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水滴的旅行》优秀教案精品.docx
6页《小水滴的旅行》优秀教案《小水滴的旅行》优秀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在看看、讲讲、想想中了解水的三种改变形态 2、实力目标:能用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 3、情感目标:情愿探究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究水的爱好 活动打算: 1、阅历打算:对水蒸气、下雨、下雪、结冰的自然现象有肯定的了解 2、物质打算:故事《小水滴的旅行》及和故事内容相符的课件;小水滴宝宝图片;白纸,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水的改变过程 难点是能够画出并说出水滴的改变过程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爱好 老师出示小水滴宝宝图片,提问:“看,这是谁呀?““十一长假的时候,许多小挚友都和爸爸妈妈去旅行了,小水滴宝宝也要出去旅行了,你们猜猜它会到哪儿去呢?“ 二、播放课件,通过课件和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水的改变过程 1、观赏课件,幼儿初步了解水的三种形态 (1)幼儿观赏第一段课件,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水滴变成了是什么?它怎么变成水蒸气的?“ (2)幼儿观赏其次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跟着云妈妈飘呀飘,一阵风吹来,它变成了什么?落到北极后它又变成了什么?“ (3)幼儿观赏第三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变成云后飘到了哪里?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北极?“ (4)幼儿观赏第四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落到北极变成了什么?“ (5)幼儿观赏第五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旅行完回到了哪里?对妈妈说了什么?“ 2、幼儿仔细听故事,进一步感受水的三态改变过程。
(1)幼儿连续观赏课件,老师生动的讲解并描述故事 (2)幼儿探讨:“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有几次改变,分别变成了什么?“小结:小水滴一共变了三次,分别变成了云(水蒸气)雨、雪它多像一个奇妙的魔术师呀! 三、幼儿相互讲讲故事 四、小水滴想把它这次旅行的过程画下来,小挚友们情愿帮帮它吗? 1、幼儿回忆故事内容,把小水滴的旅行过程画下来 2、展示作品,并简洁介绍 3、老师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刚起先时,我打算通过绘本《小水滴去旅行》为载体,以自主阅读的形式来让幼儿学习这个故事,后来听了一位老师的这节课,她也把这活动定位在了语言、科学领域,听完后,我总觉得小挚友应当对故事内容理解的不透彻,而且对于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通过这个故事来理解水的三态改变我左思右想还是定位到科学领域,通过小试验,让幼儿直观感知水的三态改变我先演示试验,让幼儿对水的三态改变有个直观了解,再通过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通过看老师做试验的方式,让他们更直观、更清晰理解在做试验时,幼儿很兴奋,很新奇,似乎一下子把他们的求知欲全释放出来了,四十多双光明的眼睛都盯着我。
通过试验的方式让幼儿直观、清晰的了解了水的三态改变,通过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对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有了初步了解,满意了幼儿的新奇心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胜利的 《小水滴的旅行》优秀教案2 教学目的 1、选择自己埚的探讨方式,设计探讨问题的方案;将试验中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揭示自然现象;将探究结果与科学学问相比较,修正自己的`结论;能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小水滴在自然界中的循球改变 2、通过试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敬重证据;情愿合作与沟通;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通过探究云、雾、雨、露等的成因,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改变;相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改变;相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打算: 云、雾、雨、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爱旅行吗?(出示小水滴形象)小水滴能旅行吗?怎么旅行? 依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我们分主题来探讨 1、提出问题:小水滴在自然界会变成什么: 2、学生探讨沟通 活动二:我们分主题来探讨 1、探讨雨和雪的形成。
(1)提出问题: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猜想雾和云形成过程 (3)模拟雾的形成过程 (4)师生沟通得出结论 2、探讨雾和云的 (1)提出探究问题: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猜想雾和云的形成过程 (3)模拟雾和云的形成过程 (4)师生沟通得出结论 3、探讨露和霜的形成 (1)提出探究问题: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猜想露和霜的形成过程 (3)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 (4)师生沟通得出结论 活动三:沟通小水滴在自然界的循环 1、学生探讨沟通小水滴在自然界的改变 2、描述小水滴循环的路途并画出示意图 3、介绍资料卡:小水滴在自然界的循环 活动四: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学生讲座沟通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相识人工降雨 3、理解节约用水的道理 四、拓展活动: 依据我们的探讨成果,写一篇小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