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模拟试卷.doc
5页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表现出快乐的样子2、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饼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A、电报句B、完整句C、单词句D、简单句3、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
A.强化练习B.直接感知C.实际操作D.亲身体验4、为了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一物多玩,最适合的做法是( )A、教师集体示范B、幼儿自主探索C、教师分组讲解D、教师逐一训练5、国内外很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理解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能够实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能够促动儿童的发展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C.在条件好的城市的幼儿园大班可行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6、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A.稳定性 B.广度C.分配能力 D.范围7、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 )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B.解放儿童的体力C.解放儿童的智力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8、皮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 手掌,脚掌更少) 的疾病是( )A.皮疹B.水痘C.手足口D.猩红热9、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感知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10、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提高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措施?2、大班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论述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做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问题: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 (2)请分析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2、材料分析: 根据下面案例,设计一份亲子运动会方案,要求写出亲子运动会的设计意图、2个运动项目(须写出运动项目的名称、材料和玩法)、家长工作要点以及实施注意事项 在与本班家长沟通中,大三班教师发现,大部分家长平时很少和孩子一起运动,因为他们不知道和孩子在一起能够玩些什么为此,教师准备举行一场亲子运动会,让家长认识到 生活中一些随手可得的废旧材料,可以用来开展有趣的运动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发展。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某幼儿园的院子里有几种高大的树,也有一些比较低矮的灌木请你结合院子里的这些资源,设计一个题为“幼儿园的树木”的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含3个子活动),要求写出总目标,每个子活动的名称、目的和主要环节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C2、C3、A4、B5、B6、C7、D8、参考答案:B9、D10、B,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的能力新生儿还不具备注意分配能力,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需要视觉、听觉、动觉协调才行,也需要伴随着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活动,注意分配能力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不断提高幼儿只是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机会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习惯2、答案如下:1、幼儿之间的关系开始分化,大部分幼儿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同伴朋友关系2、幼儿对班级生活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与倾向3、在班级和班级活动中幼儿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关心集体的荣誉和价值4、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班级的各种事物,对班级事务能够表达自己的建议和主张。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真诚即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面具,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人的真正面目来面对儿童,无所躲避,更不必掩饰二是接纳与信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当做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们,并给他们充分的探索与自我发现的机会,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只有教师不以评判的态度对待儿童,只有当儿童有最大的安全感时,学习才是有效果的三是深切的了解良好的学习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深切真诚的了解,才可能产生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教师应给予儿童以温暖和鼓励,并真诚地热爱他们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是:(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对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会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对于新人园的幼儿要尽快帮助他们熟悉新环境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中小班幼儿往往因为发展的不成熟,对于友谊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有些幼儿更是把和蔼可亲与软弱可欺混为一谈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以硬克硬,而是要让幼儿首先分清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要幼儿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必要的责任。
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良好师生关系在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的主要责任者是教师、保育员与幼儿这些人都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还要具有正确的“爱”的精神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团结起来,保教结合、协调一致,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中班幼儿高级情感发展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道德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幼儿喜欢告状,具体原因如下: ①道德感主要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幼儿道德感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幼儿接触到不同的人和物,慢慢的由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发展成为开始自己独立进行评价 ②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中班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教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幼儿产生相应的情绪所以说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比较突出2)到了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明显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的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有鲜明的不同情绪,道德感的发展趋于稳定。
②大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体现在他们更加的关注到爱小朋友,也有了基本的集体荣誉感等,对各项事物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所以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 2、答案如下:设计意图:帮助家长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了解亲子活动的材料准 备和活动过程,感受和学习如何引导孩子参与亲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运动项目:(1)活动项目名称:跳芭蕾材料:废报纸玩法:先将报纸折叠为8开大小,妈妈或爸爸和幼儿一起站到报纸上听音乐做动作,每人的脚不能踩到报纸外;音乐停止后将报纸对折缩小一半,妈妈或爸爸和幼儿再一起站到报纸上听音乐做动作,每人的脚不能踩到报纸外,重复动作直到报纸小到只能容纳一个人的脚尖,坚持到最后的为优胜者2)活动项目名称:组合接力 材料:皮球玩法:幼儿和父母三人组队,裁判员发今后,在起跑处的父亲拿球向前快跑到10米处把球交给母亲,母亲接球后继续向前快跑,到20米处把球交给孩子,孩子拿着球跑回起点,最先跑回的为优胜者家长工作要点:(1)家长要按照规定时间准时到达活动场地;(2)活动时,家长要注意看管好孩子,让他们不能随意走动或自由活动,保持活动秩序;(3)家长要照顾好孩子,保证安全第一,以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伤害;(4)家长要积极地投入活动,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5)家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场地卫生,结束后打扫自己所在区域的卫生,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实施注意事项:(1)活动准备过程中确保场地安全,及时排除隐患,以及在活动过程中提醒孩子和家长时刻注意安全;(2)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强化活动纪律;(3)游戏活动强度应适中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参考答案:活动名称:幼儿园的树木(中班)主题活动总目标:1.引导幼儿愿意和树木做朋友,对幼儿园里的树木感兴趣2. 能够主动提出有关树的问题,并能与同伴积极讨论3. 感知大树的生长变化,简单了解树对人和环境的作用4. 能积极与同伴一起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获得经验,能够简单地记录5. 以树为主题进行美工创造,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6. 感受幼儿园的美,激发爱树、爱幼儿园的感情,培养爱护环境意识主题活动一:树木的秘密(科学)目的:1. 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幼儿园中的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2. 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发现树木的不同特征3. 积极参与有关树木的探索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有关树木的知识和经验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引出主题活动开始前,教师带领幼儿到院子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让幼儿观察身边高低不同、颜色各异的树,教师向幼儿讲解常绿树和落叶树,从而引出本次活动内容2. 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1)教师通过多种角度教会幼儿区分两种树的特征(大小、厚薄、形状)(2)教师小结:常绿树的叶子是硬硬的、光滑的、厚厚的、有水分的;表面有蜡质。
落叶树的叶子是软软的、粗糙的、薄薄的、没有水分的3.学习树的年轮在掌握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树的年轮,并教会树的年轮方法,幼儿学会后,讲幼儿分组,分发记录卡片,让幼儿在园中找找书的年龄,并记录下来4.游戏结束(1)带领幼儿玩“树叶找家”的游戏教师分发树叶,让幼儿把树叶贴到相对应的树上,找找幼儿园中哪些是常绿树哪些落叶树2)让幼儿交流大树的秘密有哪些,通过本次活动学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