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复习课件: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53767394
  • 上传时间:2018-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8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复习研讨课,执教者 县底中学 李崇凤,,,二轮复习,第1、 2课,九下: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本节课复习内容,一、明确课标,1.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2.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二、知识框架,两个人物: 两次革命: 政策调整:名称的变化:,,列宁、斯大林,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政策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沙俄,,,,,,,国家工业化 和农业集体化,苏俄,苏联,俄罗斯,政策调整,启示,战时共产主义 (1918-1921),政策新经济政策(1921- ),国家工业化(1928- ),农业集体化(20世纪 30年代开始),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发展经济要遵守客观规律,经济要协调发展等斯大林模式 形成标志 及评价,内容及作用,请注意区别: 四个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沙俄 苏俄 苏联,(1547年—1917年),(1917年—1922年),(1922年—1991年),俄罗斯,1991——,概括列宁事迹,4、成立苏联1、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2、在三年内战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领导人民打败国内外反动势力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苏俄经济,巩固苏俄政权评价斯大林,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施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形成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增强,为二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物质基础但从长远看阻碍苏联的发展·,2二战中领导苏联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 ,并最终取得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 做出了贡献三、练习,1、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三年国内战争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2、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3、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

      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 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A,4、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 ) ①沙俄 ②苏俄 ③苏联 ④俄罗斯 A.①② B.② ④ C.②③ D.③④,C,5、有学者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是欧洲国家,然而它又超出欧洲之外,甚至与欧洲对立下列史实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有 ( ) ①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 ③革命指导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④通过革命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6、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C,7、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 )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D,8、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必要性,C,9、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D,10、“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五年计划的实行,D,11、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B,12、纵横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925年前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苏联经济也基本恢复苏联经济基本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实行新经济政策,(2)阅读下列选自《光荣与梦想》的 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①据材料一,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二中的誓言保证了罗斯福新政中哪一重大措施的实施?材料三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什么直接效果?,(2)①美国经济危机严重,失业人数多;,对工业的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的 实施;,解决了人民困难3分),②上述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与罗斯福新政同时,苏联形成了什么模式?这一模式取得了什么积极效果?,②克服危机;,斯大林模式;,成为工业强国3分),(3)有学者认为,政府执政理念一般分为“执政为民”和“执政为国”两类从美苏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举措看,两国的执政理念分别属于哪一类?你赞同哪一类?并说明理由(只有观点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4分),(3)美国属“执政为民”, 苏联属“执政为国”;(2分),,本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第一种答案:赞 同第一类;(1分)政府关注民生,人民拥 护政府1分)第二种答案:赞同第二 类;(1分)特殊时期,只有国家强大,人 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1分)(无论持 哪一观点,若只有观点,没有说明理由的 不得分),13、材料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问题: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特点:政府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2分),影响:发展重工业,成为工业强国,改变国 家落后面貌2分)牺牲农民利益,农民 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经济发展比例失调; 僵化实行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进 一步发展2分,答出一点即可),,问题反馈,自主学习,自主复习巩固、消化,,爱拼才会赢继续努力,加油,,欢迎 赐教,县底中学历史科组,祝大家每天快乐、充实,,,预祝容县2014年中考 历史学科再创新辉煌,(1)实行新经济政策;(1分) (2)①经济危机;《全国工业复兴法》;解决了人民困难3分) ②克服危机;斯大林模式;成为工业强国3分) (3)美国属“执政为民”,苏联属“执政为国”;(2分) 本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第一种答案:赞同第一类;(1分)政府关注民生,人民拥护政府1分)第二种答案:赞同第二类;(1分)特殊时期,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1分)(无论持哪一观点,若只有观点,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经济上—“新经济政策”,B政治上—成立“苏联”,(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2.开始时间:,1921年,3.内容,(特点),,(1)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2)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促进国民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苏俄政权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时期) 1、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特点: ②过程: ③成果:,执行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增强,为卫国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2、农业集体化 ①背景: ②目的: ③措施:④完成:,工业化进展迅速 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放弃新经济政策,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富农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确立 ①背景: ②确立标志: ③意义:,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①积极作用:②消极作用:,①适应了当时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

      ②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初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评价:,P9:①、②、③(严重弊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 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