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女生克服体育锻炼中心理障碍探究.doc
4页初中女生克服体育锻炼中心理障碍探究一、问题的提出体育锻炼是学生增强体质,强身健体的最积极最有效的 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 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主要途径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大家都 容易发现女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这 直接影响到她们正确体育观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本人 对本校2008、2009级500名女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追踪调 查,结果表明新生中喜欢体育锻炼的仅占13%因此,本文 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调查,分析,就女生的心理障碍 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08、2009级500名女生2. 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谈心法2) 问卷调查法从体育意识的角度进行为期两年的 追踪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482份,回收率96%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初中女生体育锻炼中心理障碍类型分布见下表:1. 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①缺乏正确的体育观;②意志薄弱;③羞怯爱面子;④ 教学设施的限制;⑤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日趋激烈的升学 矛盾,学生学习上、精神上的压力相对较大,加上女生参加 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障,致使锻炼次数减了又减,锻炼 时间少之又少。
2. 克服心理障碍的途径(1)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初中体育的 主要任务是树立学生“德、智皆寓于体”的健康第一的思 想,使其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 识,教育学生认识到未来社会是一个高智能的时代,也是竞 争激烈的时代,这都需要有强健的体魄作基础,才能承担繁 重而艰巨的工作且体育培养出的竞争素质和拼搏精神有其 独到之处,能使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未来社会需要联合起 来因此,加强体育理论的教学,提髙学生对体育尤其是体 育功能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改变“应付体育”的思 想倾向,避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 发生同时,制定一套体育课教学常规,并坚持执行以督促 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课堂常规中规定必须穿运动 服、运动鞋上课,既可消除女生“怕脏"的思想顾虑,又可 使其轻松、愉快、积极地投入锻炼2) 根据学生特点,设立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要根 据女生的生理特点,设立各种适宜的练习情境来帮助她们获 得成功,做到既考虑实际能力,又考虑潜在的发展水平,不 断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加上教师恰当的保护与 帮助,避免由于要求过高,导致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 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不足,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出现厌 学的现象。
3) 优化教学心理气氛,提高教学效益为了有效地 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既 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又要有教学性和艺术性,力求使单调 的教学具有新意,以唤起她们的求知欲同时在教学中创设 轻松愉快的教学心理氛围,以产生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如 在教学班中培养体育骨干,以她们为辐射点,分成若干锻炼 小组,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发挥积极的群体感染力,使学生 在具有生机、团结互助的心理气氛中,克服羞怯、害怕的心 理,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满足交往与归属的心理需 要,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体育观和人生观的形 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 改善教学条件,美化教学环境女学生不爱体育 锻炼的原因之一是学习场地、器材缺乏或陈旧,激发不起活 动的欲望,因此,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器 材,改善体育教学和锻炼的环境,同时,加强课外活动的管 理,合理安排器械、场地,为女生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 另外,开设一些不受场地限制并适合女生生理特点的体育项 目,如健美操、形体训练等,使她们能够自由地选择场地, 由此而产生强烈的跃跃欲试的欲望,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 等不良心理倾向起了积极的作用。
5)提高教师素质,增进师生了解教师作为体育教 学和锻炼的主导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素质,形成健 全的人格,成为学生心中可以信赖的人,使学生从内心敬重 教师这样对防止和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不安和恐惧心理有重 要作用师生通过交谈、观察、互换角色的形式增进了解, 缩短心理距离,以语言、行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 她们的关心和信任,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实践证明,研究和掌握女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及时排除她们在体育锻炼中的心理障碍,对她们形成正确的 体育观,掌握锻炼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是相当必 要的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