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80228240
  • 上传时间:2023-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2.0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根据《惠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金山湖片区是我市海绵城市重点建设区,也是我市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示范区本项目位于金山湖片区数码园北区,围绕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本次需要对环湖二路、纵六路、纵七路和金湖路建设道路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1、 工程场地现状及项目设计条件分析拟建道路现状主要为果树林、苗林、鱼塘、荒地等,部分路段为居住用地,其中环湖二路南段北侧紧靠金山湖,现状莲塘布河道分别穿越环湖二路南段、纵六路、纵七路和金湖路根据设计道路断面形式,道路分为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或树池,根据《惠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市区道路雨水控制与利用形式应以调蓄排放为主,结合道路绿化带和道路红线外绿地优先设计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雨水湿地等设施2、 项目低影响开发控制规划目标及指标要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控制目标应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污染控制目标、排水防涝标准和雨水资源利用率等.1)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应综合考虑区域海绵城市相关规划和现状、开发强度与建设阶段等因素确定,取值范围应为60%~75%2) 年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应结合区域内建设情况、用地性质、水环境质量要求、径流污染特征等合理确定.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污染控制率规划目标应不低于60%。

      3) 排水防涝标准: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中心城区内涝防治重现期为30年,其他地区为20年;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保证道路中单向至少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4) 雨水资源利用目标:建设项目的雨水收集回用规模应根据项目的雨水用途、用量、收集范围、水质状况等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优的雨水收集回用规模,并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标准规划设计.3、 海绵体方案设计(1)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选用海绵型道路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包括渗透设施、储存设施、调节设施、传输设施、截污净化设施等五大类设施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一览表 结合规划及本项目特点综合考虑,本次设计可参照选用的低影响开发设施选项有:① 路面铺装: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透水性铺装② 道路绿化带:道路绿化带采用下凹式绿化带,绿化带低于机动车道路面020m③ 树池:采用生态树池(2)低影响开发设计及计算1) 雨水量计算公式雨水流量根据管道布置,按照各管道所服务的面积,进行逐段计算,计算公式如下:Q=Ψq F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 (L/s);q——设计暴雨强度 (L/s·ha);Ψ—-径流系数,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后加权雨量径流系数;F——汇流面积(ha),根据现状地形和场地规划竖向标高划分汇水面积获得。

      2) 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公式V=10HψF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 (m3);H——设计降雨量 (mm);Ψ--综合雨量径流系数,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后综合径流系数取;F-—汇水面积 (ha);(3)汇水划分及调蓄计算1)汇水划分A、对车行道雨水而言,其主要排水排放途径为: 机动车道路面→路缘石开口→下凹式绿地B、对人行道而言,其主要排水途径为: 人行道透水铺装→土壤入渗;超量雨水地表径流→下凹式绿地C、对绿化带而言,其主要排水途径为: 绿化带雨水→土壤→级配碎石垫层→透水软管→溢流进雨水口;超量雨水地表径流→下凹式绿地→土壤→溢流进雨水口.汇水分区面积分区机动车道绿化带/树池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道路名称汇水面积(hm²)环湖二路南段7.00271纵六路1070.91纵七路1.270.050.79金湖路0150.16 2)调蓄计算 侧分带和绿化带采用容积法进行计算:设施具有的调蓄容积一般应满足“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的指标要求分区根据实际汇水排向进行划分加权径流系数根据汇水面种类实际面积进行计算,其中绿地取值0.15;机动车道路面取值0.9;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取值0。

      4主要计算指标详见下表:分区环湖二路南段纵六路纵七路金湖路机动车道绿化带人行道及 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树池人行道及 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树池人行道及 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绿化带人行道及 非机动车道汇水面积(hm²)72070.911.270.050.790.5016径流系数090.150.40150.40150.40.904加权径流系数0680.690.700.72LID设施-下凹式绿化带透水铺装-生态树池透水铺装—生态树池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化带透水铺装设计调蓄容积(m³)4200583500148设计降雨量(mm)57.535128.2径流总量控制率(%)>85787772径流污染控制率(%)80080800808008080080加权径流总量污染控制率(%)64787872下凹绿地积水深度(m)-0.2-—02--0.2--02— 经过计算得出本次设计径流总量控制率大于70%,径流污染控制率大于60%,满足《惠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要求.4、绿化带及树池设计 道路绿化均设计成下凹式绿地,进水口低于设计机动车道边缘10cm,下凹式绿地面层低于机动车道边约20cm,沟底高程纵坡与主线一致.道路LID设计平面图(适用于环湖二路南段、金湖路)下凹绿化带剖面图生态树池下设置储渗水模块,每个模块储水体积为1.8m³,为防止雨水对路面结构造成破坏,模块安装完成后回填时应在绿化带与车行道接壤处铺设一层防渗土工布,防渗土工布高度为2.0米。

      生态树池平面及剖面设计图5、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与传统道路排水设计比较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是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而“海绵城市”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追求城市人水和谐由建设理念的不同造成设计方案之间的主要差异如下:项目道路传统排水设计低影响开发设计LID措施人行道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化带、生态树池、人行道透水铺装道路雨水排放方案通过道路机动车道上设置的雨水口排入市政雨水系统人行道透水铺装,生态树池储渗水模块,下凹式绿化带自然渗透等方式自然排放,超过地表径流雨水再通过雨水口排放方案特点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化带无下凹,单独树池,无蓄水模块,施工简单,造价低人行道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化带,生态树池蓄水模块,施工简单,造价一般径流总量控制率<40%>70% 经比较发现低影响开发设计方案中能以较小的投资,极大的提高道路范围雨水的径流总量控制率,缓解排水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