读第三节: ⑴ 朗读课文,理解意思: 小声读课文,说说从这段话中你又知道了有关日月潭的哪些情况? ① 日月潭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水很深 教学字词:附近 媒体:中国地图(轮廓)教师先在地图上指出:台中,即台中市,在台湾中部,周围有很多山;然后请学生根据“附近”一词,指出日月潭的大概位置 读句训练注意强调“高”和“深”,体验景色的奇异 ② 日月潭的四周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 教学字词:茂密 媒体出示日月潭风景指图,理解“茂密”的意思茂密是指树木和树木靠得很紧的,叶子和叶子挨得很紧,生长十分旺盛。
③ 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 教学字词:倒映比较“倒影” 继续观察展示日月潭风景的投影指出“倒映”是影子映照和反射在水里,出现倒影现象的意思 教学字词:湖光山色继续看投影,理解词义:湖光,湖的风光;山色,山的景色;山和水的风光和景色,你给我增添了美,我给你也增添了美 读句训练注意强调关键词语 ⑵ 练习读段: 各自小声地练习表情读段,配乐指名朗读 3、讲读第四节: ⑴ 齐读 ⑵ 比较句子: 我爱日月潭我爱台湾岛 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这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怎么读后面的一个句子? (强调“美丽”、“祖国”,表达喜爱或热爱的心情) 三、小结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著名的风景区我们喜爱美丽的日月潭,我们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媒体配乐朗读全文第二篇:风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2100字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在、也、风、走4个生字,学会新笔画,横折斜钩(乙)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在微风吹动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养成仔细观察和敢于想象的习惯 二、内容分析 《风》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为从读中领悟风来后周围环境的变化《风》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描绘的是微风吹动之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诗句朗朗上口,富有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虽然他们都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到不少关于风的知识,能通过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和自己身体的感觉发现风的存在但是,若要让他们明确地说出风是什么样子的,又感到很难用语言描述,因为风是摸不着、抓不到、无形、无色的这就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直观形象的可视性资料,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让风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头脑中逐步清晰、鲜活起来 四、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微风习习的大自然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理解、体会、设计动作,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以此为跳板指导学生的拓展训练,为学生提供续编小诗、画风、课外阅读古诗《风》三种不同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发现自然界中风的足迹,加强语言的感受和积累 五、教与学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出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可是,我刚进教室,它却一溜烟儿跑得无影无踪了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出示课件),瞧,它正和红旗打招呼呢!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听,呼呼呼,它和风车玩起了转圈圈的游戏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书:风)齐读课题 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感受风的调皮、可爱,确立朗读基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既然大家那么喜欢它,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微风轻轻吹着的树林,去和它交朋友吧!不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这些小淘气都藏到课文里面去了,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1.自由读课文,标出会认和会写字,再反复拼读几遍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3.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看哪一列火车开得最快 4.生字宝宝听到大家读得那么认真,高兴地把小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自由试读→抢读→齐读) 5.生字宝宝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玩捉迷藏,悄悄地躲进课文中去,赶紧找一找,它们藏到哪去了?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看谁最先读通顺,读准确、读熟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现在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
2.风娃娃在课文里藏得太久了,它说要请细心的小朋友去找它做游戏呢,你想当那个幸运的小朋友吗?听老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 4.师小结:风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从树叶沙沙响,树枝点头感觉到了风来了,我们有什么感觉?(学生:微风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5.你最喜欢哪一小节描写的风,美美地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汇报: (1)我喜欢第一小节的风 ①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想象:风儿在和树叶说什么悄悄话呀? ②多讨人喜欢的风娃娃呀,小树叶喜欢它,我们也都喜欢它谁来把自己的体会通过读体现出来?生读,互相评价 (2)我喜欢第二小节的风 ①生读第二小节,你们觉得读得怎么样?你给他提什么建议?树枝在微微点头,怎样才能读好? ②你们现在变成了这片树林,风儿轻轻吹来,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么做?又有什么感受?(理解风大了些)若生答不出,师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同学表演,然后交换角色 6.小朋友,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读一读全诗吧! 7.还想再玩一次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一背这首诗吧! 四、拓展训练 咦!风娃娃又跑哪儿去了?这次,想找它可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它告诉我几个找它的办法课件出示) 1.如果你喜欢写,就拿出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里? 2.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笔,画出我藏在哪里?(画在书后2题中) 3.如果你喜欢读,就读一读《风》这首古诗,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五、汇报收获: 四人小组互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互相评价各自的表现 教学反思: 在《风》一课的教学中,我感到自己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了课文这一载体作为教学的发散点,把学习的范围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拓展最后一个环节的拓展训练中,孩子们变成了小诗人、小画家、朗诵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并且,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后来,我又让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描写风的诗歌,或者搜集风的图片资料、知识简介,并把它筛选、归类,举办一个交流会,把学生带进了关于风的知识海洋,实现了教学的自主性和拓展性+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